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漢星
(忻城縣人民醫院 廣西 忻城 546200)
臨床上交叉配血不合由多種原因引起,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不規則抗體引起[1]。一些代謝性疾病,如肝臟疾病、結核病等多種影響機體代謝的疾病,導致血漿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倒置,球蛋白增多,血清中存在不規則抗體和冷凝素,干擾ABO 血型鑒定,紅細胞上黏附大量蛋白質干擾正定型[2]。造成疑難血型和交叉配血困難。本文是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例疑難血型鑒定及疑難配血的案例。現作分析總結如下。
患者肖柳葉,女,61 歲,忻城縣城關鎮高塘村高陽屯135 號。2018年02月26日09時因反復咳嗽、咳痰3月余入住本院內二科,住院號944278。
初步診斷(1)繼發性肺結核;(2)重度貧血。
輔助檢查:HGB50g/L AST17U/L TP131.2g/L ALB22.3g/L GLO108.9g/L A/G0.20。
入院后病人的血紅蛋白濃度降至50.0g/L,RBC 1.72×1012/L,HCT 16.8%,患者病情符合輸血指征,經患者同意,申請輸注去白細胞紅細胞4U。

表1 ABO 血型正反定型試驗
正反血型定型試驗結果不一致,不能確定血型,提示為疑難血型。
1.2.2 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
1.2.3 不規則抗體篩查試驗
不規則抗體篩查呈陽性
1.2.4 試用A 型供血者與之交叉配血試驗。
主側、次側及自身對照都凝集,交叉配血不合格。
1.2.5 標本處理方法
1.2.5.1 將患者抗凝紅細胞溫育10 分鐘,用37℃生理鹽水洗滌患者紅細胞6次,末次洗滌后,棄盡上清液,制備壓積紅細胞。
1.2.5.2 取患者壓積紅細胞1mL 加患者血清1mL 混合,置4℃孵育1 小時,期間混勻數次,使其充分吸收,然后1000g 離心2分鐘,立即離心分離血清。
1.2.5.3 再取分離得的血清與上述洗滌所得的壓積紅細胞等量混合,重復上面的操作,吸收后再分離血清備用。
1.2.6 經處理后的標本進行正反血型鑒定
試驗結果正反定型一致:A 型。
1.2.7 吸收后的血清做不規則抗體篩查試驗
抗體篩查試驗陰性。
1.2.8 用A 型供血者與處理后的患者標本交叉配血試驗

表2 交叉配血試驗
鹽水法和微柱法試驗結果都是相合
經過37℃鹽水洗滌紅細胞6 次,在4℃環境中對血清進行不規則抗體吸收2 個小時后,重新鑒定ABO 血型為A 型,抗體篩查試驗陰性,用A 型供血者與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相合。正常發血給臨床輸血,跟蹤觀察病人,輸血后無輸血反應。經兩次輸血后病人血紅蛋白上升到69g/L,與輸血后血紅蛋白升高理論值相符,臨床評估輸血有效。
每當遇到ABO 血型鑒定困難或交叉配血困難時,按以下思路去解決問題。排除人為因素干擾或操作失誤,重新復查ABO血型。查閱病人的臨床資料,分析可能導致的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并歸納分類。設計針對性的試驗加以糾正。參考抗體篩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和自身對照試驗的結果,分析主側和次側配血不合的原因和解決辦法。經查閱病歷,該患者診斷為肺結核,輔助檢查結果TP 131.2g/L ALB 22.3g/L GLO 108.9g/L A/G 0.20 血清總蛋白過高,出現嚴重的A/G 倒置,引起血清額外反應。一些代謝性疾病如肝臟疾病、結核病等,可能導致血漿白蛋白紊亂,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A/G)倒置,血清中存在不規則抗體,干擾ABO 反定型鑒定[2]。冷凝集素是患者體內產生了抗自身紅細胞的嗜異性冷抗體,在體外4℃或室溫條件下可致自身紅細胞或ABO 系統其它各個血型的紅細胞發生特異性凝集反應,不規則抗體可呈陽性,在正反定型和交叉配血中可出現凝集現象[3]。對此可采用37℃鹽水洗滌紅細胞6 ~8 次,鏡檢可見紅細胞呈分散狀態后再做血型鑒定。同時用自身紅細胞或O 型紅細胞在4℃條件下吸收患者血清中不規則抗體,待1 ~2 小時吸收完全后再做血清反定型和不規則抗體篩查試驗,確定血型后用同血型供血者在37℃條件下交叉配血,完成配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