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劍斌
摘 要:智慧校園,有著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務特征,屬于校園內部網絡系統,能實現對校園設備的統一管理。科學構建智慧校園信息系統,能更好地支撐教與學活動地開展。同時,積極建設智慧校園信息系統,能便于教職工使用技術與媒體,更好地輔助教育管理,改變以往以人力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智慧校園;信息系統;教學質量
從目前來看,智慧校園信息系統的建設不太理想,缺少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支持,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同時,信息系統的建設相對封閉,不利于提高信息管理。加之,系統構建不夠系統化,影響到了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難以提供個性化、智能化服務。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要積極探索如何完善智慧校園信息系統。
一、新增應用服務
緊密結合教學與信息技術構建智慧校園信息系統,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在智慧校園信息系統具體構建中,要充分考慮到傳統智慧校園表現出的使用不便、運行負擔較重等問題,有針對性地整合各個基礎功能,新增應用服務。在基礎設施具體優化中,充分考慮到不同用戶需求的不同,向他們提供不同規模的數據存儲、計算、數據備份等新增服務,應用新增服務管理教學信息,進而提高信息系統服務水平,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同時,在智慧校園信息系統具體構建中,要重視新增IT服務,對教學中核心業務進行梳理、歸類,向教學活動提供詳細的檢索服務,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在智慧校園信息系統構建中,為滿足教學需求,要注意新增身份管理、信息門戶、網站群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綜合管理、移動校園等服務。其中,在學生管理服務設置上,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管理、評獎評優管理、就業管理等相對復雜的管理服務,綜合管理學生相關數據,以便于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在移動校園服務設置上,允許師生、家長使用這一服務進行互動,在良好的互動氛圍下提高教學水平。
二、優化運維管理
人們常說:“管理就是一種調和。”在智慧校園信息系統具體建設中,優化運維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在對運維管理進行優化時,為保證師生對功能服務的使用需求,讓他們有良好的瀏覽體驗,要精心設計信息系統網頁排版,避免冗雜的功能窗口設計。同時,運維管理中,要善于應用物聯網技術,應用物聯網技術智能調配信息系統。另外,要利用好云計算技術構建“互聯網+平臺”,對信息系統進行優化。除此之外,要重視建設可視化“BIM+FM”管理平臺。如在運維管理中,為保證教學質量,以可視化“BIM+FM”管理方式實施教學管理。期間,用實時監控設備監測講授型、對話型、活動型等教學模式,統計課程運行狀態等教學數據,全面監測、跟進系統中教學數據,突出智慧校園服務便利性。在智慧校園信息系統具體運行中,還要有針對性地建構相關安全保障制度,以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期間,我們作為技術人員,要加緊與教育部、校領導的合作,共同參與信息系統安全建設,為教學工作保駕護航。
三、完善功能模塊
在智慧校園信息系統具體構建中,積極完善功能模塊是非常必要的。期間,為提高教學質量,要有針對性地開發校園論壇、新書快遞、我的預定、我的日程、作業留發、成績查詢、電子備課系統、電子微課系統等模塊,以便于師生使用功能模塊開展教與學的活動。如在新書快遞功能模塊具體開發中,為充分調動起學生閱讀興趣,可應用這個模塊向學生推送校園圖書館內各類新書信息,告知師生新書主要內容,方便他們吸取更多知識。而在電子備課系統功能模塊具體開發中,可為教師打造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鼓勵校內教師在這個平臺上共享word文檔、ppt演示文稿、圖片、視頻等備課資源,向平臺提交自己的教案,再相互觀看、下載、評論具體的教案內容,統計出具有參考價值的教案,供教師教學工作使用,助力教學活動的開展。在電子微課系統功能模塊具體開發中,應要求校內教師將微課上傳至信息系統,以方便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行下載微課,有針對性地學習微課內容。期間,教師應圍繞某個重點或難點制作微課,再分享微課素材,供學生直觀觀看。同時,在對電子微課進行完善時,要允許學生根據科目查詢微課素材。如此,教學質量能得到顯著提高。
四、建設開放系統
如今,智慧校園信息平臺注定要在開放上顛覆。因而,要耗費更多精力在開放系統建設上,打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管理環境。智慧校園信息系統構建中,為滿足實際需求,要積極建設開放性系統,將系統內容全面的開放給師生,以保證信息系統應用效果。期間,要在信息系統上增設一個反饋功能區,主要用于收集系統建設中的問題,不斷完善信息系統,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智慧校園信息系統,能為師生提供公開課實時視頻直播等資源,分享課件、教案、教學活動等教育資源,讓學生積累知識財富。但在資源分享中,為保證信息安全性,要于開放系統建設中設計人臉識別等身份認證,以極致優化管理流程,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完美結合,為智慧校園信息系統運行提供保障。同時,在開放系統具體構建中,為滿足教學需求,要積極在信息系統上搭建一個討論平臺,用開放性討論平臺集聚群智,于開放式討論中推廣新的教學理念、方法,供教師交流已有教學經驗,助力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論
人們常說:“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為提升高校教學質量,要積極創新智慧校園信息系統的建設。在智慧校園信息系統具體構建中,根據實際需求,新增相關應用服務,優化運維管理。同時,有針對性地完善相關功能模塊,建設開放性系統,以更好地發揮智慧校園信息系統基礎功能支撐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小寒.智慧校園環境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路徑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9,No.309(10):98-99+102.
[2]余玲,馬媛.從高校信息化建設歷程看智慧校園發展趨勢[J].科技視界,2019,No.274(1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