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良
東明縣建設工程監理中心(274500)
智能建筑是由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現代化技術匯總所構建的智能化系統組成的。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智能建筑系統的智能化程度也有所提升,資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應用,展現出了管理的優勢,帶給了人們更加舒適、安全的居住體驗,為智能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依據。
智能建筑是由集成中心、自控系統、監管系統、自動預警系統等構成的,而這些信息都需要將計算機作為立足點。為此,負責智能建筑監理工作的人員必須提升自身的能力,以便合理應用計算機技術,明確計算機系統以及管理的標準。
應用智能化系統時,必須將計算機技術作為支撐。大部分硬件設備都是由微電子設施組成的,這也說明智能化系統的科技實力較強。因此,監理人員在監管智能建筑工程時,需要明確智能建筑施工需要滿足的要求,確保自身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才可以借助于所學知識,解決出現的問題。
在應用智能建筑系統的過程中,監理人員無法根據感官來分析建筑質量是否符合標準。為此,在開展智能建筑質量驗收時,監理人員應明確智能建筑工程需要符合的要求及可以出現的誤差等,熟練應用檢測工具,使所監理工作更加符合要求。
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工程規劃劃分為短時間的工程規劃、中期工程規劃以及長時間的工程規劃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在開展工程時,需要根據智能建筑發展要求以及所具備的功能開展規劃。這需要監理部門了解到建筑企業的現實要求,并為建筑企業提供支持,使項目規劃更加順利地進行。除此之外,監理部門還需要和設計人員進行溝通,為智能建筑設計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
想要提升智能建筑設計效果,需要考慮到現實需求,先進行初步的設計,再不斷地進行優化、調整,使設計更加完善。在這個過程中,監理人員要從工程實際出發,判斷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和建筑企業協商,制訂合理的措施,為設計的有序進行提供條件[1]。
為了使監理工作順利開展,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監理人員應該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力度對于不同環節開展監測,特別是要注重對隱藏工程、關鍵施工環節進行監測。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采取合適的措施進行整改。為了防止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糾紛得不到合理解決,需要做好承包商交接之前的檢查工作,并從整體的角度分析工程資料以及工程質量,在確保工程資料、工程質量符合要求之后,再進行簽字,只有如此才能夠使智能建筑工程質量更加符合要求[2]。
智能建筑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由不同單位負責進行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交叉,互相產生影響,導致進行監理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難以及時發覺存在的問題。為了使監理順利進行,監理人員應該根據相關要求,規范開展驗收工作,分項地開展工作,將監理結果進行記錄,確保建筑質量符合要求之后,再編寫相關報告。
當前,我國智能建筑中所運用的智能設施大部分都是進口產品,而且進口的智能化產品數量及類型較多,會由不同廠商進行加工。在開展設計時,設計人員只能了解到設備的最初情況,這就導致在對于不同類型系統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問題,并且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解決,設備不配套也嚴重阻礙了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發展。規劃設計部門和建筑施工部門并不是同一機構,從某種角度來說,增加了設計交流的困難程度,導致工程施工過程中問題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智能建筑工程的質量。
在開展智能建筑施工時,完工后的驗收工作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判斷建筑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要求。但是,從實際情況分析發現,我國有關部門在進行建筑工程質量驗收時,所使用的技術并不規范,這不但導致建筑工程質量控制難度較大,在開展建筑施工時也無法確保安全。
目前,智能建筑系統運用的大部分智能設備都是進口產品,這就導致智能設備價格對比工作難度較大,無法為定價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為此,在進行設備預算時,很難取得精確的結果,增加了投資的難度。并且大部分智能產品都是業主選購的,如果所運用的產品由于無法正常使用,進行索賠的難度也比較大。
從管理部門的角度進行分析,在開展智能建筑施工時,有多個部門參與其中,這不但增加了管理部門和各個部門交流的困難程度,也阻礙了監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嚴重時很可能會導致監理工作中斷。
在開展智能建筑施工時,經常會有多個部門共同施工,甚至會出現不同部門重復施工的情況。如果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各部門互相推卸責任,找不到實際負責人,導致工程施工無法按時完成。
智能建筑施工對于施工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員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熟練地應用專業技術,從細節出發開展工作。為此,監理部門在開展工作時,應該制訂相關對策,吸引更多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加入到監理工作中。但是,從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負責監理人員往往專業程度比較低,并不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監理經驗比較少,在開展監理的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
將智能建筑對于設備的要求作為立足點,滿足業主的需求,從整體的角度出發了解工程規劃不同內容以及需要達成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加大力度進行分析,判斷工程系統需要符合的要求。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分析業主的需求,并細致閱讀相關規劃。在結束商談之后,開展設計工作。在設計時,應對監理工作予以充分關注,為施工圖紙預算以及審查的開展提供技術支持。
在為業主提供技術支持,幫助業主解決在技術上疑問的同時,還需要為業主提供幫助,使投標活動順利開展,考慮到業主的現實需求制作項目標書,幫助業主審查承包方是否具有相應的資質以及建筑施工所取得的成績等。在開展設計的過程中,要將設計和現實情況進行對比,確保設計符合現實要求,合理控制建筑質量。
智能建筑系統安裝之后,需要開啟智能系統,使其運轉一段時間,確保其是在正常狀態下。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劃分業主、承包商以及物業需要負責的內容。并將設備的運行情況和相關制度作為關鍵內容開展審查工作,記載系統的運行情況。
在智能建筑施工之后,要對有關資料進行細致分析,確保資料的全面性及完整性。對合同中所提及的系統功能進行檢驗,確保智能建筑能夠滿足合同要求。除此之外,還需要了解智能設備運行情況,確保有充足的技術作為支持,為驗收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條件。
現代化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為智能建筑系統工程的發展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但是和發達國家進行對比,我國的智能建筑工程發展時間比較短,并未形成健全的監理模式。因此,相關人員在對于智能建筑工程進行監理時,要做好分析工作,完善相關措施,確保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能夠按時完成,并且質量符合要求,從而促進智能建筑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