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黨委書記、副廠長 趙宇冰
中國第一臺30萬千瓦雙水內冷水輪發電機組。資料圖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視察山東省、河南省黃河期間,提出“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重要指示。自此,根治黃河水患擺上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議事日程。1955年,周恩來總理邀請參加第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專家代表齊聚中南海西花廳,共商劉家峽水電站建設中遇到的泥沙、庫容問題,敦促專家盡快拿出解決方案;1956年3月,工程開始初步設計;1958年9月27日,工程動工興建;1966年3月19日,時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親臨劉家峽視察工程進展情況……
2019年9月,河南省鄭州市,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正式提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構想。鄭州座談會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先后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題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體思路和規劃綱要。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東省東營市,考察黃河入海口,并在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那么劉家峽水電站無異于搖籃里新生的水電嬰兒。這座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成為20世紀60、70年代中國工業發展與水電事業的代表作和里程碑,是新中國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它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驕傲和夢想,為社會主義建設播撒著光明和希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業、進取、奉獻”是新時代劉電價值觀的核心。劉家峽水電廠黨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通過組織開展“聽、講、創、演”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大力弘揚新時代劉電價值觀,凝聚企業員工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苦干實干、久久為功,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穩步推進文明單位、一流企業、智慧電廠建設,新時代劉電價值觀已成為實踐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譜系的甘肅電力事業樣板與典范。
“獨立自主、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
1958年9月27日,伴隨著震撼山岳的爆破聲,劉家峽水電站的建設正式開工,中國水電建設史上一場氣壯山河、波瀾壯闊的大會戰在黃河岸邊打響。數萬名水電建設大軍頭頂烈日,腳踩巖石,以“守山餐,伴山眠;風梳頭,汗洗臉”的豪情壯志,削山頭、鑿隧洞、挖基坑,利用肩挑手抬和獨輪車,日夜奮戰在工地上。1960年初,中蘇關系交惡,蘇聯撤走援建專家,進一步激發了新中國走獨立自主之路的決心。雖然當時機械設備不足、技術手段落后、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在中央領導的直接關懷下,水電建設者們發揚“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大無畏精神,不怕困難,艱苦奮戰,取得了一系列偉大成就。
劉家峽水電站是我國獨立自主勘測設計、制造設備、施工安裝、調試管理的第一座百萬千瓦級以上的大型水利發電站工程,這四個“獨立自主”,足以讓幾代中國人引以為豪。
劉家峽水電站建設工程歷時13載,水電站建設者憑借人拉肩扛,創造了一系列中國水電之最: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的大型水電站、中國最高的重力壩、中國最大的地下廠房、中國第一臺30萬千瓦雙水內冷水輪發電機組、中國第一臺最大的有載調壓變壓器、中國第一條33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
“綠色和諧、創新爭先”的進取精神
自古黃河桀驁不馴,而劉家峽水電站諸多方面都屬于首創之舉。首創,固然顯示著創造者的膽識與智慧,而初創之作難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由于生產力條件所限,電站自投運以來,發電設備存在著“先天”缺陷。劉家峽水電廠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從1988年開始,采用國內外先進的設備、技術和工藝,對5臺發電機組進行了長達17年大刀闊斧的系統改造,使機組出力由116萬千瓦增加到135萬千瓦,凈增出力19萬千瓦,相當于再建一座中型水電站。1996年7月3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镕基視察劉家峽水電站時,對劉電技改工作作出指示:“設備老化問題是全國老企業、老電廠普遍存在的問題,劉家峽水電站在設備改造方面的思路和方法是可行的,所以設備改造工作不僅要繼續搞,而且速度要加快。”
50多年來,劉家峽水電廠不僅提供了清潔的電力,還對當地生態環境改善和促進當地經濟建設,解決就業,增加財政收入發揮了明顯的作用,為促進甘肅乃至西北經濟社會發展,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作了重要貢獻。
“忠誠擔當、拼搏奮斗”的奉獻精神
新中國成立之初,工業等電、農業盼電、國防缺電、人民需要電,經濟要發展,電力要“先行”。老一代水電人響應黨中央號召,扎根劉家峽,憑著一腔革命赤誠勇敢挑起了黨和國家交給的重擔,從此與黃河相依,與電流相伴,踐行了“共和國水電長子”“頂梁柱、頂得住”的政治擔當。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一代又一代劉電人櫛風沐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青春年華譜寫守望黃河的精彩華章,用“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兒孫”的劉電情懷,默默踐行著“安全生產奠基者、經濟效益創造者、黃河安瀾守護者”的責任擔當,使盡全力為黨和國家守好一庫碧水。
2018年以來,在全廠干部職工的精心運維下,各發電機組、泄水建筑物和閘門啟閉設施經受住了長時間、大負荷運行的考驗,未發生因人員和設備因素造成的棄水情況。2020年發電91.4億千瓦時,創投產發電以來最好成績。截至2021年10月26日,電廠安全生產長周期紀錄再創奇跡,突破7400天,長達20周年,創投產發電以來的最高紀錄。
劉家峽水電廠于1958年組建,在建廠初期,老一輩劉電人響應黨中央號召,聽黨話、跟黨走,從全國各地匯聚到這里,“土法先上馬,方法多樣化,土洋相結合,逐步機械化”,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修建了這座當時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型水電站。電站投運后,一代代劉電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良作風,在一次又一次的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迎難而上,將“立足黃河、獻身劉電、勇于拼搏、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在實干中淋漓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劉家峽水電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甘肅省電力有限公司各項決策部署,始終牢記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立足自身發展,持續夯實安全基礎、提高設備自動化水平、提升企業效率效益、履行國企“六個力量”責任,全力以赴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貢獻力量,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企業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剛剛勝利召開,會議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在建黨百年歷史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的需要;是推進黨的自身革命、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繼續奮斗的需要。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我們要以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為有利契機和強勁動力,充分履行絕對忠誠黨的事業、全面深化推動企業更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
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政治建設,賡續紅色革命精神譜系,弘揚新時代劉電價值觀,全面提高新時代企業黨的建設質量水平,更好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二是要進一步推進學習教育、加強思想建設,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把學黨史、悟思想更好體現到辦實事、開新局上,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凝心聚力抓好主責主業、加快建設一流企業的實際行動。三是進一步優化體制機制、加強組織建設,持續推進黨委發揮領導作用和其他治理主體依法行權履職有機統一,推進黨組織設置與企業組織架構運行有機統一,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統一,推進黨內監督與企業內部監督有機統一,推進黨建責任與經營責任等有機統一,統籌推動管黨治黨、治企興企兩手抓、兩促進。四是進一步落實從嚴治黨、加強作風建設,細化壓實工作責任,建立健全抓黨建強黨建長效機制,全力推動企業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五是進一步實現融合融入,加強支撐建設,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助力綠色發展,主動參與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加快推進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斷提升大水電支撐能源電力保供運行能力,全面推進國家電網公司“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創建,著力打造國資央企提質增效升級版,切實防范化解各類重大風險,進一步鍛造更高質量發展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