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麗平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0七隊,湖南 懷化 418000)
縣城和集鎮地質災害勘查項目是湖南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2015年~2020年)的一個重要內容,本項目研究依據湖南省沅陵縣北溶集鎮地質災害勘查項目成果進行。根據調查發現,區內有4處巖質滑坡發生在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溝頭,且其中3處滑坡滑向與所處沖溝走向、與區內一組主要發育節理走向均具有一致性,且勘查區內4處滑坡均為節理兩兩相切形成的楔形體滑坡。因此,我們認為區內地形地貌、節理對區內巖質滑坡的發育具有一定控制作用,并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研究。
北溶集鎮勘查區地貌類型屬剝蝕構造丘陵地貌,洪流侵蝕沖溝發育。區內大部分斜坡區段覆蓋層厚度小,上覆土層厚度約0.5m~1.0m不等,因洪流侵蝕下伏基巖,在坡面上形成了多條沖溝,這些沖溝多常年無地表徑流,僅在持續性強降雨、暴雨時才會有短期高速洪流通過。通過調查發現,在北溶集鎮勘查區范圍內,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溝頭共發生4處巖質滑坡,屬巖質滑坡高易發區段。這4處巖質滑坡中,有3處(分別為1#、2#、3#滑坡,見圖1)發生在塘壩巷泥石流物源區、1處(為4#滑坡,見圖2)發生在滴水塘泥石流物源區,分別為塘壩巷泥石流、滴水塘泥石流提供物源物質。
本文所述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是指以下切作用為主、溝頭處溯源侵蝕嚴重、沖溝還處于向源頭伸長階段的沖溝[1](如圖1、圖2)。北溶集鎮勘查區內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溝頭溯源侵蝕嚴重,臨空面發育,溝頭臨空面高4m~8m不等;溝頭后側斜坡地勢陡峭,地形坡度多為25°~35°不等;溝頭距離斜坡頂或山脊尚有一定距離。這些條件均為區內巖質滑坡提供了地形地貌條件,同時我們也可以將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溝頭作為區內巖質滑坡易發區段的一個標志。

圖1 1#~3#滑坡平面示意圖

圖2 4#滑坡平面示意圖
根據調查分析,區內地層主要為白堊系(K)泥質粉砂巖、砂巖、礫巖,局部夾泥巖夾層,地產產狀為171°∠13°,節理裂隙較發育,主要發育5組節理,其中J1:傾向92°~99°,傾角62°~81°;J2:傾向172°~200°,傾角68°~88°;J3:傾向220°~239°,傾角57°~72°;J4:傾向260°~278°,傾角54°~76°;J5:傾向323°~348°,傾角57°~81°;區內節理走向玫瑰花圖見圖3。節理對區內巖質滑坡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節理走向對沖溝走向具有一定控制作用,而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易發巖質滑坡;第二,區內巖質滑坡主要為節理兩兩相切形成的楔形體滑坡。分述如下。
根據調查發現,塘壩巷泥石流物源區內發育的1#~3#滑坡所處發展期的沖溝走向基本一致,均為145°左右,且與區內發育的一組主要節理(J3)走向也基本一致,該組節理走向130°~149°(見圖3),傾向為220°~239°,傾角57°~72°。

圖3 北溶集鎮勘查區節理走向玫瑰花圖
區內該組節理走向與沖溝走向基本一致,這是因為降雨時斜坡上的洪流易沿著節理入滲巖體,沿著節理走向洪流侵蝕力較其他方向侵蝕力更大;且受節理影響,沿著節理走向方向巖體更易受洪流侵蝕,進而沿著節理走向易形成凹地,久而久之,在洪流的下蝕、下切作用下易形成沖溝,而根據本文第二小節所述,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易發巖質滑坡。綜上,節理走向對沖溝走向具有一定控制作用,而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易發巖質滑坡。
據統計,區內發生的4處巖質滑坡均為節理兩兩相切形成的楔形體滑坡,本文選擇4#滑坡作為代表,利用赤平投影法對其進行分析。
4#滑坡位于滴水塘泥石流物源區,為一巖質滑坡,滑坡發生在一處于發展階段的沖溝溝頭,該沖溝走向為208°,溝頂斜坡地形坡度約25°,溝頭陡峻形成一臨空面,坡度約60°。我們選取滑坡處巖層產狀及區內主要發育的5組節理,對該巖質滑坡采用赤平投影法進行分析(見圖4)。據圖4,代表節理1與節理3的投影弧線交線落在代表沖溝斜坡坡面與溝頭臨空面所代表的弧線之間,說明該滑坡是沿著節理1與節理3形成的楔形體發生滑移破壞的[2]。

圖4 4#滑坡赤平投影分析圖
(1)北溶集鎮勘查區內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溝頭為巖質滑坡高易發區段,同時我們也可以將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溝頭作為區內巖質滑坡易發區段的一個標志。
(2)節理對區內巖質滑坡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節理走向對沖溝走向具有一定控制作用,而處于發展期的沖溝易發巖質滑坡;第二,區內巖質滑坡主要為節理兩兩相切形成的楔形體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