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目前,白內障主要采用的是超聲乳化手術。手術時,需要在角膜上開一個約2~3毫米的口子,然后用超聲乳化技術把晶狀體變成“乳狀”,之后再吸出來。這個過程會產生熱量,切口、超聲乳化時水流的沖擊、產生的熱量都會刺激角膜,導致角膜水腫。
故而,手術后醫生會開一些激素類眼藥水來緩解角膜水腫。大部分患者幾天內就會明顯好轉,視力也會一天比一天好,等到角膜水腫完全消退,看東西自然就清楚了。

手術后24~48小時內,眼睛出現流淚、發紅、異物感甚至有灼燒感的現象,是手術后的正常反應,通常48 小時后這些癥狀就會明顯減輕。再按照醫生的要求滴一些眼藥水,這些癥狀就會逐漸緩解。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長時間在黑屋子里待著,突然拉開窗簾,陽光照進來,就會覺得特別刺眼。白內障患者手術前,由于晶狀體混濁,擋住了一部分光線進入眼睛,就像房間拉上了窗簾一樣。手術換上透明的人工晶體后,進入眼睛里面的光線突然就變多了,就像突然把窗簾拉開了一樣,患者就會出現光線刺眼、怕光的感覺。
通常過幾天,眼睛適應了明亮的光線,就不會怕強光了。如果覺得眼睛特別不舒服,也可以戴合適的墨鏡來緩解畏光的癥狀。
老年白內障患者容易合并干眼癥。白內障手術后,由于手術和眼藥水的刺激,眼睛干澀的現象會更加明顯。這種現象會持續很久,大部分患者要等到角膜上的傷口愈合、停掉了消炎眼藥水,干澀的感覺才會逐步減輕。
這段時間可以吃一些維生素A或維生素B含量高的水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熱敷眼睛,來緩解眼睛干澀的感覺。
如果傷口愈合了、消炎眼藥水也停掉了,仍然覺得眼睛干澀,可以用一些人工淚液,必要時可做淚點栓塞手術,把眼淚流走的通道堵住,來保持眼睛的濕潤。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白內障手術也不例外,一般需要3 個月左右,視力才會恢復到最佳狀態。如果手術后需要配鏡,也建議在手術后3個月再配。
白內障手術更換的人工晶體分為好幾種:單焦點晶體、三焦點晶體和多焦點晶體等。由于適合放置三焦點或多焦點等特殊人工晶體的患者需要滿足一些條件,現在大多數的患者還是采用單焦點人工晶體。
單焦點晶體的特點是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看東西清晰,小于或大于這個距離范圍時,只有戴上眼鏡才能看清楚。手術時,如果設定的是看近處比較清楚,那么手術后看遠處就需要配戴眼鏡;如果設定的是看遠處比較清楚,那么手術后看近處就需要戴眼鏡。
多焦或調焦的人工晶體,雖然可以滿足部分患者不同距離看東西的需要,但看東西時發暗、眩光等發生率比較高。期待將來有更好的手術技術和人工晶體產品能滿足患者的需要。
手術后感覺眼前有東西在飄動,說明患者有玻璃體混濁的問題。這與白內障手術和人工晶體無關,通常術前患者就有這個問題,只不過手術前患者沒有感覺到。因為晶狀體發生了白內障,看東西都不清楚,自然也就感覺不到有東西飄動。就像在黑暗的屋子里看不見空氣里漂浮的灰塵,拉開窗簾,陽光照進來后就能清晰地看見灰塵一樣。手術換了人工晶體,患者看東西清楚了,就能明顯感覺到眼前有東西在飄動。
眼前有東西飄動的感覺,一般對生活影響不大,可以不用管它,而且目前也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
但是,如果感覺眼前有不動的黑影,就要高度警惕了,提示可能出現了眼底出血、視神經缺血或者視網膜脫落等疾病。這些疾病都可能會導致失明,因此一旦發現“不動的黑影或看東西有遮擋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白內障手術前通常都要做一系列檢查,包括裸眼視力與矯正視力、B 超、OCT 等,如果白內障不嚴重是能夠查出來眼底是否有病變的。但如果白內障比較嚴重,就像患者這時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一樣,眼科醫生通過檢查鏡也看不到患者的眼底了,這樣有些眼底病變就很難檢查出來,只有等做了白內障手術,換上透明的人工晶體后,才能被查出來。
手術后發現了眼底病變,可以根據病情繼續治療,以提高視力。比如黃斑水腫或變性,可通過往眼內注射藥物的方法治療。但如果發現是黃斑萎縮或者視神經萎縮等,目前就沒有太有效的治療手段了。
患者一定會問:做了白內障手術還是看不清楚,那手術是不是白做了?
不是的!正如樹上的水果,長到最后會潰爛、脫落,白內障嚴重到一定程度,也容易出現晶狀體脫位、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等疾病,到那時不僅僅是看不見,眼睛還會疼得受不了。所以,合并有眼底病變的白內障患者,還是要在合適的時候積極治療。一是可以預防晶狀體脫位、青光眼等并發癥;二是手術后更容易觀察眼底的病變,并及時有針對性地采取治療措施。
有的患者做完手術后第一天,看得特別清楚,視力0.8,但第二天卻變成了0.6,過了一周變成了0.4。出現這種情況,要先檢查眼睛有沒有發炎或者其他問題,試試眼鏡是否可以幫助改善視力。如果沒有發炎或其他問題,就不用太擔憂,因為人工晶體剛裝上,在眼睛里會有非常小幅度的移位,加之角膜傷口愈合時弧度在不斷變化,使得視力不穩定,術后3個月左右,視力就能穩定在最佳狀態了。
目前,白內障手術只是把混濁的晶體換掉,原來的晶狀體外殼還在。手術后,隨著時間推移,原來的外殼也會變得混濁,患者就又看不清東西了。這就是通常說的白內障復發,也叫后發障。
后發障發生的時間因人而異,有的短短2~3周就出現了,有的好多年都沒有。通常患者年齡越小,出現后發障的概率越大。兒童白內障患者術后幾乎百分之百會出現后發障,所以在手術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前部玻璃體切割等)來預防;老年患者白內障術后3年內出現后發障的概率大概是30%;高度近視、糖尿病、合并眼部其他疾病如葡萄膜炎等時,后發障發生的時間會提前。
得了后發障不用太擔心,大多數患者只需要在門診做一個激光治療,就可以恢復視力。如果患者還合并了高度近視或者眼底病變,那么就需要住院再次手術,不過不是換晶體,而是在晶體外殼中央掏一個洞,讓光線可以通過,這樣手術后就又可以看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