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練 林碧 葉凡 張凌浩 高玉峰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浙江 溫州 325000)
耳顯微外科是臨床醫學中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其研究耳部疾病為主,醫學知識交叉覆蓋面廣,操作要求復雜精細,對個人專業能力和素質要求較高[1]。臨床實習指醫學生在醫院接受規范化和系統化的教學,以此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臨床工作能力,是目前各大醫院培養臨床醫師的主要途徑[2]。傳統教學多為理論教學,學生處于被動知識灌輸,受教師影響思維局限性較大。同時,實踐動手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欠缺,整體學習質量不理想,難以適應現代醫學模式[3]。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導向,通過臨床實際案例、準確設置問題,以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受到國內外醫學教育界廣泛好評[4]。仿真手術模型指參照人體解剖結構設計制作的高度仿真模型,在臨床見習中可使學生親自動手操練,但在我國應用范例較少[5]。基于此,本研究在耳顯微外科臨床帶教中應用PBL 教學結合手術仿真模型,觀察其教學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我院耳顯微外科80 名醫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各40 名。對照組中,男性22 名,女性18 名;年齡24 ~29 歲,平均年齡(26.12±1.05)歲;文化程度:本科24 名,研究生16 例。觀察組中,男性25 名,女15 名;年齡23 ~28 歲,平均年齡(25.81±1.11)歲;文化程度:本科22 名,研究生18 名。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行傳統理論教學,主要由高年資教師進行講授,按照基礎教學大綱進行理論課程講解,包括耳顯微外科中涉及疾病的發病原因、診斷方式、臨床表現、醫治對策、手術器材等,觀摩教學視頻和外科手術,并于教學結束后進行綜合考核。
觀察組行PBL 教學結合手術仿真模型:①制定PBL 教案:編制耳內鏡手術治療復雜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PBL 病例,通過教師間相互討論,編寫專業PBL 教案,針對手術學習目標,設計各項專業問題,包括疾病的發病原因、醫治對策、國內外研究進展等,明確教學任務。同時查閱相關資料、文獻,制定正確的相關專題,盡量保證授課內容豐富而廣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討論和操作積極性。②實際教學:授課前對本次授課內容進行整理,設置教學模塊。將操作技能流程、要求、注意事項、目的及評分標準等詳細告知學生。將學生分為4 ~6 人的學習小組,課上發放PBL 案例,讓學生針對案例進行討論,即醫患溝通、圍手術期準備、術中意外情況和并發癥預防等。小組可自行翻閱資料和相互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最后分享小組討論結果,由帶教老師依次點評,并詳細解答學生疑問。③實驗模型操作:利用3D 打印技術構建仿真手術模型,參照患者耳部結構設計制作高度仿真模型(由骨骼、皮膚、鼓膜、聽骨鏈等部分組成)。實際操作階段,帶教老師將每一項操作技術分步驟規范講解,詳細講解技術重點及難點,讓學生參與部分細節操作。根據教學要求,每組輪流進行實際操作,學生之間可互相錄制操作過程。
①教學結束后對學生進行成績考核,包括理論成績、病案分析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總分為100 分。②采用自制量表評估學生綜合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維、動手積極性、醫患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各項總分為100 分。
觀察組各項成績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各項成績比較(±s,分)
組別例數理論成績病案分析成績 實際操作成績觀察組4093.49±3.1292.71±3.1494.01±4.21對照組4081.44±4.1080.22±3.1581.44±3.92 t-14.79217.76013.820 0.0000.0000.000 P-
觀察組綜合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2 兩組綜合能力對比(±s,分)

表2 兩組綜合能力對比(±s,分)
組別例數動手積極性批判性思維 醫患溝通能力團隊精神觀察組4087.15±7.56 89.47±5.44 82.92±5.96 80.44±7.21對照組4075.22±5.51 78.21±6.22 71.59±5.41 72.56±6.54 t-8.0658.6188.9025.119 P-0.0000.0000.0000.000
耳顯微外科對實際技能操作要求和個人素質要求較高,若其無法得到有效的臨床教學則難以勝任臨床治療工作。以往臨床教學模式方法過于單一,授課方式多以年資較長醫師擔任教師,以講解自身經驗為主,帶教方式多為被動學習,老套且枯燥[6]。耳顯微外科教學中通常難以涉及動手能力訓練,實際動手機會少,存在難以領會教學重點、缺少反饋等不足[7]。同時只注重經驗傳授,缺少與學生交流溝通,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阻礙,此種被動式學習法已難以適應現代醫學教學要求[8]。
本文結果中,將PBL 教學結合仿真模型應用到耳顯微外科臨床教學后,使得觀察組理論成績、病案分析及手術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分析其原因,PBL 教學法主要目的是通過問題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實質是以問題為基礎,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小組討論,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9]。以典型病例為問題,讓學生自主分析,啟迪學生思維,促使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得到提高。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查閱資料,互相討論交流[10]。與傳統教學相比,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結論,靈活性和教學彈性得到充分體現,比灌輸式知識傳授更牢固。PBL 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利于培養學生個性和集體協作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能力[11]。結合手術仿真模型進行教學,制作的模型接近于真實,便于對學生講解操作重點和難點,學生能夠親自動手操作,加強對耳部解剖熟悉,增強其可視直觀的手術效果,提升臨床教學質量[12]。
綜上所述,PBL 教學結合仿真模型應用到耳顯微外科臨床教學中,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對提升掌握知識能力和臨床教學質量有積極意義,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