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成 程月 張坤





摘 要:高等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獨立學院則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獨立學院遷址辦學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該文以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為例,探討獨立學院遷址辦學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自遷址連云港辦學以來,經過幾年的探索發展,學院在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區域布局、培養醫療衛生人才、助力健康城市建設、服務區域經濟增長、提升城市知名度、謀劃區域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升城市人口素質等領域做出了有益、有效、有成的貢獻。可以說,獨立學院與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深度融合,互相促進,形成了良性循環發展態勢的新格局。
關鍵詞:獨立學院? 遷址辦學? 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G48?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1(a)-0000-00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by Relocation
——Take 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UO Jicheng? CHENG Yue*? ZHANG Kun
(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222000 China)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relo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is article takes 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promotion of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the relo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Since moving to Lianyungang to run the school, after several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llege has been optimizing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cultivating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help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ities, serving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enhancing the city’s popularity, and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other fields have made useful, effective and successful contributions. It can be said that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eply integrated, and mutually promoted, forming a new pattern of virtuous circular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Relocation to run schools;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motion
1? 獨立學院遷址辦學的現實要求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而高等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積極推動高等教育的地域均衡發展,而部分高等教育欠發達城市對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更是有著強烈需求[1],因此獨立學院遷址辦學成為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
根據教育部2008年第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規定,“獨立學院的設置標準參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的設置標準執行”;要求校園面積“不少于500畝的國有土地使用證或國有土地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獨立學院為了滿足部分高等教育欠發達地區的辦學需求,同時解決校園占地面積不足的難題,從教育資源密集的省會城市、地級市等中心城市,搬遷至土地供應充裕的市、縣等非中心城市辦學,出現了同省跨市辦學和同市跨縣區辦學的現象,主要表現在江蘇、浙江、山西、江西、四川等省份;其中以江蘇、浙江兩省最為突出[2]。
2? 獨立學院的發展歷程
江蘇的獨立學院是中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為發展民辦高等教育事業、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積極貢獻。當前,隨著 《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的頒布與實施,尤其是部分獨立學院經教育部批準成功轉設為公辦大學或遷址辦學,標志著我國獨立學院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2.1? 探索創新期(1999—2003年)
獨立學院是為了順應國家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而產生的。1999年,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率先創新探索試辦 “二級學院”,借助社會資本,依靠母體高校的品牌、師資、校舍等資源,形成了快速辦學模式,并且在一定時期內緩解了母體高校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
2.2? 規范發展期(2003—2008年)
2003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該意見中明確要求,普通高校按照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相對獨立的二級學院(統稱為“獨立學院”)。
2.3? 轉型發展期(2008年至今)
2008年,教育部下發《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教育部第26號令),提出將于2013年完成獨立學院的改革,并指出了獨立學院繼續作為獨立學院存在、轉公辦獨立學院、撤銷或合并的三條“出路”。受制于校園面積不達標,法人財產權落實困難等諸多因素,《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頒布至今,僅57所獨立學院完成規范設置,占全國獨立學院總數的18%[3]。
3? 獨立學院遷址辦學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隨著江蘇高等教育普及化、地方經濟社會的轉型、區域經濟的興起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遷址辦學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日俱增,地位日益凸顯,獨立學院與地方政府逐漸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動發展的共生共榮關系[4]。
在高等教育高增長、大規模發展的大背景下,康達學院依托于南京醫科大學厚重的歷史積淀、豐富的辦學資源和極高的社會聲譽等優勢,于1999年正式創辦。為積極響應江蘇省委省政府的號召,配合省教育廳布局蘇北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于2013年正式遷址連云港辦學。該文以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遷址辦學為例,探討七年多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發揮的作用。
3.1? 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區域布局
獨立學院在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中,既激發政府轉變發展思路,也驅動地方資源創新發展。獨立學院遷址辦學既能調動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辦學資源的投入,又能較好地改善該省高等教育的區域布局[5-6]。江蘇省獨立學院大部分都集中在省會城市,其他各市縣高等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明顯存在分布不均衡現象(見圖1)。南京集中了江蘇一半以上的高校教育資源,隸屬于高校的獨立學院,搬離南京,往蘇中蘇北等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轉移,以帶動江蘇高等教育整體均衡發展是江蘇高等教育資源優化布局的需要。而醫科類的高校和獨立學院主要集中在蘇南和蘇中地區,蘇北地區的資源比較匱乏。連云港地方高等院校數量相對較少,人才培養處于短板階段,本科醫學類院校更是空白。康達學院遷址連云港辦學則有效彌補了這一空白。
3.2? 培養醫療衛生人才
康達學院面臨著轉型發展的新任務,在辦學定位上著力培養服務于一線的應用性醫學人才,積極增設應用型專業,提高學校專業與社會需求的適應度。康達學院2017—2020年留在連云港工作的畢業生562人(見表1),為港城醫藥衛生事業發展不斷輸送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連續兩年承擔全市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項目,共招生372人,努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基層衛生人才;結合地方發展需求,學院重點開設全科醫學、藥學工程以及急救醫學、危重癥護理學、助產學、兒童康復、康復醫學等特色課程班;全面對接本地醫藥企業,和恒瑞、豪森、康緣、正大天晴等著名藥企深入合作,開展職工培訓、強化校企育人,為港城醫藥企業輸送亟需的專業化人才。
康達學院于2015年、2019年舉辦兩期青年教師(醫師)博士生課程班,面向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招收學員,為全市培養了51名臨床醫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先后承擔市衛健委四期“科教強衛”人才工程培訓項目、基層衛生院院長培訓和市級醫療機構管理干部培訓項目,為提升本地醫藥衛生人才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做出了康達貢獻。
3.3? 助力健康城市建設
高等學校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加強內涵建設,重點強化高校社會服務能力[7]。康達學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促進實施健康中國、健康江蘇、健康連云港戰略,學院根據社會需求,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健康促進活動,助力健康城市發展。在南京醫科大學的支持下,康達學院攜手連云港市衛健委成立省委宣傳部下屬咨詢機構——健康江蘇研究院連云港創新研究基地和健康連云港研究院,助力地方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衛生健康產業發展;學院將全市所有三級以上醫院吸納為學院附屬醫院,二甲以上部分醫院設為教學醫院,助力醫院醫教研整體水平提升;學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承辦兩屆“一帶一路”醫藥健康發展論壇。在校師生發揮專業優勢,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走進中小學、社區進行健康宣教、醫學急求知識傳授、造血干細胞及遺體器官捐獻宣傳,開展“暖冬行動”、關愛殘障人員等活動;打造蘇北地區青少年生命教育科普基地,成為學院服務港城醫學科普、健康教育服務的新窗口與新平臺。
3.4? 服務區域經濟增長
高校與地方經濟發展是一個互相促進的命運共同體,強大的地方經濟基礎可以為高校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同時高校各方面的發展,也會反過來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8]。自康達學院遷址連云港辦學七年多來,學院也在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與城市共成長、同發展(見表2)。
獨立學院遷址辦學對地方經濟的貢獻,一方面體現在直接的消費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潛在的拉動效應。以房地產為例,學院在遷址連云港大學城后,周邊可供商業和住宅開發的土地資源日益緊俏,商品房價格從2015年不足5 000元/m2上升到2020年15 000元/ m2;并且隨著入住人口的增多,周邊的生活配套設施日益完善;人口的增長和土地資源附加值的增長有力地推動了地方經濟和關聯產業的快速發展。
3.5? 提升城市知名度
城市知名度是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的鮮明體現和時代特征。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既需要硬件的必要建設,也需要軟件的內涵建設,只有兩者之間形成有效的協調配合,才可以推動城市知名度持續發揮積極的效應。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既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對城市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最為關鍵的舉措——文化教育建設[9]。以服務連云港對外開放、服務教育現代化、服務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為辦學目標,康達學院積極作為,主動探索,拓展了辦學思路,激發了內在潛力,也助推了港城城市名片的宣傳。
學院的生源地遍布全國22個省市,省與省之間的聯動,學院與家庭之間的互動,城市與生源地的契合,提高了連云港對外的吸引力。學院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不斷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一方面選拔優秀的學生赴英國女王大學、加拿大西三一大學等國外一些知名高等學府深造學習,學生在開闊自己視野的同時,也在不斷講述學院故事,傳遞港城快速發展的聲音,提高國際影響力。同時,學院積極邀請國外留學生來連云港開展文化、社會、公共衛生等交流活動,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學生積極參與分享,既交流了區域之間的文化,也助力提升了港城城市的國際影響力。
校友是學院寶貴的社會資源和財富,是學院人才培養、校院(企)合作、招生就業、文化傳承、服務社會等方面的重要力量和創新載體。學院創辦20年,共有畢業生校友一萬余名,學院正積極發揮校友會這一情感紐帶,充分發揮好橋梁作用,聯絡好一座城一所大學一代學子,助力連云港高質量發展、后發先至發展規劃。
3.6? 謀劃區域高等教育事業發展
區域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是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導向,也是地方政府不遺余力謀篇布局的戰略需要。學院立足地方高等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使地方醫療資源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在教育資源上也有了長足進步。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和特色創辦,是區域高等教育改革實踐的客觀要求[10]。學院以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不斷深入推進規范設置驗收工作,為轉設公辦高等醫學院校以及籌建醫藥類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連云港作為江蘇自貿區3個片區之一,人才緊缺成為制約地方社會發展的瓶頸。目前,連云港僅有江蘇海洋大學一所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資源顯然不能滿足城市發展需要,因此推進康達學院轉設為地方公辦高等醫學院校,是推動區域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3.7? 提升城市人口素質
高等教育具有增加城市化人口數量、改善城市化人口素質結構的雙重貢獻,且具有持續加速作用,把教育作為主導人口城市化的主要方式,符合人口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改變著城市的人文素養[11]。學院遷址辦學以來,為社會培養大批合格優秀的人才,2017—2020年三屆近562名畢業生留在連云港工作;同時,學院七年多來招聘年輕教職工328名,高素質師資的注入,解決了衛生人才崗位的需求,極大改善了城市人口文化水平層次,還為城市人口紅利貢獻力量(見表3)。伴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加快的進程,醫學院校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也愈加顯得突出,對所在城市基礎功能的建設、醫療水平的提升,健康意識的加強等方面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改變人民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人口素質。
4? 結語
高等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獨立學院則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獨立學院與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深度融合,互相促進,形成了良性循環發展態勢的新格局。該文以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為例,自遷址連云港辦學以來,經過幾年的探索發展,學院在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區域布局、培養醫療衛生人才、助力健康城市建設、服務區域經濟增長、提升城市知名度、謀劃區域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升城市人口素質等領域做出了有益、有效、有成的貢獻。目前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學院的建設和發展迎來一個重要的契機。盡管存在一些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相信在南京醫科大學和連云港市委市政府的強有力領導下,借助于連云港國家自由貿易區的戰略部署,學院與地方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良性循環發展將會上升到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汪小布,甘聰葵,李獻策.重點高校異地辦學的三種模式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2(10):40-42.
[2] 錢志剛,劉慧.從管制走向服務: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的政府角色[J].教育發展研究,2015,35(21):1-6.
[3] 鐘秉林,周海濤. 獨立學院發展再審視[J].教育研究,2019,40(4):83-90.
[4] 闕明坤. 獨立學院“遷址辦學”現象研究——基于江蘇、浙江兩省的實證調查[J].教育發展研究,2016,36(13):9-15.
[5] 吳瑞瑞.浙江省縣域高等教育發展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20.
[6] 徐渝萍.重慶市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D].重慶:西南大學,2020.
[7] 張國權.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走向探析[J]. 河南教育:高校版,2019(2):3-5.
[8] 馬秀芝.充分發揮高校對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服務作用[J]. 管理觀察,2018(24):147-148.
[9] 任靜.品牌文化價值視角下中國城市品牌的價值構建與傳播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20.
[10]劉冠華.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思考——以天津地區為例[J].中國商貿,2012(36):127-128.
[11]葉磊,傅義春.地方高校社會服務現狀與對策——以鹽城工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2019(4):49-51,54.
基金項目:2020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獨立學院規范與轉型發展要求下人力資源管理困境及對策研? ?究》(項目編號:2020SJA2446)。
作者簡介:郭繼成(1976—),男,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獨立學院發展、人力資源、智慧校園等。
通信作者:程月(1980—),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教育教學、人力資源管理,E-mail:chengyue@njmu.edu.cn。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0-5042-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