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向前
摘 要 近幾年,我國信息技術持續進步,智能化技術的使用越發普遍,因為智能技術的持續推廣普及我國電力系統已經達成了自動化,同時變得更加可信且牢固、安全且高效。電力系統作為與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緊密關聯的一項技術手段,怎樣做好電力系統自動化控制智能技術應用,已經成為了當前時期整個社會共同重視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從電力系統自動化以及智能技術概述著眼對其自動化應用展開探索,最后分析其優勢之處,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些許思路。
關鍵詞 智能技術 電力系統 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2-0007-02
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平穩運轉,既是人們實際生活之中對電力能源應用的需要,也是社會經濟當下發展的需要。因為電力系統自身所覆蓋的范圍較為廣闊,系統中元件較多,在其實際運行的過程之中,任何一個器件產生失誤都可能使得整個系統運轉產生故障問題,這也使得電力系統控制存有較大程度的困難,阻礙了電網運轉的穩定與安全。并且,在最近幾年電力網絡用戶數量持續提高的背景下,用戶對于電網運轉的要求也越發提高,這就需要對電網系統進行持續完善與整改。
1 電力系統自動化與智能技術
1.1 電力系統自動化
電力系統自動化主要是指將計算機作為前提探索發明的專門控制電力系統的全新電力技術,其運轉進程之中所使用的主要方式就是對系統進行高質量且科學的檢測與管理,并且在自動化體系基礎上保障電力系統穩定,切實實現系統自動化,這也是我國電力事業發展進步的必然走向。系統的自動化代表調度網、變電站等全面化實現自動運行,這一模式的合理使用將可以十分高效地提升電力系統運轉成效[1],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進電力單位的電力能源供應成效,實現電力系統平穩高效運行。
1.2 智能技術
智能化技術主要具備整體智能控制、神經網絡控制等管控措施,簡單來說智能化技術就是智能計算機信息技術。現階段,各式各樣的智能化技術已經被引入到了電力系統中,也是智能技術前進的全新方向。智能技術打破了過去控制措施的限制性,可以對于產品中存有的不足與缺陷展開及時高效地處理,從而合理提升控制措施的實效性。同時,智能化技術主要是借助對周邊環境的體悟與感知,達成對所學習信息的獲得,提高感知信息控制水平。這樣一來,一部分不確定的原因控制措施將會在控制中有所降低,提升管控實際成效[2]。智能技術組織以及適應等方面也具備較強的能力,在實際環境合理判別的前提之下,獲得相關知識信息,從而便于在實際工作之中的應用,這也就表明智能化技術具備一定的實效性、順應性以及多元性特點,在現階段社會發展進程中具備十分關鍵的應用作用。
2 電力系統自動化智能工藝現存問題
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與工作無法離開電力能源,在改革開放以后,隨著電力領域逐漸擴大化以及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范圍越發廣泛,一般電力單位已經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特別是管理方面,管理問題的產生主要因為是電力各相應單位以及電力能源的使用者之間是共存亡的,這就使得一部分電力能源供應單位違章供電,如一部分收取電費的工作者有意識降低用戶電費等,因此應該切實做好市場化狀況下電力系統智能化設施的把控與管理。為了保障電力能源供應質量,電商供電前期階段應該依據合同內容向客戶進行電力供給,除此以外,供電商以及用電的客戶都應該依據合同或者是相應協議的規范進行供電與用電行為。這樣一來供電商以及用電客戶兩方的合法權益都可以得到保障,從而極大程度減少由于用電客戶違規用電而導致的電業局限電、停電等狀況,高效確保電力能源供應方的權利與利益。總而言之,為了推進電力系統智能化自動化工藝技術更加高效快捷地發展進步,實現我國電力市場的發展壯大,并且還可以達成節約能源的目標,必須對電力系統智能化與自動化工藝技術方面存有的管理缺陷進行分析,并提出指向性解決措施。
3 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之中的應用
3.1 線性最優控制
最優控制在現代化控制思想理念之中,具備十分關鍵的意義與作用,在現代化控制的相關問題之中,線性最優控制可以最大程度顯現其所具備的使用意義。當前時期在現代化的控制思想意識之中,線性最優控制的使用是十分普遍廣泛的,因此這一技術方式也最為成熟。但是在現階段電力系統之中,對于非線性系統的控制,其控制成效并沒有切實實現預想之中的目標。這主要是因為線性最優控制的規劃與制作主要是依據當前時期電力系統的局部線型模型[3]。
3.2 模糊控制
智能化技術手段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之中的模糊控制,主要是應用整體性模糊管理把控意識,在模糊控制與模糊計算基礎上,高質量地把控繁瑣復雜的自動化體系。模糊控制可以推進電力系統更加有效地進行操作控制,并且使復雜的步驟與流程簡便化,具有十分之強的非線性,這些特點可以實現將模糊控制極大程度地引入進電力系統中,但是邏輯管理控制本身存有一定的不完備之處,模糊控制學習水平差,在體系使用的進程之中穩定程度較差,經常使得電力系統產生誤差,經由智能化技術的持續進步與發展,可以逐漸補足模糊控制所具備的這些缺陷之處。
3.3 專家系統控制
專家系統在電力體系中的使用范疇較為廣泛普遍,包含對于電力系統處于警告狀況或者緊急狀況的辨認識別,為系統提供緊急處理,系統恢復管控時在速率十分慢的狀態下切換分析,切負荷、系統設計、電壓無功管控、故障點的隔斷分離。專家系統管控的適合應用范圍十分之廣,如:配電系統自動性、調度人員培訓以及先進科學的人機接口等方面。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缺點,例如創造能力較差、自主學習能力較低、深層適應性較差、淺層知識面窄、分析能力較低、組織能力較差以及應付水平較低等[4]。
3.4 神經網絡控制
神經網絡具備自身組織學習能力、強魯棒性、并列進行處理能力本質的非線性特征等特性。神經網絡一般來說是經由大部分簡單的神經元以及相應的模式相互聯結而形成的,可以將大部分信息資源隱藏在聯結權值之中,依據一定規律的學習算法對權值展開合理調整,實現神經網絡經由m維度空間到n維度空間的繁雜非線性映射。神經網絡理論探索分析,主要是展開神經網絡的硬件實現問題、神經網絡學習算法的探索分析、神經網絡模型以及構造的探索等[5]。
3.5 綜合智能系統
整體綜合性的智能系統,主要具備兩個組成方面,第一個方面為各式各樣的智能化管理控制措施之間的交互融合,對于電力系統來說,整體性智能控制具備較為廣泛與全面的使用意義;第二個方面為融合了當前時期控制措施以及智能控制措施,例如神經網絡變結構控制、自適應神經網絡控制、自組織或者自適應迷糊控制等。
4 智能化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發展中優勢
在我國科學信息技術以及社會經濟持續進步的背景下,我國電力事業也獲取了持續進步與提升,電力單位持續提升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以及智能技術等先進科學的工藝技術應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電力體系運轉成效,智能化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實際使用進程之中,成功推動了電力系統自動化的進步,更進一步實現了電力體系運轉成效與質量。當前時期,智能化技術已經被大范圍普遍引入進電網的建設工作之中,并且成為了電力網絡創設中的關鍵構成,這是因為智能性技術手段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首先,智能技術可以推進電力單位由過去形式單一的自動化技術轉變成為多樣性的自動技術。通過智能水平較強的技術手段與智能設施,高效地把控低電壓與電力網絡的運轉速率,最大程度優化革新高壓電網的電力負荷狀況,從而可以充分符合人們對于電力能源應用的負荷標準與電力能源應用需要[6]。其次,智能化技術手段可以推進電力體系的信息管控系統升級改造,持續提升電力單位與變電站之間的信息數據傳遞輸送效率,極大程度提高數據信息收集與分析的精確程度與實效性,為電力單位運行發展的戰略決策以及生產工作提供合理高效的數據信息前提,持續推進電力系統運轉成效,提升電力單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5 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化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大范圍應用,不單單可以有效符合當下社會日漸提升的電力能源應用需要,并且也完備并發展了我國電力系統自動化智能控制,極大程度提升電力信息數據的總量,合理把控電力系統自動設施的平穩高質量運轉。為電力企業創設最大化的經濟收益以及社會效益,持續提升電力單位的時長競爭水平,推進我國電力領域的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人們生活用電的方便快捷。希望經由本文的敘述,可以為相應工作人員提供些許建議與思路,并為我國的電力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索吉鑫,李文娟,楊生婧,韓寶卿,何松.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視界,2021(15):133-134.
[2] 李瑋,康魯豫,李育燕,王錦秀.基于方正云平臺的編排模式選擇——以《電力自動化設備》為例[J].編輯學報,20 21,33(04):444-448.
[3] 李振杰,李強,程金,等.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27):6-7.
[4] 於小平.淺述電力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3(12):309.
[5] 盧漢平.淺述通信技術在配電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2):104.
[6] 楊華,李超.淺述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及發展方向[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