趙修軍,倪云鵬
(河南省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0)
激發極化法是建立在物理原理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新的勘探方法。利用激電效應所反映出巖石和礦石的不同特征,收集激發極化數據,從而獲得相關數據為地質研究提供參考。采集內容主要包括中間梯度、對稱四極測深、聯合剖面和偶極等裝置[1]。
激發極化法是在電阻率的基礎上形成的。由于電阻率的存在,研究者利用地下供電的方式,在電源電流不變的前提下,經過一段時間后,表面外的兩個測量電極的電位會不斷變化,且與時間成正比。經過一定程度的飽和,會出現小電位現象。當電源切斷時,存在于兩個電極電位迅速下降,但不會完全消失,仍有電位差,,其增長過程和電位差保持一致,增加電力供應時間后,電位差出現先快后慢的現象, 之后慢慢衰減, 最終恢復自然天然場,即激發極化效應。通過研究發現,不同類型巖石樣品的極化率是不同的,通過這一特征,可以區分地下巖體,為找礦提供參考。
預查區位于盧氏縣南部,區內海拔最高標高1427 m,最低標高840 m,一般相對高差300m ~500 m,最高高差587 m,屬中低山區。溝谷多呈南北向展布,地形切割強烈,一般地形坡度30°~40°,山坡和山間平地灌木叢生。區內匯水支流水流量變化大,雨季水量大,干旱季節枯水,為間歇性流水,屬長江水系。
本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最低氣溫-25.3℃,最高27.7℃,年平均氣 溫12 ℃~13 ℃。7 ~9 月 份 為雨季,年 降水量429.2mm ~988.2 mm,日最大降水量84.9 mm,年平均降水量617.87 mm。11 月至來年3 月為冰凍期,凍結深度0.3m ~0.5 m。年蒸發量1048.3m ~1322.0 m,氣候干燥,春季多風。
預查區位于北秦嶺構造帶,出露地層為寬坪巖群四岔口巖組下段(Pt2-3s1)和二郎坪群火神廟組(Pz1h)。其中火神廟組出露較少,主要出露地層為四岔口巖組下段。寬坪巖群與金成礦關系密切。區內有瓦穴子—小羅溝斷裂通過,呈北西西向延伸,該斷層具長期多次活動特征。侵入巖巖性主要為二長花崗巖。
本次物性工作在區內采集了157 塊標本,測了其電性參數。根據相關參數可以判斷出,鉛銀礦化體的視極化率值最高,其次是含炭質鈉長二云石英片巖,然后是鈉長二云石英片巖,其它巖性的視極化率值都小于3%。鉛銀礦化體視電阻率值最低,石英脈視電阻率值最高,圍巖的視電阻率值中高。
從電性特征可以看出,礦化體與圍巖具有明顯的視極化率差異和視電阻率差異。因此,本區采用電法測量探測多金屬礦具備地球物理前提條件[2]。
依據本次物性標本測定,選取圍巖視極化率值的3.2 倍(12%)為激電異常下限,在視極化率等值線平面圖上共圈出激電異常區(帶)4 處,編號JT-1、JT-2、JT-3、JT-4,見圖1。
圖1 激電中梯視極化率等值線平面圖
本次激電中梯剖面測量推斷解釋了2 條斷裂構造(F1 和F2)。見圖2。
F1 斷裂:位于激電中梯測區中部,近東西走向。視電阻率值等值線反映為明顯高低阻梯級帶,F1 斷裂與地質上已知的斷裂構造帶(F2)位置基本一致。
F2 斷裂:位于東區最南端,區內長約500 m,北西走向。視電阻率值等值線反映為明顯高低阻梯級帶。
圖2 激電中梯視電阻率等值線平面圖
依據本次物性標本測定,選取圍巖視極化率值的3.5 倍(13%)為激電異常下限,在視極化率、視電阻率等值線剖面圖上共圈出低阻高極化異常區(帶)3 處,編號JS-1、JS-2、JS-3-1,中高阻中極化異常2 處,編號JS-3-2、JS-3-3。
以激電測深3 線剖面為例。剖面上劃分3 個激電異常區,編 號 分別 為JS-3-1、JS-3-2、JS-3-3。JS-3-1 激 電 異 常位 于 剖面樁號150 ~450 號點,標高300m ~960 m 處,反映為高極化率激電異常。異常由3 個異常中心組成,視極化率異常中心峰值分別為21.0%、23.6%、21.0%,標高分別為820 m、530 m、110 m,距地表埋深約分別為62 m、263 m、520 m。異常形態似等軸狀,異常范圍較大。相對應的視電阻率異常為低值區(150Ω·m ~450Ω·m);JS-3-2、JS-3-3 激電異常位于剖面樁號600 ~800 號點,標高分別位于200m ~400 m、550m ~700 m處,反映為中高極化率激電異常。視極化率異常中心峰值分別為10.8%、11.1%,標高分別為640 m、290 m,距地表埋深約分別為221 m、436 m。異常形態大致呈橢圓形。相對應的視電阻率異常分別位于高值區兩側中高值區(400Ω·m ~600Ω·m)。見圖4。
地質解釋:剖面樁號100 ~150 號點處視電阻率等值線反映為明顯高低阻梯級帶,產狀較陡,推測為F2 斷裂反映。剖面樁號400 ~450 號點處視電阻率等值線反映為明顯高低阻梯級帶,產狀較陡,推測為F1 斷裂反映。JS-3-1 激電異常位于F1、F2斷層之間,從淺到深分布3 個激電異常高值中心,規模大,埋藏深。依據電性特征,結合地質成礦規律分析研究,推斷激電異常為礦化體反映;JS-3-2、JS-3-3 激電異常位于F1 斷裂東側,電性異常反映為中高阻中高極化異常。視電阻率異常高值區域(600Ω·m ~800Ω·m),結合地質資料分析,推斷為酸性侵入巖反映。JS-3-2、JS-3-3 激電異常,結合地質成礦規律分析,推斷為礦化體反映[3,4]。
圖3 激電測深3 線綜合解釋剖面圖
按照設計、合同要求,本次工作采用激電中梯、激電測深測量,完成了河南省盧氏縣崔家莊金多金屬礦預查工作。通過物探數據的處理,結合已知地質資料、化探異常,綜合分析研究,進行了初步地質解釋推斷,認為電法測量對本區找礦探測方法正確有效,解釋推斷成果與實際相符合,達到了預期效果,圓滿完成了本次勘查任務。
本次工作取得成果如下:
(1)激電中梯剖面測量,圈出激電異常區(帶)4 處,編號JT-1、JT-2、JT-3、JT-4。推測了2 條斷裂構造F1、F2。
(2)激電測深面測量,圈出低阻高極化異常區(帶)3 處,編號JS-1、JS-2、JS-3-1。中高阻中極化異常2 處,編號JS-3-2、JS-3-3。
(3)圈出成礦有利地段2處,編號JD-1(JS-3-1),JD-2(JS-3-2、JS-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