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學
昨天學校開展了熱鬧的大掃除活動,同學們分工協作,個個都使出全部力氣,把教室打掃得窗明幾凈,還把大掃除寫進了日記里。今天早上,李老師認真翻看交上來的日記,看著看著,不禁皺起了眉頭:同學們雖然把大掃除的經過敘述得很完整,但場面描寫卻不精彩。其中,聶子衡同學的這篇就是一個典型:
快樂的大掃除
◎聶子衡
“丁零零……”衛生大掃除開始了,學校里頓時忙碌起來。
我提著水桶來到衛生間。一看,嗬,衛生間早就被嘰嘰喳喳的“運水工”們給圍得水泄不通了。我好不容易擠進去,接滿一桶水后,馬上就投身到“運水大軍”中。
我把一桶水送到班長的身邊,擦欄桿、玻璃的同學們立刻圍過來洗抹布。他們用干凈的抹布把玻璃擦得像剛下過雨一樣,望出去的藍天清澈又明亮,我不禁為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打掃要用很多的水,于是我們班幾個“運水工”自覺地排起了“運水長龍”,相互傳遞著水桶。你看,水晃動著,一跳一跳的,就像水娃娃快樂地跳著舞,奏起了一首動聽的交響曲!
我又打來一桶水送給擦窗戶的同學。他們一會兒站在凳子上,一會兒又下來,“身高”一會兒一米一,一會兒一米七,就像自由伸縮的天線,真是有趣啊!
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大掃除也結束了。學校的每個角落都變得干干凈凈。
批閱完聶子衡同學的作文,李老師快步來到校園監控室,查看起昨天大掃除的視頻。他選取了幾個場景保存下來,準備上課時播放給同學們。
上課鈴聲響了,李老師捧著日記本走進教室。“同學們,昨天我們開展了大掃除,校園的攝像頭記錄下來很多精彩的場面,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呀?”不等李老師說完,同學們就異口同聲地響亮回答:“想!”
李老師打開電子黑板,播放起視頻:小廣場上,“掃地小分隊”“呼啦呼啦”地掃著地,掀起了陣陣塵土;走廊里,兩位同學并排著拖地,就像移動的機器人;一樓走廊盡頭衛生間外,同學們拿著水桶爭先恐后地跑進去打水……
看到這里,教室里頓時喧鬧起來。同學們有的在捂著嘴巴笑,有的和身邊的同學熱烈地交流著……最開心的要數聶子衡同學了,看到了視頻里的自己,他激動得手舞足蹈。
“誰來描述一下視頻里的場景呢?”李老師用期待的眼神環視同學們。
張家妍同學高高地舉起手:“同學們一聽說大掃除開始了,立刻分工合作,有的在擺桌子,有的在擦黑板,有的把水桶傳給下一個同學……再看聶子衡,他輕松地拎起一桶水,從衛生間快步走向教室!”
同學們聽了,頓時鼓起來掌來。李老師面露微笑,問道:“大家覺得張家妍同學描述得精彩嗎?”同學們小雞啄米似的紛紛點頭。李老師接著說道:“張家妍同學采用了點面結合的方法,既描述了整個場面的熱鬧,又著重介紹了聶子衡同學,做到了點面結合,所以這樣的描述才給了大家精彩的感覺。”同學們豁然開朗,向張家妍投去敬佩的目光。
“昨天的日記,同學們都寫得不錯,尤其是這篇——”說著,李老師在電子黑板上展出聶子衡同學的作文。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幾分鐘后,李老師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陳明偉首先發言:“聶子衡同學的這篇作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描述了大掃除的經過,條理非常清晰!”
徐銘越趕緊接過話茬:“這篇作文描寫生動,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讓我仿佛又看到了昨天大掃除的場景。”
“老師,”謝雨瑤同學大聲說,“這篇作文抓住了同學們的動作進行描寫,有很強的畫面感。”
這時,黃天翊同學站起來發言:“老師,我覺得這篇作文還可以改進一下!”
這個不一樣的聲音讓教室立刻靜了下來。陳明偉同學托著下巴盯著屏幕,謝雨瑤同學緊閉嘴巴,好像在思考什么……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是疑惑,
“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呢?”李老師的話把同學們引入深思。
“老師,我知道了!這篇作文沒有把勞動場面寫精彩。”陳明偉邊指著作文邊發言,“我覺得第2自然段可以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先寫整體再寫部分,例如,我提著水桶來到衛生間。嗬,衛生間早已被嘰嘰喳喳的‘運水工’們給圍得水泄不通了。他們一個個拿著‘接水神器’。一時間,衛生間里擠滿了人,大家肩膀挨著肩膀,腳尖幾乎就要碰到腳跟。”
“不錯!這樣寫一開始就展現出大掃除是多么熱鬧!”說完,李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從整體到部分”。
“老師,這么說的話,那第5自然段也可以從部分到整體來寫嘍。”“作文高手”丁曉雅同學提出了意見,“例如,我又打來一桶水送給擦窗戶的同學。你看,有的同學正聚精會神地和小黑點作斗爭;有的同學把肥皂水潑到玻璃上,手臂打著圈兒地擦……他們一會兒站在凳子上,一會兒又下來,‘身高’一會兒一米一,一會兒一米七,排在一起,就像自由伸縮的天線,多有趣啊!”
聽了丁曉雅的描述,大家恍然大悟。李老師取出紅筆,在黑板上寫出“從部分到整體”幾個字。
李老師轉過身,笑瞇瞇地問同學們:“現在大家知道該如何修改了嗎?”
同學們大聲回答:“點面結合!”
“對啦!這就叫‘點面結合真出彩’!接下來同學們快運用這種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吧!”
不一會兒,教室里靜靜的,只聽得見筆的“沙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