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益民,方永平*,葉放,王林偉
(1.仙居縣耕作肥料站,浙江 仙居 317300; 2.仙居縣蔬菜辦公室,浙江 仙居 317300)
玉米栽培環境適應能力強,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貧瘠性,在我國具有廣泛的種植基礎,是我國重要的糧食、飼料、能源三用作物[1]。甜玉米是一種籽粒具有甜味的優良輔餐和菜用玉米,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廣受消費者青睞。目前,國內甜玉米市場需求較大,但甜玉米及其深加工產品的產量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而經濟價值較高。仙居縣廣泛種植玉米、甜玉米,是農民創收的重要方式之一。
試驗在皤灘鄉呂前村進行。試驗地為紅壤,質地黏壤土,肥力中等。耕層全氮1.53 g·kg-1,速效氮89 mg·kg-1,有效磷38.4 mg·kg-1,速效鉀107 mg·kg-1,有機質26.1 g·kg-1,pH 5.04。
供試玉米品種為嵊科金銀838[2],屬甜玉米。試驗用肥料有復合肥(顆粒狀,N 15%,P2O515%,K2O 15%)、大量元素水溶肥(粉劑,N 20%,P2O520%,K2O 20%)、硅肥(水劑,Si≥160 g·L-1,K2O≥230 g·L-1)和鈣鎂肥(水劑,MgO≥120 g·L-1,Ca≥30 g·L-1)。
設5個處理,分別為常規施肥、常規施肥+噴施清水、水溶肥根施、常規施肥+噴施硅肥、常規施肥+噴施鈣鎂肥。其中:常規施肥是指根據農戶習慣進行施肥,施用復合肥;水溶肥根施是指將水溶肥兌水后在植株根部進行澆灌,施肥時期與常規施肥同步,并保證養分投入一致(總計投入N 250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噴施清水、硅肥及鈣鎂肥是指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進行植株葉面噴施(共計3次),噴施時期選擇在玉米拔節期(3月28日)、小喇叭口期(4月3日)及大喇叭口期(4月14日),硅肥及鈣鎂肥噴施量每次均為1.5 L·hm-2,稀釋500倍,噴施時以植株葉面噴灑均勻且不滴液為準。
每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5 m2。玉米病蟲害防治由農戶根據實際情況統一進行操作。玉米花絲干枯變黃褐色后及時進行采收,采收前各小區測定植株農藝性狀,收獲時進行測產并采集樣品。
對樣品進行感官質量評分,測定可溶性總糖含量[3]。玉米感官質量包括氣味、風味、色澤、甜度、皮厚薄等,每項指標中表現最好的處理規定為10分。
表1可知,噴施清水對玉米農藝性狀無明顯影響,而水溶肥根施及噴施葉面肥對玉米農藝性狀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水溶肥根施處理相對常規施肥株高、莖粗、穗長、穗粗分別增加25、0.2、1.0和0.2 cm,這是由于水溶肥兌水澆灌后可快速下滲到達玉米根系,供作物吸收利用,養分不易流失,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因而根施水溶肥處理玉米長勢相對較好。噴施硅肥處理相對常規施肥+噴施清水處理株高、莖粗、穗長、穗粗分別增加25、0.3、0.8和0.2 cm。噴施鈣鎂肥處理相對常規施肥+噴施清水處理株高、莖粗、穗長、穗粗分別增加17、0.2、0.5和0.1 cm,噴施硅肥和鈣鎂肥均有助于玉米植株的生長發育。玉米屬禾本科,是喜硅作物,硅元素在細胞角質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樣鈣鎂也是玉米植株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中量元素,因而種植玉米過程中可適時噴施硅肥和鈣鎂肥,以促進玉米生長發育。

表1 不同處理玉米的農藝性狀表現
表2可知,水溶肥根施、葉面噴施硅肥和鈣鎂肥處理比常規施肥單穗重分別增加22.8、19.5和16.9 g,增幅分別為10.3%、8.8%和7.6%;鮮籽百粒重分別增加1.6、1.2和1.1 g,增幅分別為5.2%、3.9%和3.6%;產量分別增加1 575、1 230和900 kg,增幅分別為10.7%、8.3%和6.1%。因此,在同等養分投入下,水溶肥根部澆灌較常規施肥具有更高的肥料利用率,可明顯提高玉米產量。另外,葉面噴施硅肥及鈣鎂肥有利于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對玉米產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產效果。

表2 不同處理玉米的產量表現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間玉米感官品質差異不大,水溶肥根施處理玉米品質相對較好。可溶性總糖是評價甜玉米品質主要的指標之一,水溶肥根施、噴施硅肥及噴施鈣鎂肥處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可溶性總糖含量,比常規施肥分別提高了0.8、0.3和0.5百分點。

表3 不同處理玉米的品質表現
玉米肥效試驗結果表明,水溶肥根施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玉米植株長勢較好,有效提高玉米品質及產量;硅肥和鈣鎂肥葉面噴施可快速彌補作物根系吸收養分的不足,硅、鈣、鎂均是玉米植株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噴施硅肥和鈣鎂肥同樣有助于提高玉米嵊科金銀838品質及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