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一套完整正規的中小學藝術教育測評制度,是檢驗一所學校在藝術教育成果時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對教育部2014年《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具體實施。他已經成為中小學美術課堂的一項基本教育政策,他是一堂美術課重要有機組成部分。
關鍵詞:美術素質測評;小學美術
一、美術素質測評的實施背景
2015年5月中旬,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等三個文件的通知。其中,9 月份提出各地要開展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抓好試點地區以及試點學校,做到及時總結推廣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文件中明確指出,建立中小學藝術教育測評制度,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是檢驗學校藝術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改進加強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中山市作為廣東省的試點城市之一,在2018年9月開展“中山市美術素質測評”的實施與探究。
二、美術素質測評是一堂美術課重要有機組成部分
中山市美術素質測評歷時一年,于2019年將其細則制定完成。同年,美術教研室多次組織各校區美術教師對美術素質測評細則,及測評工作開展的時間、注意事項、運用等內容的學習。在熟知了解美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后,美術老師們于2020年3月嘗試將其應用于美術不同課型的課堂之中。
1.美術素質測評在“課前”的應用
美術素質測評應用于“課前”,這個測評形式的加入能快速提高美術課堂效率。以設計·應用《秋天的落葉》一課為例,學習要點是讓學生感受金秋的自然物象,設計制作葉形書簽。這節課增加了孩子們與大自然的親密互動的機會,感受秋日里多彩的顏色和多姿的形狀美。
結合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利用美術素質測評瑞爾美藝術APP軟件,結合學生學習情況,以學生前置性練習形式“釘釘軟件”發送班群。將《秋天的落葉》美術素質測評前置性練習內容分別發至三(1)和三(4)兩班。
美術素質測評前置性練習《秋天的落葉》美術素質測評前置性練習內容如下:
五彩繽紛、造型各異的落葉,在秋風里飛舞、飄揚,帶來秋日的信息,你能找到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落葉嗎?
我找到的落葉:
我拓出的落葉:
兩個班級在課前完成《秋天的落葉》前置性練習情況:
三(1)班共45人參與。在找落葉、拓落葉這一環節78%的學生均找到的是單葉,15%的學生找到的是復葉,7%的學生未參與。? ? 三(4)共45人參與《秋天的落葉》前置性練習,在找落葉、拓落葉這一環節89%的學生均找到的是單葉,8%的學生找到的是復葉,3%的學生未參與。
綜上,美術素質測評在《秋天的落葉》課前練習中產生的數據,可從兩個角度定義為雙重收獲。
學生的收獲:將美術素質測評應用于課前,學生在收集資料中,通過“尋秋”,了解到秋天落葉的自然現象,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前掌握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早早即可清除美術的美術知識點的障礙,從而提高聽課效果也為后面書簽的設計拓展了思路。
教師的收獲:將美術素質測評應用于課前,教師可根據一系列數據,將學生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以《秋天的落葉》為例,三(1)、三(4)兩個班級的學生,對落葉書簽普遍感興趣,此種現象我們稱他為普性。學生們找到單葉并將其能夠完整拓下來的人數遠超于復葉人數,這個信息提示教師少數同學對復葉知識有所探究,有極少一部分同學將單葉、復葉找全,提交于釘釘群中,對于這一現象,我們稱他為個性,針對這種普性與個性問題,教師可根據不同班級采取分層教學。
2.美術素質測評在 “課上”的應用
美術素質測評在欣賞·評述“課上”也有其重要作用,以《小橋、流水、森林》一課為例,本課的教學內容以“中外風景名畫欣賞”為主,引導孩子們通過欣賞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畫作,感知不同作者對作品的不同演繹方式。
中國畫《蛙聲十里出山泉》,是一幅寫意作品,它將自然景物以極為簡練且具有象征性的形象藝術處理,畫面由遠及近,墨色由深入淺畫家運用極簡形式將物象準確概括呈現于畫面。而《綠色的種著睡蓮的池塘》這幅作品的作者是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作品,他在色彩運用上很是細膩,池塘里盛開著的睡蓮,浮出水面的綠葉和一朵朵美麗的花兒浮出水面,如夢如畫。
課堂上,與學生通過兩幅名畫對比完成賞析。美術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學生對于作品欣賞掌握情況如何,應該通過一定的方式以一定的標準進行檢測。此時美術素質測評就是檢驗課堂教學的最好方式。個性與普性相互之間存在著學習能力的差異,運用美術素質測評進行有效分層教學。
3.美術素質測評在“課后”的應用
在“課后”環節中,美術素質測評同樣是一堂美術課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新的測評體系優化了測評方式,它可以真切的反映出孩子們在課堂學習中真實的藝術能力以及他們思考問題時的思維方式,發展程度。以造型·表現《用線條、色彩畫感覺》一課為例, 本節課主要引導學生對不同事物的感知,進而說出自己的感受。
首先,按難易程度分為三個梯度的層次,再將三個內容與三種關系進行匹配,完成美術作業、美術素質測評造型·表現《用線條、色彩畫感覺》。
學生們上交的作業狀況,數量、效果以及學習之后作品生成的狀況,進行相應的評價。為孩子們更好的提供符合本層的作業展示和適合本層的評價方式。
三、美術素質測評在中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推廣價值
“創新”和“學習能力”是目前藝術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實施過程。美術素養與生活息息相關 ,他是引領美術教育者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所引發的相關課程。在學習內容、學習目標以及教學方式、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改革 ,美術素質測評的設計理念要緊跟教育理念的腳步,這是美術在教育中新的改革與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素質測評在中小學美術課堂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美術素養、美術語言等培養,以及對學生們將來的美術素養水平的提高均有幫助,學生們在課前、課上、課后通過測評方式更快更好更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進而正確看待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
[2]《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
作者簡介:
唐佳妮(1983-),女,漢,籍貫,黑龍江哈爾濱,職稱:小美術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