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倜然 阮麗雙
“蒼官影里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歷史的回聲,念念不忘;全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典范,中小城市建設樣板——時代的強音,青云激昂。
這里,是晉江。在這里他們突破重重阻隔,為生存和夢想而戰。
改革開放以來,晉江GDP從1978年的1.45億和人均154元增長到2020年的2616億、人均12.69萬元,分別增長了1804倍和824倍,創造了經濟總量連續27年位居福建省縣域首位、縣域經濟競爭力連續20屆位居全國前十的晉江奇跡,形成了以實體經濟為支撐,市場經濟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民營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發展模式。
這種模式,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提煉的“晉江經驗”。
從“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貧困農業縣,到現如今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晉江經驗”是我國波瀾壯闊改革開放偉大創造的縮影,展示了中國民營經濟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發展壯大的奮斗歷程,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創造性探索和積極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具體生動的全新詮釋和檢驗。
這條求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及縣域經濟現代化的道路,是一條敢為人先的“晉江之路”。
晉江人不會躺在光榮簿上停下腳步。如今,一個富有活力、創業創新,能夠立足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現代化城市,正在從不懈奮斗中變為現實。“十三五”期間,在“晉江經驗”的引領下,晉江市堅定創新前行,綜合實力實現跨越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3%,城市投資潛力、營商環境位列全國縣域第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躍居全國第四。
如同兩條并行的鐵軌總是攜手奔向遠方,與晉江這座城市一同成長、且為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支撐起了“錚錚鐵骨”的,正是突飛猛進式發展的晉江電網。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從仰望先進到超越指標,從粗放發展到精益管理,從資源驅動到創新驅動……把藍圖變成現實的過程,晉江供電風雨兼程,一步一個腳印。探索背后的成功密碼,是其二十年如一日傳承踐行“晉江經驗”,先行于發展,深耕于服務,形成了領先全國、具有示范性的縣域電網治理模式。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新時代大幕已然開啟,新征程號角振奮而鳴。晉江供電如何抒寫新作為,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再續輝煌?惟有堅持“晉江經驗”不動搖,堅定“晉江之路”不走偏,全面深化改革,釋放發展活力,創新發展方式,以不斷優化的電力營商環境,打造晉江的金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