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蒴
(中國礦業大學,江蘇 徐州 221116)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礦物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速度日益加快,礦物加工企業的技術研究和開發能力成為了礦產企業競爭的關鍵,國家和社會對于礦物加工工程技術的研究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相關企業和科研人員應當注重對礦物加工領域的新思想、新措施、新方法的研究,積極向國外學習先進技術,引入現代化新型設備,提高礦物加工效率。
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礦物加工技術也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十九世紀前,輔助效應是礦物加工技術的核心作用,其中,采礦學一級冶金學是關鍵方向。且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冶金領域將礦物加工技術慢慢分離出來,經過長期的研究與發展,目前其也成為了比較獨立的學科。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選礦工程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其領域也是不斷的擴大,在1920年以后,慢慢趨向電選、磁選和重選等方面,從當下實際來看,其核心組成有三部分,且于1920年之后,社會的迅猛發展進一步帶動了礦物資源的建設發展,其在礦物資源以及生態方面都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礦物行業的發展中對于各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其涉及的學科也是越來越多,對于人員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礦物加工得到很大發展,目前進行選礦的時候會選擇一些比較大的場地,這樣能夠擁有很多的礦產資源,同時也能夠滿足實際生產的根本需求,所以發展趨勢逐漸向大型工廠邁進。快速增加的大型工廠項目,對于加工技術要求也是不斷提高,因此需要重點加強對其的研究,進而可以對大型工廠的實際運用水平進行快速提高,并強化其研究。
礦物加工工程就是首先通過選礦確定要進行加工的礦物,分析礦物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對礦物進行加工處理,提取出有價值的部分。就當前的礦物加工工程而言,選礦工作難度較大,因此,礦物加工工程技術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傳統的礦物加工技術主要包括機械旋流分離、物理振動分離、化學法分離、化工技術分離以及生物技術分離等加工方法,同時也包含對礦物中元素進行提取的綜合工藝技術[2]。礦物加工技術是一門綜合了物理、化學、機械、金屬等多種科學的重要技術,起初由選礦技術發展而來。

圖1 零件加工刨面圖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始重視起礦物加工技術,逐漸從國外學習和引進相關技術,從此,礦物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我國的礦物加工技術形成了多種分類和分支,主要以選礦方法、礦物破碎分級的輔助流程和對礦物加工過程的檢測與控制等為主要方面,對于細化的分支方向主要包括結構復雜礦物質的合理利用、重力與離心力場的礦物分離技術、利用生物化學技術對礦物資源提取、微量毒素的礦物質加工技術、礦物精細加工技術、礦場機械設備、礦物加工廢料的合理利用、礦物加工過程的自動化控制、礦物資源環保開發技術等。
隨著科研人員對于礦物技術的研究和礦產行業的長期發展,我國礦物加工技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由于近年來礦物加工行業逐漸進入到發展平臺期,加之新替代性材料的出現,礦物加工行業產生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而言。
目前,由于我國的礦產資源逐漸減少,且多采用單一開采模式,大量的伴生、共生礦被廢棄,開采損失率達40%左右,全國40多萬臺小鍋爐年耗3億多噸煤,浪費大、污染重[3]。因此,導致礦物加工行業的成本抬高,而市場行情卻并不理想,導致整個行業成本投入高、利潤回報低,投入產出比不高,與農業的發展囧境類似,形成了不良的經營循環模式,不僅不利于礦物加工技術的發展,也影響整個礦產行業的健康發展。
科技水平是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對于我國礦物質加工行業而言,科技的投入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因此導致了礦物加工工程中,技術性、科學性較差,技術的提高和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因此,科技投入不足是礦物質加工技術發展緩慢的關鍵原因,值得全國各高校和有關部門的重點關注[4]。
礦物加工工作的有效落實需要強有力的監督和管理,但就目前的加工企業而言,通常僅僅關注礦物加工產生的利潤和效益,而對監督和管理不夠重視,造成了礦物加工產業鏈斷裂,礦物加工沒有得到良好的管理,形成不良的企業競爭環境,有一些小型礦物加工公司出現私挖亂采現象,甚至引發安全事故,影響原本的開采計劃,造導致一線工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約了礦物產業整體的發展。
由于我國礦物加工行業起步較晚,加之前些年高校對于礦產專業的教育重視程度也不足,導致了學校對礦物加工專業的發展和規劃沒有現成的經驗,沒有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也沒有重視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科經費比較緊張,沒能培養出大量的相關科技人才[5]。人才對于行業的發展是重要的一環,然而當今的礦產專業學生通常都不愿意深入學習和了解,即使掌握了相關技能,畢業后也不愿意從事礦業加工工作,導致了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較為緩慢。這種思想的形成與礦產行業近年來出現的各種安全事故有分不開的關系,加之礦產行業的福利、待遇、工作環境相對較差,任務量、工作量相對較大,工期相對較長,使得礦物加工領域的技術水平由于缺乏研究人才而一直處于較低狀態,對于新技能的開發有著較大的阻力,技能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從一定程度來講,社會不斷發展的前提是以礦物原料為方向所進行的。通常在應用工程技術的時候,可以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一定的提升和促進作用。現階段,我國在利用礦產資源這一方面還不是非常成熟,且和國外發達國家之間仍有很大差距。然而,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對于礦產資源的采集技術和應用技術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發展前景可觀。但是,要想充分滿足國家發展的實際需要,一定要對礦物加工的運作模式與方法進行提升和優化,同時進行完善和創新,以此來推動我國的礦物加工技術的穩定發展,保證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
礦物的加工技術的效率提高對于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提高礦物加工工程技術水平不僅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還能在滿足人們對工業發展的要求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提高礦物加工工程技術水平不僅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企業的重視,還需要相關人才的不斷努力,推動礦物加工工程技術更上一層樓。
礦產是我國重要的資源,其有效開發和利用對于提高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礦產資源利用率、加速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應當加強對礦物加工工程的扶持,包括在稅收方面予以礦產行業減稅、免稅等優惠政策,在管理和政策各方面為礦產行業提供便利,加強科學指導,給予技術人員更高的福利待遇。同時,注重對高校礦產專業的關注力度,加強教學監管和教學技能考核,監督學校為礦產專業學生制定良好的職業發展規劃。
一線工人的加工技能是保障礦物加工工程順利進行的關鍵,也是工程質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一線工人的學歷水平不高、技術水平不高,在實際的礦物加工生產過程中,礦物加工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可能不足以高效完成工作,使得礦物加工技術水平偏低,加工質量不高,所以就需要企業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加強技術能力的考核,定期展開培訓工作,確保工人在工作中使用標準、規范的操作技巧[6]。同時,企業還需要定期舉辦安全知識講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加工能力,保證工人在生產中能夠安全施工。只有這樣,才能從最基礎的方面,保障技術的進步的行業的健康發展。
為使礦物加工技術進入發展新領域,各高校與地方企業,應當進行多方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給予相關人才良好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加強人才培養制度,提高人才培養水平,高校應當注重對礦產專業的教學研究,制定良好的培養計劃,綜合往屆學生的發展情況,對新型礦產人才采用有效的培養方法。只有從人才方面入手,才能最有效提高礦產行業的科技含量,進而推動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礦產加工行業逐漸出現許多新型加工設備,這些設備的引入能夠有效提高礦產加工效率,增加礦產加工的利潤[7]。先進技術的使用能夠幫助礦產行業提高技術水平,增加技術的可靠性,保障技術能夠有效提取出礦物質中的有價值成分,提高礦產加工行業利潤轉化率,為礦產加工行業的利潤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由于目前我國礦產行加工行業技術水平還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礦產加工企業應當注重對于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和學習,取長補短,提高我國礦產加工行業技術水平。
礦物加工工程技術是礦產行業中重要的一門技術,對于提高礦物轉化率有重要作用,因此,相關企業、學校都應當加強技術培養,國家也應當予以重視,為礦產行業提供一定政策支持,加大科研投入,保證礦物加工工程技術能夠以最快速度趕上發達國家技術水平,推動礦產行業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