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吉倩 李莎 吳敏
(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 江蘇 南京 210029)
Ⅱ型糖尿病是骨折患者最常見的內科基礎性疾病之一,因其較高的血糖水平,降低了患者術中對于手術及麻醉的耐受性,同時還影響術后切口愈合,增加感染發生風險[1]。目前,臨床對于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多建議在術前采取綜合治療護理措施,提高身體機能,改善血糖水平,防止并發癥發生,最大限度減少對手術效果及術后康復的影響[2]。精準化護理模式即針對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規范化、個性化的綜合性護理干預,維持圍術期血糖水平的穩定。在本項研究中,采用精準化護理模式對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穩定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匯報如下。
將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 例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排除骨折手術禁忌癥;確診Ⅱ型糖尿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骨折類型及糖尿病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一般情況
對照組患者給予圍術期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圍手術期宣教、糖尿病飲食、降糖藥使用指導、監測七段血糖。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精準化護理模式。
1.2.1 個性化心理護理
骨折患者因突發意外、臥床時間久、功能恢復慢及手術等,容易出現術前焦慮[3]。責任護士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給予積極的個性化心理干預。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可調動家屬的協同護理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發揮親情關懷作用;年齡相對較輕、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重點講解術后功能恢復情況、對今后生活質量有無影響,幫助其全面了解治療方案,以穩定情緒。
1.2.2 充分發揮糖尿病專項組護士督導作用
對血糖過高或出現低血糖均及時匯報醫生及糖尿病專項組護士,共同探討分析,找出患者血糖水平出現異常的原因。糖尿病專項組護士定期對全科室護士進行理論及操作培訓、考核,保證監測血糖及胰島素注射等操作的標準化、同質化;并全程為患者及家屬進行飲食指導,在保證手術營養的需求外,考慮到飲食的合理性。
1.2.3 重視無癥狀低血糖的對癥護理
有研究認為[4],發生低血糖的風險,聯合使用降糖藥的患者高于非聯合使用降糖藥的患者。科室對聯合用藥的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作為低血糖防治重點監測人群,重視無癥狀低血糖的對癥護理。一旦患者出現盜汗、煩躁等異常情況,立即提高警惕,進行加測血糖,判斷是否為低血糖。當血糖≤3.9mmol/L時,按2013 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處理流程進行處理,能對答如流,即意識清楚者,口服2 ~4 塊方糖,每隔15 分鐘復測血糖一次,直至血糖>3.9mmol/L;意識障礙者,則給予50%葡萄糖液20 ~40mL 靜推,每隔15 分鐘復測血糖一次,直至血糖>3.9mmol/L;血糖在3.9mmol/L 以上,6.0mmol/L 以下,但距離下一次就餐時間在1h 以上給予4 片蘇打餅干,并登記在低血糖登記表上,詳細記錄患者所用降糖藥、采取措施后復測血糖值,直至低血糖被糾正。
1.2.4 病情觀察
術后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血糖、心率等指標的變化,并對骨折切口部位進行觀察,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1.2.5 皮膚護理
術后定期為患者更換體位,并對骨隆突處外貼減壓貼,保持床單清潔、干燥,潮濕時及時更換,防止壓力性損傷。
1.2.6 功能鍛煉指導
術后重視患者主訴及自我感受,指導其適度功能鍛煉,合理控制強度和頻率;在康復鍛煉過程中,關注患者有無胸悶不適、頭暈等現象,以保證運動的安全性。
1.3.1 兩組患者入院時、術前3 天、術后1 周七段血糖水平比較
1.3.2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比較
采用SPSS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在血糖水平方面,入院時,兩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術前3 天,兩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0.05);術后一周,兩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0.05);入院時和術后一周相較,觀察組組間相較有統計學差異(P <0.05);入院時和術后一周相較,對照組在晚餐后2h 的血糖水平有差異,其余時間段無統計學差異(P >0.05),見表2。
表2 圍術期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mmol/L)

表2 圍術期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mmol/L)
注:a 同本組入院時相比,P <0.05;b 兩組術前3 天相比,P <0.05;c 兩組術后一周相比,P <0.05。
組別n早餐前早餐后2h中餐前中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睡前觀察組30入院時10.32±2.3214.16±2.5111.24±1.8615.60±2.8012.14±2.6016.21±1.7010.64±3.21術前3 天7.31±1.91b10.54±2.64b6.23±2.43b11.03±1.65b7.79±2.51b10.32±1.83b7.86±2.34b術后1 周6.71±1.81ac9.43±2.52ac5.94±1.63ac10.27±1.51ac6.76±1.62ac9.83±3.48ac6.52±1.57ac對照組30入院時11.31±2.7214.76±2.6910.58±3.4214.87±2.1711.57±2.8515.28±2.439.57±3.21術前3 天10.62±2.21b15.23±2.87b9.78±2.92b13.33±2.64b11.47±3.21b14.34±2.67b10.28±3.54b術后1 周9.81±3.62c13.57±2.54c8.86±3.52c14.22±2.86c10.62±2.54c13.56±1.62ac8.85±3.43c
2.2 在低血糖發生率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比較
近年來,骨科手術患者中的糖尿病患者例數表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5],與單純骨折患者相比,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術后易出現創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多種并發癥,且血糖水平不穩定易造成生命體征波動,對于手術的順利開展造成不利影響[6]。因此,對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在進行骨折專科護理的基礎上,還要有效管理血糖水平,同常規護理相比,精準化護理模式的優勢在于更加人性化、更具針對性,通過精準化的綜合護理措施使血糖水平波動在合理安全的范圍內,保證手術的順利開展及術后康復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圍術期精準化護理更有助于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控制,減少低血糖發生率;同時個性化護理還有助于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可有效促進其對自身行為進行改變,提高治療護理配合的依從性,對于順利渡過手術期及術后康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