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穩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認為,國際機構預測今年我國經濟增長8%左右。同時應認識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這些壓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穩預期重要性更加凸顯。
首先,穩預期要穩經濟、穩產業。必須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振興投資、振興工業,切實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一方面,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扎實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市政、交通、物流等補短板項目建設。另一方面,推動工業經濟運行振作起來。更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大對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精準支持,夯實經濟發展根基。
第二,穩預期要抓重點、解難題。一是著力做好保供穩價。針對各類供給沖擊,特別注意抓好糧油肉蛋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產供銷銜接,做好煤電油氣運調節,確保市場穩定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二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推動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提質擴容。三是著力推進惠企紓困。加快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第三,穩預期要補短板、保安全。糧食安全方面,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能源安全方面,加強煤炭、電力、天然氣等供應保障,積極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以及海上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繼續發揮煤炭、煤電調峰和兜底保供作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集中力量解決汽車等芯片短缺問題,加強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監管,加快構建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
第四,穩預期要揚長處、增信心。充分把握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發揮好比較優勢。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