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銀保監局、河南省林業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實施《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以保護農民利益為宗旨,優化農業保險政策制度與工作機制,完善多層次農業保險風險保障體系,創新農業保險金融支農模式,更好地滿足“三農”領域日益增長的風險保障需求。
《實施意見》共5 項17 條,主要內容包括:一是細化發展目標,到2022 年,基本建成與河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階段相適應、與農戶風險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農業保險深度(保費/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1.1%以上,農業保險密度(保費/農業從業人口)力爭達到500 元/人。到2030 年,農業保險持續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逐步實現由保成本向保收入過渡,由保生產環節向保全產業鏈升級,由風險保障向全金融服務拓展;二是確定發展路徑,圍繞全國重要糧食生產核心區的定位,進一步擴大大宗農產品保險、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養殖業保險覆蓋面,持續推動大宗農產品保險保障水平由“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轉變,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由“保種植”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三是建立退出機制,明確建立以服務能力為導向的農險業務準入退出機制,同時制定河南省農業保險招投標辦法和動態考評制度;四是建立保障機制,成立由財政牽頭的農業保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近年來,河南省農業保險發展規模迅速壯大,農業保險保費規模由2007 年的4 億元增長至2019 年的48 億元,居全國第二。其中,小麥保險和育肥豬保險規模均居全國首位。同時,農險品種日益豐富,全省已基本實現種、養、林3 大類16 種主要大宗農產品保險全覆蓋。尤其是特色農產品保險,產品設計規范、地域分布較廣、規模增速快、保障水平高,逐步覆蓋煙葉等30 余類、160 余種地方特色農產品,有力推動河南省優勢特色農產品規模化種養。此外,創新力度持續加大,自主探索開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林果、優質草畜完全成本保險;積極爭取中央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啟動首個蘋果“保險+期貨”試點;在鄭州、新鄉等地進行貸款保證保險試點,有效發揮農業保險支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