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陳彥君 徐文君 李佳 李昭穎 徐曉雪 楊漢豐 李兵(通訊作者)
(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原發性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隱匿,且缺乏特異性癥狀和體征,80%以上的患者出現癥狀時已經是中晚期,多數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機會[1]。文獻報道,約20%~30%的肝癌患者適合于手術切除,其余70%~80%只能采取非手術治療。術后5 年生存率只能達到12%~39%[2]。
冷凍消融術治療作為一種新的局部微創治療腫瘤技術,具有精確度高、冷凍速度快、復溫時間短、消融范圍可視等特點,可快速制冷形成包裹腫瘤組織的低溫冷凍消融靶區,有效摧毀腫瘤細胞,使細胞壞死更加完善;不破壞組織的支撐結構和功能,耐受好,年齡范圍大,且治療范圍廣[3]。靶向刀是近年我國自主研制新型冷凍消融技術,經臨床應用以來,逐漸得到醫患雙方的認可[4]。
但CT 引導下冷凍消融術操作較為復雜,術前術中護理配合極為重要。同時,冷凍消融術尚存在一些常見的并發癥,如消融后疼痛、發熱等,需要臨床護理干預。我院利用CT 引導下對57 例肝癌患者實施了靶向刀冷凍消融術,在術前、術中、術后進行醫護配合及相應護理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和較高的患者滿意度。現將我科CT 引導下冷凍消融術治療肝癌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本組病例納入原發性肝癌患者57 例,男41 例,女16 例;年齡22 ~83 歲,平均年齡為51.4 歲。診斷均符合2009 年《原發性肝癌規范化診治專家共識》[5]。其中43 例患者為單發病灶,瘤體直徑1.3~5.5cm;14例患者為多發病灶,最多者不超過3個,病灶直徑1.0 ~4.6cm。
1.2.1 靶向刀消融治療
患者根據病灶位置采取合適體位(一般為仰臥或者俯臥位),常規消毒、鋪巾,采用局部浸潤麻醉,使用靶向刀進行穿刺,待CT 掃描確認針尖位置良好后,進行冷凍消融治療。首先采用氮氣冷凍,快速降溫至-150℃以下,然后開啟氬氣,擴大冷凍冰球范圍,冷凍時間15min,冷凍結束行組織復溫3min,再行冷凍消融一次。
1.2.2 圍術期護理方法
1.2.2.1 術前護理:①術前準備:機器預冷,將冷凍消融機溫度降至-120℃以下,準備熱水袋。②建立靜脈通道,術前半小時遵醫囑給與靜脈補液及凝血藥物,預防出血。
1.2.2.2 術中配合:①患者進入手術間前1h 開啟空調,調節好室內溫度(25℃)、濕度(50%~60%),完善各項手術儀器、設備及氣體的檢查工作,連接心電監護儀,持續吸氧,患者根據醫生制定的穿刺路徑在CT 床上采取既方便治療又舒適安全的合適體位(一般為仰臥或者俯臥位)。②手術治療:經CT 掃描后,確定冷凍刀與病灶關系適宜后,開始進行冷凍治療。③術中嚴密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
1.2.2.3 術后護理:醫生和護士護送患者回病房后,常規心電監測監護, 持續低流量吸氧(1 ~2L/min)絕對臥床24h。鼓勵患者進行簡單的肢體運動,觀察穿刺處皮膚有無紅腫、滲出及壞死。患者術后2d內穿刺處保持干燥、清潔。
1.2.2.4 不良反應及處理:①發熱:術后需密切監測患者體溫變化,如體溫≥38.5℃時給予物理降溫或肛塞退熱藥處理。②凍傷:如出現凍傷,一級凍傷勿需特殊處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數日后可自行消退。對于二級凍傷伴有較大水泡者,可用無菌注射器吸凈泡內液體,并用碘伏消毒,一般在3~7d可吸收,2 周后水泡可結痂,如合并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③出血:如術中CT 復查出現腹腔出血,量少者可使用止血藥物、補液。若術后出現無發熱引起的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多考慮有出血的可能,應立即通知醫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必要的循環血量。④胸腔積液:如胸腔積液量較少,無須特殊處理,較多時可采取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引流。⑤肝功能損傷:術后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加強肝功能和水電解質監測,并密切觀察患者皮膚、鞏膜是否出現黃染。
患者出院時,囑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休息,遵醫囑定期復查血常規、肝功能,一月后復查上腹部MRI 增強掃描,了解治療效果。
統計分析肝癌患者冷凍消融術后療效、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干預效果。通過發放調查表調查護理滿意度。使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 表示,術前、術后AFP使用t 檢驗,若P <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57 例患者共79 枚病灶均順利完成靶向刀冷凍消融治療。術后1 周復查所有患者AFP 均較術前顯著下降(P <0.01)。術后4周隨訪MRI 增強掃描,顯示腫瘤消融率約92.3%,見表1。57 例患者中,CR 34 例,PR 18 例,SD 5 例,總有效率91.2%。

表1 患者一般情況及冷凍消融療效
術后,共有32 例患者出現相關不良反應,其中發熱8 例,占14%;上腹部脹滿不適8 例,占14%;疼痛7 例,占12.3%;惡心嘔吐6 例,占10.5%;肝周少量出血4 例,占7%;氣胸2 例,占3.5%,均為少量;低體溫1 例,占1.8%。無嚴重并發癥及死亡發生,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統計表
通過收集統計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總體護理滿意度為100%。治療期間未出現一例醫患糾紛及相關投訴。
靶向刀冷凍消融術是一種微創超低溫冷凍治療技術,利用氬氣及氮氣作為冷凍劑,在細胞內外形成冰晶,造成細胞脫水破裂、小血管破壞導致缺氧等綜合作用破壞腫瘤細胞。護理干預在CT 引導下靶向刀冷凍消融術的術前、術中、術后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可較好配合醫生提高治療效率、減少相關不良反應,提高醫療滿意度。
在冷凍消融治療術中配合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提前進行設備預冷,保證手術順利進行;②準備多把靶向刀,以防某把刀出現故障;③每次使用靶向刀前必須進行功能測試,測試正常后方能進行穿刺;④術前要測量氬氣及氮氣壓力,保證壓力表讀數大于1500Kpa;⑤在插入靶向刀及術中CT 掃描時注意與刀連接的冷氣管道不能打折;⑥同一患者手術同時使用2 把或以上刀時需提醒醫生做好標記,以免混淆;⑦術中可幫助醫生自制無菌溫水裝于無菌醫用橡膠手套內,放置于冷凍刀周圍的皮膚上,以避免皮膚凍傷。
綜上所述,CT 引導下靶向刀冷凍消融術治療肝癌患者的手術方法簡便、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能有效的控制腫瘤,緩解癥狀及穩定病情。護士不僅應熟悉冷凍治療手術的全過程,并應對CT 機操作及影像特征有所了解,以更好配合醫生。通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進而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通過良好的臨床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有利于患者盡早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增強治療信心,改善生存質量,在肝癌患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