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鵬飛,王滑冰,毛金彪,柴麗潔,王金路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礦產調查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坦桑尼亞是非洲第四大產金國,盧帕金礦田是坦境內僅次于北部環維多利亞湖金礦田的又一重要的黃金產區。區內現有恩通比(Ntumbi)、沙扎(Saza)、根蓋(Kenge)和波庫派恩(Porcupine)等金礦及上百個民采金礦點,累計產金量已超過百噸(劉曉陽等,2018)。相較于前人對環維多利亞湖金礦田的研究工作,對于盧帕金礦田的認識及研究尚且不足,通過在該區域內開展勘查工作,發現了區域內的屯嘎金礦,希望對礦區地質特征、礦床地質特征等的研究,能夠對在盧帕金礦田內尋找隱伏礦床提供幫助。
盧帕金礦田位于坦桑尼亞西南部姆貝亞(Mbeya)省丘尼亞地區,是一個由構造帶圍成的三角形區域,西部邊界為NW向的盧帕斷裂,又稱魯夸湖(LakeRukwa)構造帶,北部以姆康多(Mkondo)剪切帶為界,東部的邊界為烏桑古(Usangu)斷裂帶(圖1)(付小錦等,2015)。

圖1 盧帕金礦田區域地質簡圖
區域內出露的地層主要為元古界和新生界。元古界地層主要分為古元古界烏本迪超群(Ubendian Supergroup)和新元古界地層。區域內巖漿活動強烈,巖性方面基性-超基性、酸性、堿性巖都有產出;巖體時代分別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
屯嘎金礦床處于盧帕金礦田東部,礦區主要出露古元古界烏本迪超群,巖性主要為花崗片麻巖,混合巖化作用強烈,局部小面積出露輝綠巖、斜長花崗巖。受區域構造格架控制,礦權區內構造以脆性剪切斷裂構造為主,褶皺不發育,地層呈向東、東南傾斜,地層傾角20°~55°之間。礦區內斷裂構造控制著金礦體的空間分布。礦區內發現金礦脈3條,各礦體均嚴格受其構造破碎蝕變帶控制,其中M1-Ⅰ金礦脈規模最大,各礦體主要特征描述如下(表1)。

圖2 屯嘎金礦地質略圖
M1金礦脈位于位于礦區內Twiga村東約700m處F1斷裂帶內(圖2),是區內主要的金礦脈之一。該礦脈在平面上呈波狀延伸,北段地表延伸長約100m,中南段控制延伸長度約1000m,局部溝谷地段隱伏,其中約100m位于小采礦證內,帶寬2m~10m,傾向92°~140°,總體傾向110°,傾角55°~80°。
M2金礦脈位于M1金礦脈以西300m處F2構造破碎蝕變帶內(圖2),工程控制延伸長度約400m。帶寬3m~10m,該金礦脈南段呈北東-南西向延伸,與M1近于平行,其北端轉向呈近南北走向,傾向80°~108°,傾角55°~65°。
M3金礦脈位于礦權區西部Twiga村以南400m處F3斷裂帶內(圖3),工程控制延伸長度約100m。帶寬3m~5m,呈北東-南西向延伸,傾向南東,傾角52°~65°。
2.2.1 礦石結構及構造
(1)根據礦石中礦物顆粒的形態、相對大小及其空間上的相互結合關系,礦區內主要礦石結構包括粒狀變晶結構、鱗片變晶結構、他形粒狀結構、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半自形-自形粒狀結構、碎裂結構和包含結構等(照片1)。
(2)礦石構造。根據礦物集合體在礦石中的分布形態、相對大小及其在空間上的相互結合關系,礦區內礦石構造主要分為塊狀構造、浸染狀構造、細脈狀構造等,氧化礦石的構造主要為蜂窩狀。

表1 屯嘎金礦礦體特征
2.2.2 礦石礦物成分
區內金礦石中主要的金屬礦物是自然金、黃鐵礦、磁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褐鐵礦等(圖3),氧化礦石中礦物組成與原生礦石大部分一致,但因受表生作用影響,絕大部分部分黃鐵礦被氧化成赤鐵礦和褐鐵礦;脈石礦物主要有石英、黑云母、絹云母、綠簾石、綠泥石、黝簾石、磷灰石及碳酸鹽礦物等。

圖3 礦區金賦存狀態
2.2.3 礦石化學成分
根據基本分析、礦石組合樣分析及礦石化學全分析結果,構成礦石的基本化學成分除Au外,SiO2含量最高,Al2O3、CaO等含量較高,Ag、Cu、Pb、Zn、Sb、Co等金屬元素含量較低,同時礦石伴生有害組分As含量較低。
礦區蝕變作用主要沿構造破碎帶及其附近發育,主要發育有硅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碳酸鹽化等,并伴有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等金屬礦化。其中金礦化與硅化及黃鐵礦化的關系最為密切。
礦區金礦體的發育均受構造破碎帶嚴格控制,構造破碎帶為礦體賦存提供了賦礦空間,這是礦區直接的找礦標志,尤其是斷裂破碎帶密集發育、相互交匯或復合部位、節理裂隙密集發育地段為礦體提供了很好的賦存空間。
含礦構造帶通常具有較明顯的礦化及蝕變現象,一般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等的發育都為找礦提供了直接標志。
礦區金礦化蝕變帶由于硅化、黃鐵礦化作用較強,激電中梯測量結果顯示地下存在相對明顯的“低阻”異常地段,其異常形態連續,結合地質特征和區域物性特征,推測為含礦構造蝕變帶或剪切帶引起,具有一定的找礦意義。
土壤中Au元素形成的化探異常,其規模一般較大、強度較高、濃集中心及濃度分帶現象明顯,可以作為很好的找礦標志。
礦區內分布的民采坑、洞也是直接或間接的可靠找礦標志。
屯嘎金礦的賦礦圍巖為古元古界烏本迪超群花崗片麻巖,礦床類型為與構造帶伴生的石英脈型金礦床,構造破碎帶、黃鐵礦化、硅化等蝕變以及物化探異常是主要的找礦標志。
盧帕金礦田整體工作程度較低,尤其綜合科研相對欠缺。目前,驗證深度有限,合理運用目前的找礦成果及成礦規律,擴大礦床外圍及深部找礦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找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