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瑋
(魯西南醫院 健康管理中心,山東 濰坊 252300)
甲狀腺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多采用外科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由于手術部位的特殊性,術后需要限制患者頸部活動,另甲狀腺血液細管非常豐富,較易引起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嚴重時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故術后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治療顯得非常重要。精細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為導向的一種護理模式,通過人性化設計,從細節入手,最終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2]。本文通過對我院80例甲狀腺手術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模式進行對比研究,旨在驗證精細化護理對甲狀腺手術患者的作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甲狀腺手術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倫理委員會的規定,且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屬的同意下進行。納入標準:①首次進行甲狀腺手術的患者;②無智力障礙,能進行正常溝通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病史的患者;②不愿參加或不積極配合的患者。對照組男13例,女27例,年齡25-68歲,平均(48.2±4.3)歲,研究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24-65歲,平均(47.6±3.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包括:入院相關事宜宣導,術前準備工作宣教,常規用藥指導,術后病情恢復指導等;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精細化護理,具體為:
(1)精細化排班制度:在手術當天由原來的2組輪班制改為3組輪班制,加強護理強度及密度;
(2)術前精細化準備:在原有基礎上,術前通過多媒體及手術參觀等方式,再次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導。
(3)術后精細化護理:①躺臥護理:術后使患者以半臥位姿勢躺臥,至患者完全清醒后,使其低枕平臥休息,每1-2h床頭抬高10°,直至45°以上為止,且每2 h翻身一次,翻身順序為:30°左側半臥位-半臥位-30°右側半臥位;②口腔護理:給予1%過氧化氫稀釋液進行刷牙,以去除口腔異味;③飲食指導護理:術后4 h左右,至患者完全清醒且恢復吞咽功能后,使患者進行飲水試驗,若無嗆咳,則可提供流食補充,若有誤食情況發生,則停止進食;④導尿導便護理:護理人員每1-2 h進行導尿操作,導尿失敗后留置尿管,護理人員將手置于患者腹上,順時針方向揉搓進行導便操作,3次/d,15 min/次;⑤頸部活動指導:術后1 d,使患者口含水鼓腮連續10次,并左右活動頸部,5 min/次,活動范圍<30°,隨著術后的不斷恢復,活動幅度以及活動次數適當增加;⑥心理疏導:增加與患者的有效溝通,了解其需求,緩解緊張焦慮等危險因素。
1.3 療效標準。術后疼痛程度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3]進行評分,評分值在0-10分之間,0表示無痛感,10表示劇痛感,中間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讓所有患者在術后6 h、12 h、24 h、48 h根據自身感覺分別進行評分,表示其不同的疼痛程度。
1.4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6.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兩個時點之間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段VAS量表評分比較。術后6 h,兩組患者的VAS量表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12 h、24 h、48 h,研究組患者的VAS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段VAS量表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段VAS量表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6 h 12 h 24 h 48 h研究組 40 1.38±0.71 2.72±0.77 2.77±0.81 2.01±0.78對照組 40 1.40±0.79 3.10±0.74 3.16±0.85 2.79±0.81 t - 0.1191 2.2504 2.1008 4.3870 P - 0.9055 0.0272 0.0389 0.0000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術后常伴有呼吸困難、吞咽功能障礙、聲音嘶啞、頸部活動不適、切口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經護理,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相關研究表明[4-6],甲狀腺是人體內分泌腺之一,具有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的作用。甲狀腺疾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在醫學上多采用外科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但由于手術部位血管分布密集,各神經組織解剖結構復雜,因此手術風險較大,術后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嚴重時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9]。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甲狀腺手術治療技術已逐漸成熟,但僅靠手術治療是遠遠不夠的,術后科學有效的醫學護理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找到一種科學合理的護理模式,對甲狀腺手術患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現代醫學護理研究表明[10-13],精細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主要以科學化管理為基礎,通過對護理手段、方法以及管理模式不斷優化,最終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14-16]。精細化護理是由發達國家的精細化管理理念演化而來,通過明確的職責分工,不斷優化業務流程,最終達成精益求精的管理目標。本文通過對我院80例甲狀腺手術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模式進行對比研究,旨在驗證精細化護理對甲狀腺手術患者的作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精細化護理模式的患者,其術后疼痛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模式的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模式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7.5%,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甲狀腺手術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可以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