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黃培昭●甄翔
“在經歷因疫情導致的多月延期之后,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在2021年新年伊始正式啟動,這將是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全球誕生的最大自由貿易區。”根據法蘭西24新聞網1月1日的報道,距離落實完成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各項協議細節還需數年時間,不過該自貿區的啟動仍是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歷史時刻。元旦當天,非盟輪值主席、南非總統拉馬福薩,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尼日爾總統伊素福、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等分別發表視頻講話,祝賀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同一天,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以下簡稱“非洲自貿區”)秘書長梅內宣布,非洲大陸國家“正式開始在自貿區內進行貿易活動”。
疫情促進一體化共識
阿爾及利亞《東方報》的文章介紹稱,非洲自貿區是全球范圍內覆蓋國家最多的自貿區,它把非洲14億人口和3.4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龐大市場整合在一起,非洲經濟自此將面臨“可喜的轉折點”。迄今非盟55個成員國中已經有54個成員國簽署了自貿區協議(厄立特里亞除外),其中30個國家已正式批準,并將批準書遞交至非盟委員會。
根據相關協議,自2021年1月1日起,所有向非盟委員會遞交批準書的國家都將被免除所有商品90%的關稅。非洲大陸自貿區的實施,還將有力推動非洲次區域的經濟發展。如聯合國非洲經
濟委員會預測,東非地區就有望從成功實施非洲自貿區中獲得18億美元的福利收益,并創造200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2018年3月44個非洲國家簽署的框架協議,非洲自貿區原定于2020年7月正式啟動,但由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被迫推遲。法蘭西24新聞網援引非洲自貿區秘書處負責人奧雅科的表態稱,新冠疫情大流行促使各參與國加快就推進非洲自貿區進程達成一致。“我們看到了疫情大流行導致的進口中斷對非洲國家經濟的影響,因此,推動非洲內部一體化的政治意愿實際上有所增加。”
目標是脫貧、發展
“非洲新聞”1月1日稱,“通過促進區域內制造業的貿易,非洲自貿區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并幫助婦女進入勞動力大軍。這可能會導致全球供應鏈逐漸改變,尤其是生產技能要求相對較低的產業鏈”。還有媒體認為,對非洲而言這是一次“新生的機會”,自貿區的啟動有著“劃時代意義”,不但能夠有力強化非洲各國之間的物流和人員往來,而且還將對非洲的社會和人文等產生深刻影響。
據“非洲新聞”等媒體報道,非洲進出口銀行最新報告稱,非洲自貿區除將打造一個超過3萬億美元的共同市場外,還將幫助參與國實現超過840億美元的非洲內部出口。非盟希望自貿區到2035年可累計幫助超過3000萬非洲人擺
脫極端貧困、至少7000萬非洲人擺脫中等貧困,為非洲大陸的脫貧和發展注入新動能。
根據作為“非洲愿景和行動計劃”的《2063年議程》,非洲自貿區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有效的商品和服務市場,大力促進人員流動,促進工業化,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富有包容性、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多數國家未準備落實免稅貿易
不過另一方面,非洲自貿區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非洲時報》援引非洲自貿區秘書長瓦姆凱拉·梅內的話稱,非洲大多數國家都不準備1月1日生效時執行非洲自貿區的條款。梅內說,雖然協定已得到54個非洲國家的批準,但許多國家沒有海關程序和設施,
無法落實免稅貿易政策。報道還援引一位西方外交官的話稱,許多國家認為開放市場是改善出口的一種方式,但很少有國家考慮更多進口。
“目前協議中的重要環節——涉及關稅減免的具體商品種類還未確定。”法蘭西24新聞網認為,非洲自貿區面臨的挑戰還包括:各成員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發展階段參差有別,經濟結構單一,互補性不強,所需專業人才匱乏,基礎設施不足及政治動蕩不安等,這些都是制約自貿區健康發展的不利因素。此外,為順利推進非洲自貿區實施,非洲各國現在必須統一關稅和關稅制度,而這樣的條件并不完全具備,同時,非洲目前還有8個區域性經濟集團,它們的關稅政策和稅率規定等也不盡相同。
對此,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外交部長朱亞坦言,非洲自貿區的確面臨著新的挑戰,但這些挑戰是“可以解決的”。他強調說:“任何新的自貿協議都不可避免地會給該區域的流通方式帶來一定挑戰,但我認為這些挑戰在我們推進這一進程時將得以解決”。▲
環球時報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