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千軍 陳傳綺 程燦 鄢燕瓊(通訊作者)
( 深圳市南山區蛇口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廣東 深圳 518067)
隨著我國社會生活物質水平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開始越來越好,從而影響了人們的正常飲食習慣,造成了糖尿病患者開始逐漸增多。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縮寫為DM,簡稱diabetes)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導致糖尿病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其中包括胰臟不能夠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是很敏感,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的血糖值水平長期高于標準值,從而形成高血糖,而高血糖會造成俗稱“三多一少”的癥狀,即多食、多飲、頻尿及體重下降,而高血糖的存在極易合并出現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和風險很高,通常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 ~4倍,據有關報道證實,大概有7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因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而對患者使用調脂藥物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的減輕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1]。在臨床上,對于用于治療高血脂的藥物通常以他汀類藥物為主,其他還有貝特類,也是我國臨床上目前使用較多的調脂藥。而在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已經發布,應時刻警惕并注意他汀類藥物對血糖引發的異常情況。本文通過對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內分泌科應用調脂藥物的情況進行分析和討論,具體報告如下。
選擇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內分泌科的糖尿病患者1000 例進行分析,其中男性560 例,女性440 例,年齡在25~8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35±12.65)歲,病程時間在0.2~30 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88±5.32)年,年齡大于40 歲的患者有600人,有CVD的患者人數為730人,血脂紊亂的有482人,有脂肪肝的人數為58 人,患有高血壓的人數為180 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有150 人,有吸煙史的患者80 人,飲酒史的人數為50 人。納入標準:(1)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加入此次研究中(2)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3)患者均沒有任何精神系統疾病(4)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根據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推薦的方法,同時通過對糖尿病患者的年齡以及發生危險的情況、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情況,進行對心血管危險的分級,主要包括:極高風險患者:具有明確的腦血管疾病;較高風險患者:沒有明確的腦血管疾病史,但年齡在40 歲以上的患者或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低風險患者:年齡在40 歲以內的,同時沒有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2,3]。
對1000 例患者進行調脂藥物使用情況的統計,主要包括:患者入院后是否對使用調脂藥物、調脂藥品的品種、調脂藥品的用法用量。
對患者血脂控制達標情況進行評估,主要依據指南指南推薦極高風險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標值<1.8mmol/L,較高風險及低風險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目標值不大于2.6mmol/L 的標準,對患者血脂控制達標情況進行評估。
對1000 例患者在使用調脂藥物以后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評估,統計使用調脂藥物之后是非出現肝酶及肌酸激酶上升的情況發生[4,5]。
將數據復制到EXCEL 表格中,同時進行統計。
2.1 1000 例糖尿病患者中有極高風險的患者680(68%)例,較高風險患者285(28.5%)例,低風險患者35(3.5%)例,有800 例(80.0)糖尿病患者使用調脂藥物進行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險性分級以及調脂藥物使用情況見表1。
2.2 1000 例糖尿病患者中有血脂紊亂的有482 人,患病幾率為48.2%,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有182 人,高膽固醇患者有195 人,混合型高脂血癥患者有80 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患者有25 人;有800 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調脂藥物進行治療。單獨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有750 例,其中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有550 例、瑞舒伐他汀有180 例、普伐他汀20 例,單用貝特類治療的有20 例,其中使用非諾貝特聯合用藥的有12 例,使用非諾貝特聯合阿托伐他汀的患者有5 例,吉非羅齊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有3 例,
依據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推薦的方法,血脂異常控制達標者有280 例,達標率為28.0%,糖尿病患者調脂藥物的使用情況詳細可見表2。
800 例使用調脂藥物的患者中,轉氨酶增高的有82 人,與患者自身應用調脂藥有關,其中6 例(0.7%)患者超過正常值的3 倍;68 例患者肌酸激酶值較高,與患者應用調脂藥物情況有關,其中5 例(0.6)患者的肌酸激酶值超過正常值的5 倍。

表2 糖尿病患者使用調脂藥物的具體情況
糖尿病患者對調脂藥物的使用情況,由于腦血管疾病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腦卒中、冠心病等,為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6]。因此,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性是糖尿病血脂管理的重要任務。近些年來,我國醫療機構已經對糖尿病患者的膽固醇管理進行了更新,對多數糖尿病患者開始他汀類治療取消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基線規定標準,并提出對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對于存在心腦血管風險的糖尿病患者,醫生應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調脂。本文通過對糖尿病患者調脂藥物使用情況進行研究和統計后,我國醫療機構的醫生對具有腦血管風險的糖尿病患者管理不理想,對于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發生率較高,但是對其控制率卻很低,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情況不是很規范,我國糖尿病患者具有心血管風險的,其中血脂異常并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的人數偏少,還有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并沒有接受到調脂藥物的治療[7,8]。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調脂藥物進行治療時,應首先選擇他汀類藥物,如果對他汀類藥物沒有耐受性,可以選擇貝特類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加入其它調脂藥物進行進一步治療,并不能夠防止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死亡的風險,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不推薦使用。此次研究中有12 例聯合用藥的患者,均存在膽固醇升高的風險,因此,聯合使用他汀類藥物或貝特類藥物并不推薦,屬于不合理用藥,應給予單獨使用貝特類藥物,對患者進行調脂治療。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調脂藥物進行治療時,應積極且合理,在遵循指南中個體化處理原則的前提下,判斷具體的目標值情況,選擇合適的調脂藥物及藥物劑量,同時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用藥指導,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囑咐患者堅持用藥,并進行自我監測,如出現不良反應情況,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進一步檢查,定期對患者進行家庭隨訪,觀察患者的病情情況及用藥情況,同時對安全性指標進行監測,在確保患者安全的基礎上,實施更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