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嶸,陳 萌*
(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南通市康復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2)
為了明確優質護理和健康教育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進行分組對照分析,現將報告內容如下呈現。
在我院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中選取84例作為主要分析對象,研究開展時間為2018年4月~2020年4月,將所有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到對照組(n=42例)、觀察組(n=42例)。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有22例和20例,中位年齡(48.68±5.37)歲,以上為對照組患者的基本信息。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有24例和20例,中位年齡(48.17±4.52)歲,以上為觀察組患者的基本信息。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未發現明顯區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資料可比價值高。
使用常規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工作。即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病情、年齡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等。觀察組則使用優質護理+健康宣教的護理方法。主要步驟如下:首先,手術前護理人員要抱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和患者進行溝通,在此過程中將相關知識進行宣講,包括:疾病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以此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了解程度。另外,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如果患者存在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進行針對性的安撫和引導。并給予其一定的鼓勵,為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其次,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控制好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提前準備好手速器械,并與主治醫生完成術中配合,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最后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要調整患者的體位,保證其舒適度的提高,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并合理的安排飲食。
使用不同護理方法后,對患者的臨床狀況進行分析,并記錄相關數據,尤其是患者術后的疼痛自評量表評分(VAS)、情緒自評量表評分(SAS、SDS)等數據要詳細記錄,同時將兩組記錄后的數據進行比較。
本研究中重要數據是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需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處理,故使用計算機錄入所有資料并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使用n(%)和(±s)進行描述,比較時分別使用x2和t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VAS、SAS、SDS評分分別為(2.14±0.45)分、(30.17±5.13)分、(37.51±4.19)分;對照組患者VAS、SAS、SDS評分分別為(4.91±0.37)分、(39.57±4.15)分、(44.41±3.79)分。相比觀察組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護理后兩組VAS、SAS、SDS評分比較( ±s)

表1 護理后兩組VAS、SAS、SDS評分比較( ±s)
組別 n VAS評分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 42 2.14±0.45 30.17±5.13 37.51±4.19對照組 42 4.91±0.37 39.57±4.15 44.41±3.79 x2 2.862 9.378 3.562 P<0.05 <0.05 <0.05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代醫療技術和醫療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婦科臨床治療中,腹腔鏡手術的應用愈加廣泛,該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所以腹腔鏡手術得到了臨床中的認可[1]。然而無論是創傷性手術還是微創手術,均會造成患者的應激反應,這種情況下,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會受到不良影響,手術后患者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伴有出血、惡心等癥狀的發生,如果患者的心理壓力得不到緩解,那么患者的情緒就會持續惡化,導致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發生,這些不良現象均會對患者的恢復造成影響。因此,臨床中應該重視護理方法的應用,將緩解疼痛和不良情緒以及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作為護理目標。就優質護理而言,其是一種將患者作為服務中心的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注重患者的需求,并將滿足患者的需求和促進其康復作為護理目的。在時間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觀察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提高護理質量,該方法的應用對患者的恢復有著重要意義[2]。本研究表明,觀察組無論是VAS評分,還是SAS評分、SD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使用優質護理聯合健康教育方法進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還能夠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