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學習離不開學習方法。小朋友,你知道嗎?《論語》中就有許多實用的學習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進《論語》中的“溫故知新”。
原句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自《論語·為政篇》)
譯文
孔子說:“復習學習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典故錦囊
魯昭公十九年,孔子拜師襄子為師,請教有關彈琴的學問。師襄子先彈奏一曲,待他彈完,便將孔子引入后軒中,讓孔子習琴。孔子一連三日練習師襄子所教的曲子,沒有再學習新的內容。
師襄子聽孔子曲調已經彈熟,便說:“此曲你已彈熟,可以學新曲了!”
孔子說:“感謝夫子教誨,但技巧我還不純熟,容我繼續練習。”
又是三天過去了,師襄子聽著后軒中,孔子的琴聲技巧純熟,音調和諧,韻味無窮。他不斷點頭贊賞:“所有技巧已經掌握了,可以學習新的內容了!”
孔子回答:“我的指法技巧雖已經練熟,但還沒領會曲子的志趣神韻,更未體察到作曲者的為人,請容我再練三日。”
孔子練習的第十天,師襄子站在一旁聽得如癡如醉。而孔子在彈奏中,由于受到樂曲的感染,有時進入深沉的思考境界,有時感到心曠神怡。他激動地說:“我彈著彈著就體察到作曲者的為人了,那個人膚色黝黑,身材魁梧,眼光明亮而高瞻遠矚,性情溫柔敦厚,好像有著統治天下的帝王氣魄。除了文王,還有誰能創作出這樣的樂曲呢?”
師襄子聞言,連忙從坐席上站起來說:“仲尼,你真是聰明過人,一下子便悟到了周樂之精義。”
溫故知新,意思是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想一想
你最喜歡哪篇童話故事?請你回憶一下,讀第一遍時你有什么感想?如今,故事情節早已爛熟于心,你又從故事中得到了哪些感悟呢?小朋友,這個思考過程,就可稱之為“溫故知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