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振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板材事業部,江蘇 南京 210035)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我國能源安全的優化調整,對石油天然氣等工業能源的需求,管線鋼的發展越來越快,需求也越來越大。管線鋼主要用于運輸石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化工原料等能源,與傳統的運輸方式(如汽車運輸、火車運輸、船舶運輸等)相比,管道運輸具有運量大、成本低、效率高、方便安全等優點,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1]。管道運輸也是歐美發達國家和中東產油區國家首選的運輸方式。管道運輸會經過長距離的輸送,環境惡劣,溫差較大。為了提高輸送效率,管道工程發展趨勢是大管徑、高壓輸送。石油開采已經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的油氣田大多在偏遠、高寒、腐蝕嚴重的環境中,管道工程經過惡劣的環境地區,人跡罕至,地形地質復雜,在輸送過程中可能要穿過沙漠,湖泊、地震帶,晝夜溫差很大。所以管線鋼不僅具有較高的強度,而且還具有良好的韌性、疲勞性能、抗斷裂和耐腐蝕性能。圖1為石油管道運輸。

圖1 石油管道運輸圖
在國外,第一條鉛制管道在1806年由英國倫敦安裝,1843年開始采用鑄鐵管,1925年美國建成第一條天然氣焊接鋼管,1985年德國成功研制X80級鋼管,并于1994年在天然氣管道上使用[2]。高等級管線鋼X60的開發和使用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高強度管道鋼管的里程碑事件是在1968年環阿拉斯加管線工程的建設,由日本三大鋼鐵公司提供了直徑為φ1219mm的50×104t的X65級管線鋼。上世紀80年代,工程建設領域開始使用X70管線鋼,90年代部分管道開始試運行X90。新日鐵創新工藝,生產出X100管線鋼,歐洲幾個國家也可以生產。2001年~2004年Exxon Mobil公司聯合新日鐵和住友金屬,開發出X120管線鋼并試驗鋪設。
國內管線鋼發展較晚,但速度較快。目前國內生產管線鋼的廠家主要有寶鋼、鞍鋼、沙鋼,首鋼等。國內主要采用合理的成分設計,Nb、V、Ti等合金元素的綜合作用,降低S含量,并控制加熱,控軋控冷工藝,能夠滿足國內的基本需要,有的出口到印度,沙特等國。
根據GB/T 9711-2017的標準,X65的力學性能要求如表1。

表1 X65的力學性能要求
碳元素是重要的、經濟的強化元素之一。業界管線鋼含碳量普遍控制在0.03%~0.12%之間。碳含量的越高,鋼的強度越高,但沖擊韌性則會降低。碳對焊接性能的影響也非常大。通過降低碳含量和添加合金元素,實現強度高、沖擊韌性好、焊接性好的管線鋼的生產。錳的主要作用是固溶強化,為了彌補降低碳含量造成的強度損失,管線鋼可以采用增加錳含量的辦法。但是錳含量過高,會增加鋼板帶狀組織,降低韌性合各向異性等問題,所以錳含量的目標為1.35%。Nb、V、Ti是管線鋼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他們可以通過細化晶粒和沉淀硬化來提高管線鋼的強度和性能。Nb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管線鋼的低溫韌性,Nb能抑制奧氏體再結晶,有晶粒細化和沉淀強化的作用,是管線鋼中非常重要的合金元素。Ti的沉淀強化作用強于Nb,晶粒細化作用較Nb弱。在冶煉過程中,微量Ti可以形成TiN,具有沉淀強化的作用。V可以促進管線鋼鐵素體中C、N化合物的析出,也具有沉淀強化的作用。S、P、O、H都屬于有害元素,要嚴格控制,盡量消除。S能嚴重降低韌性。P容易促進偏析,降低焊接性能和沖擊韌性,易冷脆。H易發生H脆,裂紋。O越高,容易形成氧化物,嚴重影響性能。表2給出了X65的化學成分目標。

表2 X65化學成分目標(Wt/%)
鋼的純凈度是影響性能的重要指標,在冶煉過程中應采用低硫化鐵水,通過真空脫氣和電爐精煉夾雜物,并采用鈣處理使其變性和變形。當加熱溫度過高時,原奧氏體晶粒變粗。轉變后的鐵素體晶粒變粗。鋼的韌性降低了。適當的加熱溫度可以增加奧氏體中微合金元素的固溶量,有利于晶粒細化、鋼的強度和奧氏體再結晶終止溫度。但加熱溫度不能過低,否則會使微合金化的碳氮化物不溶于奧氏體中,從而降低鋼的性能。所以我們將目標溫度設定在1150℃。
軋制可得到細小的奧氏體晶粒,軋制組織可分為再結晶區、部分再結晶區和非再結晶區。因此,軋制可分為再結晶區、非再結晶區和雙相區三種軋制方式。在奧氏體再結晶區,粗化可以得到高溫下多次大變形的晶粒,每一步的變形都大于再結晶的臨界變形尺寸,可以得到較細的鐵素體組織。在奧氏體區精整軋制過程中,通過在奧氏體非再結晶區積累大量變形,可以得到高密度的變形孿晶和變形帶。同時,應變誘導的碳氮化物析出可以為鐵素體相變提供更多的成核位點[3]。
影響精軋溫度的主要因素是精軋道次數、起始溫度和中間坯厚度。奧氏體晶粒的再結晶發生在終軋后和相變前。恢復軟化降低位錯密度,不利于變形能的積累,降低鐵形核的驅動力,阻礙晶粒細化。為了有效地細化顆粒,減少最終軋制溫度的方法可以在Ar3采用快速冷卻溫度,加快相變過程相變溫度區,這不僅能提高材料的強度,但也適當地提高塑性材料。設定目標溫度為 830℃[4]。
控制冷卻過程中,鋼板的冷卻速率越快,過冷度就越大,相變區,相變溫度越低,——的增加,鐵成核速率的增加,晶粒生長速率明顯降低,溫度和降水的減少復合形成的合金化元素和碳和氮。晶粒較細的化合物均勻地分布在基體上,有效地提高了軋鋼的強度。冷卻速率設定為15℃/s~20℃/s。返流目標溫度為600℃。

圖2 生產工藝流程圖

圖3 生產線圖
經過試驗生產檢測,試驗鋼屈服強度460MPa~490MPa,圖4為屈服強度;抗拉強度565MPa~625MPa,圖5為抗拉強度;延伸率18%~28%,圖6為延伸性能。

圖4 20mm屈服強度分布

圖5 20mm抗拉強度分布

圖6 20mm試樣延伸率分布
通過低C,適量Mn,加Nb的設計,再添加V、Ti等合金元素,采用控制軋制控制冷卻的工藝路徑,生產的X65各項性能良好[5],達到GB/T 9711-2017的要求,已經批量供貨,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