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國向聯合國《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第六次審議大會提交《中國關于規范人工智能軍事應用的立場文件》。這是中國首次就規范人工智能軍事應用問題提出倡議,也是《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框架下首份關于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問題的立場文件。這是中國因應國際安全和新興科技發展形勢、積極引領國際安全治理進程的又一重要努力。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世界。在軍事領域,隨著無人機、無人艇、機器狗等無人作戰平臺的出現,人工智能的強大賦能作用嶄露頭角,各國紛紛布局加快人工智能軍事應用。但人工智能技術的軍事應用尚存諸多不確定性,可能對國際安全、戰略穩定、治理規則、倫理道德等產生復雜影響。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成為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重要課題。
中國向來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安全問題,主張秉持負責任態度,統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風險防范,推動在人工智能領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領導人明確指出,要加強人工智能發展的潛在風險研判和防范,維護人民利益和國家安全,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這一重要論述不僅為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指明方向,更為加強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供了基本思路、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國關于規范人工智能軍事應用的立場文件》主張,各國尤其是大國應本著慎重負責的態度在軍事領域研發和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不謀求絕對軍事優勢;人工智能軍事應用不應成為發動戰爭和謀求霸權的工具,不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勢危害他國主權和領土安全;應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原則,確保相關武器及其作戰手段符合國際人道主義法,避免誤用惡用和濫殺濫傷;應確保相關武器系統不脫離人的控制,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控性;應加強對人工智能潛在風險的研判,降低擴散風險;應建立普遍參與的國際機制,推動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這些主張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維護人類福祉,堅守公平正義,體現了大國責任擔當。
堅持胸懷天下、智能向善,才能真正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造福全人類。處于智能化時代的十字路口,國際社會應當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共促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共同規范人工智能軍事應用,引領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走向造福人類的正道。
據《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