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雅
(揭西縣第二人民醫院外一科,廣東 揭陽 515438)
高血壓腦出血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死亡率較高,針對該疾病理想的治療方式就是通過手術,利用手術讓患者顱內高壓和出血情況得到緩解,對于減輕患者癥狀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大部分患者在術后的心理健康狀態出現問題,并且伴隨其他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預后,最終影響治療效果[1]。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男30例,女20例,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9.11±3.51)歲;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細節化護理干預,男29例,女21例,年齡55~82歲,平均年齡(69.95±3.44)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可進行對比。
對照組行體征檢測、床頭宣傳、飲食護理、用藥指導、康復護理等常規護理內容。觀察組在上述護理內容基礎上,配合細節化護理干預,其中包括:(1)呼吸道護理:對于HCH患者,術后護理最為關鍵的就是確保呼吸道的通暢,預防感染發生。一方面,要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同時并做好咽喉清潔,合理應用抗生素。對神志清醒者應指導患者適當多飲水,主動咳嗽,同時每2h 進行1次翻身、拍背,并進行氧氣霧化吸入,稀釋痰液,促進排出。對術后昏迷患者,其咽喉和咳嗽反射性減弱,易引起誤吸而導致肺部感染,應盡早切開氣管,改善通氣,同時往氣道持續滴藥、濕化,保證氣道的濕化,必要時進行吸痰處理,嚴遵無菌原則,確保病房空氣清新,定期用紫外線消毒。(2)引流管護理:在顱腦手術后,麻醉清醒后患者一般采取床頭抬高15°~30°的斜坡位,有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昏迷患者取側臥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通常頭部引流管需放置3~5 d,甚至更長,主要是將顱內殘留血液、血性腦脊液排出,減小顱內壓,同時緩解腦水腫。所以,要加強引流管的護理。引流袋需懸掛在高于腦室水平10~15 cm(必須隨著床頭抬高水平而變化,即以外耳道水平的垂直距離為準),以維持正常顱內壓,同時定期查看引流管,以免出現壓迫、折疊、脫落等情況,確保引流管通暢,在檢查時一手固定好引流管近端,另一手則從內往外擠壓引流管,將凝固的微小血塊排出。更換引流袋,檢查切口敷料情況,如出現污染、滲液及時更換,并要每天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如出現變化及時報告醫生,如顏色為紅色、量增加,且患者面色蒼白、心率增快,警惕發生再出血。(3)并發癥預防護理:每2h 協助患者進行1 次翻身、叩背,并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必要情況可應用墊氣圈,每日用溫開水擦洗身體,保持皮膚干燥、清潔,以免出現褥瘡;做好口腔清潔、濕潤,每天用生理鹽水擦洗口腔,或用漱口水護理3~4次;保持會陰部清潔衛生,如應用導尿管,則每天至少尿道口消毒2次,必要時進行膀胱沖洗。留置乳膠尿管每周更換一次,硅膠尿管則每月更換一次,有異常情況需及時進行更換。(4)心理護理:對于偏癱或是失語的病患,更應該做好心理護理,指導其如何肢體及言語功能鍛煉,對提高生存質量也是一個細化工作。由于病程較長,大部分患者都會產生煩躁、焦慮以及郁悶等多種負面心理情緒,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護理效果,不利于患者自身康復。因此,需要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充分的交流,告知患者病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正在逐漸好轉,消除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緒,積極鼓勵患者,使其正視自身病情。同時,還需要讓患者將心中的顧慮與想法表達出來,避免長期壓抑在心中造成不良影響,保證患者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接受護理和治療。
對比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與并發癥以及生存質量。兩組患者在出院后行生存質量調查,包括生理、心理、環境、社會關系四個領域,評估項目共有24個,每個領域的總分為100分,得分與患者的生存質量成正比。
利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的資料用“±s”來表示,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用(%)表示,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
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對比中,觀察組的發生率(8.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發生率(16.00%),其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分析[n(%)]
兩組患者在出院時生存質量情況的對比中,觀察組在生理、心理、環境以及社會關系領域的數據對比中,明顯優于對照組,其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在老年人群體中非常普遍,長期患高血壓的患者會引發各種并發癥,腦出血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針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手術,通過手術讓患者顱內 高壓和出血癥狀得到控制,最終有效治療該疾病。
表2 兩組患者在出院時其生存質量的對比情況( ±s,分)

表2 兩組患者在出院時其生存質量的對比情況( ±s,分)
組別 n 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 環境領域 社會關系領域觀察組 50 91.33±7.25 89.36±7.14 90.11±7.59 88.49±7.04對照組 50 86.94±6.57 84.62±7.01 85.69±7.21 82.67±6.52
針對高血壓腦出血行手術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然而患者在術后無法短時間內康復,如果護理干預方式不慎會影響預后。所以,為了確保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的有效性,在術后必須采用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細節化護理將常規護理模式加以優化,在應用過程中對細節護理更加重視,調動他們的心理和軀體的潛在代償能力,鼓勵其積極參與各項治療和功能訓練,最大限度地恢復自理生活的能力,對患者的合理需求要盡力去滿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避免引發相關并發癥[2]。此次研究通過對比常規護理和細節化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的護理效果,最終發現,患者出院時,觀察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術后采用細節化護理干預,可以讓患者的合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有效降低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