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超
河南高創住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475000)
干混砂漿應用離不開機械、人員和材料的有機配合,不同種類干混砂漿其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養護措施也有明顯差異。針對這些相關控制關鍵點,結合工程使用的一些成功經驗,整理了以下普通干混砂漿通用使用方法。
為了保證連續式干混砂漿攪拌機及儲料罐工作平移和保證稱重裝置精確顯示,確保其安全,延長使用壽命,儲料罐要安裝在平整堅硬的混凝土基礎上,并高出周圍路面。混凝土標號C25,地面耐受力要大于10 t/m2,平面度不大于4 mm/m,厚度不低于200 mm,雙向布置鋼筋Φ8@150 mm,基礎并高出地面,以利排水。基礎的面積不能小于3 000 mm×3 000 mm,儲料罐安裝應與地面垂直,其傾斜度不得大于0.5。,儲料罐要安裝在施工工地危險范圍之外,盡可能避免搬動,以防止工作地點的掉落物。
只有將干混砂漿攪拌器安裝在儲料罐下,才可使用干混砂漿攪拌器。必須特別注意,干混砂漿攪拌器及儲料罐上的安全提示。在每次開機運行前,必須對設備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在有安全隱患時,不允許運行干混砂漿攪拌器及儲料罐,以免發生意外。
開機前檢查供電電壓、電流、水壓及供水連接是否正常。檢查全部電線電纜、插頭、電器、供水管和安全裝置是否完好。打開攪拌艙檢查窗,檢查是否存在凝固砂漿,如有需要及時清理。
開機時,將電源開關轉換到連通位置,打開儲料罐上的蝶閥,啟動按紐啟動機器。調節供水閥門,直到達到所需的混合稠度為止。
停機及工作中斷,在停機間歇超過30 min時,使用電源開關將機器電源斷開。絕對要避免停機及工作中斷時間超過60 min,防止砂漿凝結損壞攪拌器。在工作間歇后,機器重新運行時如出現微小的稠度變化,不必立即改變供水設置,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自行調節即可恢復正常稠度。
停止運轉時,關閉儲料罐上的蝶閥,繼續運行干混砂漿攪拌器,直到只有水從出料口排出,則按下停止按鈕,將機器電源切斷,將電源開關轉換到斷開位置,關閉供水,拔下主電源,清洗機器。
散裝干混砂漿儲存在干混砂漿罐筒倉中,正常使用過程中建議筒倉中余料4~5 t時續料,不同品種的砂漿禁止混合存放,混用將會影響砂漿的性能及工程質量。更換砂漿品種時,筒倉應清空[1]。
調節進水閥對加水量進行控制。根據要求,普通砌筑砂漿要求稠度70~80 mm;普通抹灰砂漿要求稠度90~100 mm,薄層抹灰砂漿要求稠度70~80 mm;地面砂漿要求稠度45~55 mm。
干混砂漿拌合和水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 63中對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規定,不得添加除水外其他成分。
砂漿拌和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分會逐漸蒸發,稠度逐漸減小,當稠度損失到一定程度時,砂漿就失去了可操作性。當溫度底于30℃時,拌和砂漿在3 h內使用。溫度高于30℃時,拌和砂漿在2 h內使用。普通干混砂漿在存放過程中會出現少量泌水,為了保障砂漿材料均勻,易于施工,使用前應人工拌和均勻。
砌體砌筑時,塊材應表面清潔,外觀質量合格,產品齡期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砌筑非燒結磚或砌塊砌體時,塊材的含水率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砌筑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砌體時,磚應提前澆水濕潤,并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不應采用干磚或處于吸水飽狀態的磚。砌筑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時,應提前澆水濕潤。砌筑時,砌塊表面不應有明水。
砌筑砂漿的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 mm,允許誤差宜為±2 mm。采用薄層砂漿施工法時,水平灰縫厚度不應大于5 mm。采用鋪漿法砌筑磚砌體時,一次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 mm。當施工期間環境溫度超過30℃時,一次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 mm。對磚砌體、小砌塊砌體,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 m以下,或一步腳手架高度內。對石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 m。
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密實飽滿。磚砌體的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磚柱水平縫和豎向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90%。小砌塊砌體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90%。填充墻砌體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80%。豎向灰縫不應出現瞎縫和假縫。豎向灰縫應采用加漿法或擠漿法使其飽滿,不應先干砌后灌縫。當砌體上的磚或砌塊被移動時,應將原有砂漿清除重新鋪漿砌筑[2]。
砂漿抹灰層的總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外墻大面積抹灰時,應設置水平和垂直分格縫。水平分格縫的間距不宜大于6 m。垂直分格縫宜按墻面面積設置,且不宜大于30 m2。天氣炎熱時,應避免基層受日光直接照射。施工前,基層表面宜灑水濕潤,抹灰基層應平整、堅固,表面應潔凈。上道工序留下的溝槽、孔洞等應進行填實修整。不同材質的基體交接處,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在抹灰前鋪設加強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 mm。門窗口、墻陽角處的加強護角應提前抹好。
在混凝土、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混凝土多孔磚等基體上抹灰時,應采用相配套的界面砂漿對基層進行處理。在吸水速度快的基體上抹灰時,應提前對基層澆水濕潤,且施工時基層表面不得有明水。
采用普通抹灰砂漿抹灰時,每遍涂抹厚度不宜大于10 mm。當抹灰砂漿厚度大于10 mm時,應分層抹灰,且應在前一層砂漿凝結硬化后再進行后一層抹灰。每層砂漿應分別壓實、抹平,且抹平應在砂漿凝結前完成。抹面層砂漿時,表面應平整。當抹灰砂漿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 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頂棚宜采用薄層抹灰砂漿找平,不應反復趕壓。
抹灰砂漿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撞擊、振動和受凍。抹灰砂漿施工完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損壞。抹灰砂漿層凝結后應及時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小于7 d。
地面找平層和面層砂漿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宜小于10 mm。地面砂漿稠度宜為(50±10)mm。地面砂漿鋪設時,應隨鋪隨壓實。抹平、壓實工作應在砂漿凝結前完成。面層需要壓光時,應做到壓光均勻,不得泛砂。壓光時間要恰當,壓光過早則表面易出現泌水,影響表面砂漿強度。壓光過遲則易損傷水泥凝膠體的結構,從而影響砂漿強度增長,容易造成面層砂漿起砂。
地面面層砂漿凝結后,應及時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小于7 d。養護工作的好壞對地面砂漿質量影響極大,潮濕環境有利于砂漿強度的增長。養護不夠,且水分蒸發過快,水泥水化減緩甚至停止水化,從而影響砂漿的后期強度。
地面砂漿一般面積大,面層厚度薄,又是濕作業,故應特別防止早期受凍,確保施工環境溫度在5℃以上。地面砂漿鋪設時宜設置分格縫,分格縫間距不宜大于6 m。地面砂漿未達到養護齡期的不應過早投入使用,否則容易造成面層遭到損傷和污染,從而影響美觀及使用[3]。
砂漿試塊制作應用70.7 mm×70.7 mm×70.7 mm的帶底試模,裝模前應用黃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試模的外接縫,試模內應涂刷機油或隔離劑。
干混砂漿應隨機從運輸車中取樣,且在卸料過程中的1/4~3/4卸料量之間隨機取樣。嚴格控制砂漿稠度。砌筑砂漿稠度在70~80 mm,抹灰砂漿稠度在90~100 mm,地面砂漿稠度在45~55 mm,一次性裝滿試模。
采用尺寸為350 mm長、直徑10 mm的鋼制搗棒均勻地由邊緣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搗25次。插搗過程中當砂漿沉落低于試模口時,應隨時添加砂漿,并用手將試模一邊抬高5~10 mm各振動5次,砂漿應高出試模頂面6~8 mm。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再將高出試模部分的砂漿沿試模頂面刮去并抹平。
從攪拌加水開始計時,試件制作后應在溫度為20℃±5℃的環境下靜置(24±2)h,應對試件進行編號和拆模。當氣溫較低時可以適當延長時間,但不應超過2 d。試件拆模后應立即放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90%以上的條件下養護或直接送樣。
冬季由于受施工條件和環境的影響,是各種建筑安全事故多發季節。由于冬季施工,大多數已完成的工程在春季才開始暴露出問題,例如冬季內墻抹灰施工操作不當易使墻面出現空鼓、開裂等現象。針對上述問題,干粉砂漿應適時采取冬季施工方案。
依據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規定:“根據當地多年氣象資料統計,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 d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 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當未進入冬期施工期前,突遇寒流侵襲氣溫驟降至0℃以下時,為防止負溫產生受凍,亦應按冬期施工的要求對工程采取應急防護措施。”
針對冬期施工對材料性能的要求,材料生產廠家應按照規范調整配合比,選用相應防凍添加劑,以保證產品質量。施工單位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嚴格落實項目管理中關于砂漿冬期施工的防凍要求。
5.3.1 砌筑工程
砌筑前,應將砌塊上的冰雪、污物處理干凈,不得使用被水浸濕及受凍的砌塊進行砌筑。
砂漿用水宜采用電熱棒加熱,熱水箱周圍宜采用聚苯板進行保溫。
在使用干粉砂漿儲存罐的攪拌設備前應保證攪拌用水在20℃以上,且水溫不得高于60℃。
砌筑時砂漿溫度不低于5℃。
砌體在暖棚中砌筑時,要符合下列規定:砌塊的溫度要在5℃以上,干粉砂漿和水加溫后拌制的砂漿溫度不得低于5℃,室內地面的溫度不得低于5℃。
冬季施工前后氣溫突然降低時,對正在施工的砌體,應要求施工單位采取應急措施。拌和砂漿的材料加熱,水溫不得高于60℃,砂漿溫度不能低于5℃。
拌制砂漿的速度與砌筑進度密切配合,隨拌隨用。對砌完部分要用保溫材料覆蓋,氣溫低于5℃,不能灑水養護。
當一天中的最低氣溫低于-5℃時,承重砌體砂漿強度要按常溫提高一個強度等級。
白天砌筑好的墻體晚上必須覆蓋干燥的阻燃草簾或棉氈保溫層。砌筑好的砂漿應確保7 d以上的正溫環境養護。
施工單位留置的砂漿試塊應保證在20℃、相對濕度95%以上的環境下養護28 d,方可送試驗室檢測。
5.3.2 抹灰工程
冬期抹灰施工時,應采取適當保溫措施,抹灰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
在室內進行抹灰施工前,應將門口、窗口、外墻腳手架眼或孔洞堵好,施工洞口、運料口及樓梯間等處應封閉保溫。
砂漿應在攪拌棚內攪拌,并應隨用隨拌。小車運輸過程中應進行保溫,如覆蓋保溫板。拌和砂漿的水溫不得高于60℃,砂漿溫度不低于5℃。
室內抹灰工程結束后,在7 d以內應保持室內溫度不低于5℃。當采用熱空氣加溫時,應注意通風,排除濕氣。
室外抹灰采用冷作法施工時,建議提高一個強度標號的抹灰砂漿。
5.3.3 其他砂漿工程
原則上不建議其他砂漿的施工,如果必須要進行的施工作業的,應根據氣溫情況提前作好施工方案,并保證使用部位的保溫、養護工作。
5.4.1 人員培訓交底
應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有關冬季施工的規范、理論、規定和施工技術,對相關操作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5.4.2 設備和車輛安全交底
冬季現場經常出現冰雪,砂漿運輸車、背罐車在倒車或沖料時,必須設專人指揮,并在一定距離設置安全標志,砂漿運輸車在現場作業時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防止發生事故。
普通干混砂漿的規范應用離不開“人、機、料”三個字。通過對普通干混砂漿移動儲罐使用、砂漿拌和狀態、施工使用方法、冬期施工要求和砂漿試塊現場制作方法,較為詳細的概述,系統地為廣大生產、施工、管理等人員提供一個全面視角、規范化的使用干混砂漿方法,這些使用方法必然將為我國工程質量不斷提高帶來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