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雞西市消防救援支隊,黑龍江 雞西 158100)
我國農村面積廣大,要想做好消防工作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全面保證廣大農村人口的安全,需要充分做好消防工作,避免出現火災事故。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農村消防工作也提上了日程。目前看,很多的火災事故都發生在農村,這其中的成因多樣,如消防設施落后、消防力量薄弱、消防意識不高等,都是誘發火災的主要成因。農村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其救援難度非常大,后果不堪設想。要想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的消防問題,就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群眾對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做到全民參與消防,才能有效預防,保證農村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隨著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入發展,農村生產力結構的不斷革新,推動了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村老百姓物質生活得到了日益增長提升,在物質需求得到基本滿足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人們的消防責任意識,但是,依然還有一些地區不重視消防安全建設,出現了許多突發性火災事故,給農村建設帶來了損失。
農村地區面積廣大,明火利用率高,特別是一些地區人們防火意識不高,不謹慎用火、孩子玩火等原因導致的火災事故不斷出現,其中,不謹慎用火所引起的火災發生率是最高的。比如說,夏季蚊香驅蚊、冬季使用柴草火灶取暖、用火用電不慎等都容易出現火情,導致火勢加大,農村火災大部分是在夜里發生,不利于快速開展救援,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對于一些磚木建筑物而言,其耐火等級極低,如果控制不當,就會導致一戶失火多戶受災,造成更大的損失。
在農村,很難有效落實消防責任制,如果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消防可以全面落實好責任制,出現問題可以追究責任人,但是,要想在農村落實消防責任制,則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廣大的農村面積過大,村與村之間的距離又遠,要想全面提高責任制落實水平,則難上加難,特別是一個村里的人口居住分散,村內地域廣闊且房屋建筑多,很難做好綜合治理,以至于消防工作很難快速開展。當前,一些農村消防工作基礎薄弱,沒有建立起系統、詳細規劃,雖然有一些完善,但在執行時還存在漏洞,致使農村地區消防工作水平遠遠落后于城市。
雖然新農村建設發展非常快,但是,在消防建設上還較為落后,與城市相比,還存在許多的漏洞,整體消防規劃跟不上農村建設發展,影響到了農村的消防工作開展。當下,雖然農村經濟發展了,人們生活日漸富裕了,但是消防設施裝備依舊不足,很多設施不符合農村消防標準要求,起不到有效的預防救援作用。主要是一些地方對農村地區消防安全重視程度不高,在消防建設與規劃上投入不足。農村地區消防工作制度不完善,未制定有效的應急預案,如果出現火災事故,則很難快速開展救援活動,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農村大部分房屋建筑耐火等級低,多為磚木結構,出現了火災事故,則會導致火燒連營,很難開展救援。再加上農村每年收割的秸稈,大量堆放在房屋建筑周邊,雜草等物質也多,如果出現火災,就會呈現火勢蔓延的局面,很難得到有效控制,后果將會越發嚴重。另一方面,很多農村地區在建設規劃過程中,未充分考慮到消防安全問題,房屋建設沒有預留消防通道,消防車無法及時進入,消防人員不能第一時間進行撲火。很多違規搭建的建筑物,阻礙了消防通道通暢,建設過程中,也沒有留出專門的消防通道及防火分離設施。一些村屯路途偏遠,如果出現火災,消防車輛也不能及時趕到,無法進行快速救援,一場大火就會造成農村家庭一夜返貧。
農村人口流向城市,特別是一些青年人,都進入到了城市,鄉村留守的都是老人,老人消防意識不強,不具備相應消防常識,自救能力較弱,出現火災事故則很難逃生。農村火災發生率居高不下,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儲存煤炭、秸稈等燃料,用來冬天取暖做飯,但是,這些燃料沒有進行合理堆放,往往是隨意堆放在房前屋后,是極大安全隱患。農村地區私拉亂接電氣線路的情況也較為嚴重,沒有專業人員進行指導,更沒有對其進行嚴格管制,村民不注意用電安全,往往導致電火的發生,如果出現火災事故則很難逃生,全面提高自救能力非常重要。
要想全面提高農村消防意識,就需要有效做好消防安全宣傳工作,但是,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消防宣傳還缺少創新性,安全宣傳仍然只停留在表面,人們整體消防意識不高,農村地區缺乏專門宣傳工作人員,都是鄉、鎮、街道辦和村居委兼職宣傳,自身消防知識都不全面系統,難免有心無力,導致農村的消防安全宣傳過于薄弱。農村的消防宣傳都是傳統形式,主要是廣播或掛標語,內容單一,沒有創新性,無法全面提升村民消防安全重視程度,消防宣傳起不到良好的作用。村委會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忽視對村民進行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調查發現,有的村民甚至不知道火警電話,如果出現火災,則會自亂陣腳,無法實施有效撲救。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企業的建設,當下,許多農村房屋都進行了出租或者自用于企業發展,建立一些工廠,小作坊等,形成了典型的“三合一”場所,雖然有效解決了物資問題,增加了農村收入,但是,這些建筑往往不符合建筑防火規范和技術標準要求,有的還建設在偏遠的地區,建筑位置十分隱秘。從建筑結構上看,住宅與工廠執行的消防規范標準不同,如果是住宅改建的工廠,在耐火等級、防火分隔、消防設施、安全疏散等方面形成諸多先天隱患,有些甚至不具備基本的消防安全條件,存在極大隱患。許多企業只顧及到眼前利益,忽視安全消防工作。特別是職工大多是當地農民,不具備相應消防知識和逃生技能,極易導致“小火亡人”事故發生。
要想全面提高農村地區的消防水平,則要不斷強化組織能力,加強各級組織領導,認真落實消防責任,才能有效提升農村消防工作能力,保證廣大農村安全穩定。要把農村火災防控、基礎設施建設、專職(志愿)消防隊伍建設等重點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制定詳細的建設目標、建設任務、建設內容、實施步驟,層層責任狀,將消防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并強化工作考核和結果運用。各級行業主管部門應把消防法規相關內容落實到農村消防工作各個環節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完善消防制度,通過制度落實,保證消防工作有效良好開展。
為保證農村消防安全,需要進行整體的設計與規劃,全面加大消防投入力度,提升農村火災防控能力。要全面提高調研能力,通過科學的分析研判,根據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消防規劃。在規劃落實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規范、技術標準中關于房屋防火間距和消防車通道的要求,對影響消防車輛進入的通道進行打通,全面改造道路,提升消防通道通行能力,保證交通通暢,出現火災事故,車輛則能夠快速進入,保證快速救援。要提高消防水源的建設維護力度,明確消防救援水源位置,對水源不充足的地區,可修建水塔、水池等基礎設施,做好消防用水的儲存,以備火災發生后能夠保障滅火救援行動的開展。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對各地規劃落實情況進行檢查,保證消防規劃落實到位。要通過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針對性提出解決方案,妥善解決影響公共消防安全的突出問題。要針對農村消防工作現狀,創新推動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村企業加大參與消防工作力度,通過多種形式讓企業全面參與到鄉鎮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等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和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中來,政府對承擔當地消防任務的企業專職消防隊伍給予優惠政策或部分經費補貼,提高農村整體抵御火災事故的水平。
各級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將農村消防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并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逐年增加經費投入,切實解決鄉鎮專職消防隊建設、消防水源建設、電氣線路改造突出問題。加大消防資金投入的同時,也需要對農村既有的消防基礎設施進行全面的升級改造,相關行業部門和鄉鎮政府,要結合村通硬化路、飲水安全工程、電網升級改造等工程,因地制宜地推進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裝備、電氣防火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改造。
推動建立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網絡,建立縣級政府包鄉鎮、鄉鎮包村莊、村莊包農戶的農村消防工作管理體系,實現農村消防工作的層層控制、層層落實。積極推廣農村“七戶”或“多戶”聯防的自我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群防群治組織和消防工作聯防體系,全面落實對農村老弱病殘等弱勢人群的消防安全監護措施,減少“小火亡人”火災事故發生。村民委員會要發揮作用,積極引導廣大村民在農閑時節、春秋兩季,組織群眾進行消防演練,提高廣大農村人口的自救能力。要充分調動起各方面的力量,引導廣大返鄉大中學生寒暑假時積極參與消防管理。要充分發揮好學生的作用,可以組織消防專業人員深入到學校課堂,向學生講解消防專業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消防責任意識,意識到火災事故嚴重性,讓學生們從小開始學習消防安全知識和逃生技巧,并牢固樹立消防安全意識,實現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工作目標。要進一步提高宣傳力度,號召農村群眾注意用電、用火安全,杜絕私自接線、改造電表的不當行為,組織專業人員及時檢查維護老化電氣電路,減少因超負荷、短路等原因的電氣火災事故。要加大移風易俗教育力度,教育村民逢年過節或祭祖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燃放煙花爆竹,降低火災發生率,通過各種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農村消防能力,保證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要在廣大農村強化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人們的消防安全理念,當下多數農村群眾缺乏專業安全知識,不熟悉火災發生后的逃生技巧。為了有效保證宣傳效果,則要發揮好村委會功能,要組織具備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向公眾廣泛普及消防知識,有效提高自救逃生能力。對于火災多發的季節,要全面做好消防宣傳普及,在公共活動區域設置公共消防廣告牌,及時提示提醒,使村民意識到消防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隨著技術的不斷應用,互聯網已經在農村得到普及與應用,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多元化,消防工作宣傳也應使用全新的平臺,有效做好消防信息發布,啟動消防知識“三微一端”及抖音等一些直播平臺做好消防宣傳,及時發布有關消防知識內容。聯合當地的移動通信平臺,節假日和火災事故高發季節將消防安全知識推向手機,做到全覆蓋、全方位,利用好人們的碎片時間,讓人們更多的掌握消防知識,從源頭消除消防安全隱患,保證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偏遠,很多地區都沒有相應專業的消防機構,更沒有專業消防人員,針對這樣的情況,則需要加大多種形式建設消防隊伍建設力度。各級政府要按照《鄉鎮消防隊標準》等現行國家標準推進農村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建立建強專職、志愿消防隊,將其納入本地統一調度指揮和聯勤聯動體系,第一時間投入滅火和應急救援。推動村莊設置消防點,配備簡易消防車、手抬消防泵,或整合利用農用車、車載抗旱桶、灌溉機動泵等資源,配備消防水槍、水帶等滅火器材,建立志愿消防隊或者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聯防消防隊。在村莊建立群眾性志愿消防組織,制定消防滅火救援應急預案,建立滅火救援聯動機制。消防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廣大民警的消防監督業務指導和培訓,不斷提高其檢查發現隱患和開展消防宣傳的能力。
新農村建設保證了農村的全面快速發展,提高了農村的工作生活環境質量,受益者是農民,為了全面保證農村安全,為人們提高良好的消防環境,則需要有效做好監督檢查,減少火災事故發生概率。只有讓群眾自主參與到消防工作中來,才能夠讓消防工作成為農村地區廣大群眾的自覺行為,切實保障農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