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

2021-01-06 06:39:59陶利江
探索 2021年3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群眾思想

陶利江

(河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

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光輝歷程中鑄就了具有豐富內涵和鮮明特征的革命精神,并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支柱和攻堅克難的法寶,也指引著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的方向。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重要精神,在各個歷史階段中往往由先進的、勇于犧牲和艱苦奮斗的革命者、建設者和改革者所創造,走在時代和人民群眾的前列,因而革命精神富有戰斗力、感染力與引領力。從百年來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來看,自五四新文化開始,到新民主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新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既是思想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推動和引領著各個歷史階段思想文化的發展及其方向,同時不同的革命內容與革命使命體現著各個時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精氣神。在這個意義上,“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1]146。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成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核心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臨國內全面深化改革、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以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局勢,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的發揮與強化,不僅關系革命精神的傳承和弘揚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而且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社會思潮的引領以及民族奮斗精神的弘揚。因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如何發揮思想文化引領功能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生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2]41。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出了偉大的革命精神,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推動和指引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的思想文化建設,發揮出思想文化建設的引領功能。

1.1 革命精神為思想文化建設提供價值支撐

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都需要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一方面為了保持無產階級革命隊伍的純潔性問題,在隊伍內部需要確保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需要將無產階級政黨的意識形態社會化為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使人民群眾認同并接受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及其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與領導作用,內化為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自覺和行為自覺。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創造、賡續的偉大革命精神,不斷啟蒙、激勵中國各族人民投身于中國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之中,并為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規劃原則、設定目標和指引方向[3],激勵人民群眾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勇前進。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也就為思想文化建設提供著價值支撐力。產生這種價值上的支撐及其引領,也表明革命精神與思想文化建設存在內在的緊密關系。

一是革命精神的人民性呼應了思想文化建設的人民立場。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無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思想文化建設注重凸顯人民立場,為了人民是思想文化建設的根本價值指向。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涵蓋了愛國主義精神、實事求是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勇于創新精神、一往無前精神等內容,就其形式形態而言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遵義會議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太行精神、呂梁精神、東北抗聯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紅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特區精神、抗疫精神等,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譜系。不論是革命精神的內容形態還是其形式形態,都體現著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精神。革命精神的人民性呼應了思想文化發展的人民立場,能有效支撐思想文化建設站穩人民立場的根基。

二是革命精神的民族性呼應了思想文化建設的民族立場。隨著歷史的發展,思想文化發展也經歷著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我國在與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創建了具有自身民族特點的思想文化。各個歷史時期的思想文化建設注重體現民族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延續,繼承了民族精神的優良基因,同時也有著不同于以往民族精神的精神新質,在延續傳統民族精神的同時,也升華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和民族復興過程中產生的,凸顯了民族精神的價值旨趣,體現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理想志向和利益訴求。革命精神的民族性呼應了思想文化發展的民族立場,能夠有效支撐思想文化建設的民族化道路選擇。

1.2 革命精神為思想文化發展提供信仰動力

信仰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現象,集中體現了人的認知水平和價值觀念,人們一旦選擇了某種信仰,就會傾注自身全部熱情。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蘊含的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勇于奮斗和不懼犧牲、敢于創造與攻堅克難、為民服務與愛國情懷的精神特質,它能夠跨越時空而延續,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也成為人民群眾的信仰。在這種信仰的感召、感染和指引下,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各個階段,一方面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成為各個階段的思想文化主旋律,另一方面廣大知識分子和人民群眾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投身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推動著中國思想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不斷創造社會主義精神財富并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革命精神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定的理想追求,同時推動著人民群眾信仰的生成,成為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

一是革命精神的價值熏陶能夠提供人民群眾信仰生成的精神支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5]525。革命精神作為一種社會意識,不是空洞的口號和教條,更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而是來源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有著扎實的現實基礎。透過革命精神實踐性,能夠使民眾看到革命精神是從實踐中萃取出來的思想精華。無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革命精神,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革命精神,雖然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形態和特定內涵,但都體現出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追求,因此革命精神的弘揚能夠營造積極向上、奮力拼搏的價值氛圍,幫助民眾提升精神境界和樹立堅定理想信念,能夠為人民群眾信仰生成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

二是革命精神的實踐成效能夠提供人民群眾信仰生成的物質支持。“物質存在方式雖然是始因,但是這并不排斥思想領域也反過來對物質存在方式起作用。”[6]586革命精神是把理性認識見之于實踐的一種實踐性思維,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的外在表現,具有能動的反動用。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各個歷史時期,先后形成了一系列偉大革命精神,激勵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給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注入了鮮活生機和活力。在革命精神鼓舞下,我國物質文化和物質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物質文化方面,我國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躍升,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在物質生活層面,我國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弘揚革命精神能夠凝聚各方面力量,激發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斗志和激情,激勵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并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創造更為豐富的物質文化、更好的物質生活和更美的物質環境,能夠為人民群眾信仰生成提供強大的物質支持。

1.3 革命精神為思想文化豐富提供理論內容

“意識形態對社會發展具有引領的作用”[7]127,在執政資源體系中,意識形態資源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離不開意識形態資源的強有力支撐。意識形態資源涵蓋了一切有利于鞏固執政地位的觀念、思想和文化。革命精神是寶貴的意識形態資源,能夠為思想文化豐富提供理論內容。

一是革命精神為思想文化豐富提供理想、道德和紀律等內容。革命精神是從黨的歷史中提煉的,內嵌理想、道德和紀律等內容。就理想而言,革命精神內嵌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價值追求,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和奮斗目標。就道德而言,革命精神內嵌無產階級道德追求,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推翻剝削和壓迫制度以及建立和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等新型社會關系的思想觀念。就紀律而言,革命精神內嵌嚴于律己、甘于奉獻、為民服務、自我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紀律,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鋼鐵意志和為民情懷。革命精神內嵌的這些理想、道德和紀律等內容都是豐富思想文化所不可或缺的。

二是革命精神為思想文化建設提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內容。革命精神印證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員實現民族獨立和建立新中國的歷程,印證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歷程,印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歷程。革命精神萃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華,既體現了重民本、講辯證及求大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風貌,同時也體現了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神氣質。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內嵌的文化內容能夠為思想文化的豐富提供多方面補充。

2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表征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品格,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8]。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思想文化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革命精神都引領著思想文化建設,確保思想文化建設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面臨國內國際環境的深刻變化,更需要革命精神引領思想文化建設。

2.1 捍衛馬克思主義一元主導地位

從國際來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意識形態并存,滲透與反滲透的斗爭仍將長期存在。目前,影響較大的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如“憲政民主”“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歷史虛無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等,沖擊著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與主導作用。而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斷勝利,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國家的成功發展道路。歷史證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9]63。“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10]33基于歷史的經驗與現實的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的重要決定[11]126。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必須捍衛馬克思主義一元主導地位。

革命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概括,革命精神傳承有助于捍衛馬克思主義一元主導地位。首先,革命精神傳承有利于人民群眾領會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意義。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精神的理論源頭,革命精神的批判性、斗爭性、與時俱進等精神特質都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革命精神傳承能夠讓人們清醒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不是空洞的理論說教和主觀臆斷,而是扎根于實踐,是我們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革命精神傳承有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生活化。融入民眾生活,馬克思主義才能實現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革命精神傳承運用形象生動、樸實易懂的語言,話語表達沒有照搬馬克思原話,卻包含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推進馬克思主義生活化,不斷贏得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認同。再次,革命精神傳承有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創新。在當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發展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創新。革命精神具有強大的感召力,革命精神的傳承能夠激發人民群眾無窮的創造力和沖天的干勁,使人民群眾萬眾一心,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前發展。人民群眾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發展的生動實踐必將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創新。

2.2 引領社會思潮與凝聚社會共識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和價值取向呈現出多樣、多變等特點。面對人們思想觀念發生深刻變化的社會現實,如何引領社會思潮和凝聚共識,從而形成各民族團結和睦、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并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合力,至為關鍵。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中國思想文化史與革命史建設史的交互來看,偉大的民族精神與偉大的革命精神共筑了中國精神的深厚底蘊和豐厚內涵,賦予其厚重的歷史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也藉此共筑了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成為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思想基礎和強大精神力量[12]。

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升華,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精神的生動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精神力量,其傳承能夠引領社會思潮并凝聚社會共識。首先,革命精神傳承能夠增進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8]革命精神的傳承堅持人民立場、實事求是原則和實踐標準,破除歷史虛無主義迷障,使人們了解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并取得偉大成就的歷史,了解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所實現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并取得一系列豐碩理論成果的歷史,了解黨自覺加強自身建設、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和發展自身先進性、經受各種考驗和挑戰并不斷走向成熟和發展壯大的歷史。正是通過這樣的了解,能夠使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無產階級政黨,從而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其次,革命精神傳承能夠增進整個社會的團結和穩定。革命精神承載了中華民族的革命史、斗爭史和英雄史,革命精神的傳承能夠讓人民群眾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帶領各個民族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取得的歷史成就和重大貢獻,更好理解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艱辛與偉大以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和輝煌成就,引導人們超越民族、地域等方面的差異,消除彼此的分歧和隔閡,增強社會成員的歸屬感和向心力。再次,革命精神傳承能夠構筑人民群眾積極向上和奮發有為的精神家園。革命精神承載著黨的制度規范、價值理念和精神文化,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對人民群眾而言,革命精神是最具感召力的教科書,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召力,革命精神傳承能夠使人民群眾接受思想洗禮,看清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的真實面目,更加自覺努力地學習和奮勇拼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2.3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

價值觀是文化最高層次和最核心層面的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同時也是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靈魂,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能夠起到“團結統一的水泥作用”[13]25。習近平指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14]146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訴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體現,革命精神傳承能夠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

一方面,革命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契合性。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帶領中國人民不懈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努力實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艱苦奮斗。在這個過程中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敢于犧牲、艱苦奮斗、勇于創新、實現理想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本身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重要內容,蘊含著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原則、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以及實現國家富強的價值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革命精神的傳承必然會帶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另一方面,革命精神能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的素材。“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15]111,革命精神蘊藏著豐富的紅色基因和紅色故事,而這些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鮮活的素材。在革命精神傳承過程中,可以將革命精神所蘊藏的歷史資源結合世情、國情以及人民群眾的訴求、呼聲創造性地轉化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資源,以有效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親和力、影響力和感染力。

2.4 增強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引領作用

理想信念是高水平的社會意識,是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處在意識形態構成的核心層面。習近平指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16]117這對黨員干部如此,對人民群眾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內化為廣大人民群眾自身的理想信念時,能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理想信念是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理想信念越強烈,驅動人們行動的動力就越強大。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密切相關,理想信念是革命精神的主線,雖然各個階段革命精神具體內涵不一,但都以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理想信念使革命精神呈現出一脈相承的歷史連貫性。同樣,革命精神是理想信念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產生的精神成果,是理想信念在各個歷史階段的具體體現。革命精神傳承有助于增強理想信念的引領作用。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于不同的歷史時期,每種革命精神都有其特定內涵,但也都體現出了中國共產黨對崇高理想信念的堅貞不渝和矢志不移。一方面,革命精神傳承能夠把革命精神所蘊含的理想信念的科學性、人民性、黨性等推廣到黨員干部中,使黨員干部領略在理念信念支撐下中國共產黨人所具有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百折不撓的斗爭勇氣、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無私奉獻的愛國情懷以及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提升理想信念的感染力,增強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的自覺性。另一方面,革命精神傳承能夠把革命精神所蘊含的為了理想信念而堅貞不渝、矢志不移的精神風貌推廣到人民群眾中,增進人民群眾對理想信念的理性認同,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境界,使民眾能夠正確對待社會矛盾,超越狹隘私利,并不斷激發自身潛能,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并勇于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

3 強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

習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從而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8]。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譜系形成與中國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是同一歷史過程,而且革命精神為思想文化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并指引著思想文化的發展方向。新時代運用革命精神引領思想文化發展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抓手,需要進一步強化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從而使革命精神傳承在思想文化引領過程中的價值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3.1 提高革命精神的解釋力

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5]11這里的“理論只要徹底”表明的就是理論本身所具有的強大解釋力,理論的強有力闡釋能夠說服民眾,贏得民眾對理論的真正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理論的解釋力是理論生命力和價值的重要彰顯。提高革命精神的解釋力是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得以強化的邏輯前提,因為只有革命精神的解釋力增強了,革命精神傳承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話語資源,從而為思想文化引領提供話語支持。

一是提高革命精神的理論解釋力。首先,對不同時代環境做出解釋。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光輝歷程中,鑄就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各種革命精神之間既有共同之處,也存在差異。隨著實踐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革命精神必然打上時代烙印。應對不同時代環境做出科學解釋,一方面印證革命精神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另一方面使人民群眾理解和把握社會發展大勢。其次,對黨的初心和使命做出解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革命精神應對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做出解釋,通過歷史敘事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

二是提高革命精神的實踐解釋力。首先,對社會發展成就做出解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發展成就贏得了世界的廣泛贊譽。革命精神要對社會發展成就做出解釋,指明成就取得的來之不易及成就取得背后強大的革命精神動力支撐。其次,對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做出解釋。在社會轉型期,面對一些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人們產生了許多思想認識上的困惑,這需要借助革命精神形成實踐來做出解釋,明確矛盾和問題的本質及產生的根源,再進一步使人民群眾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正在帶領中國人民用發展的眼光和發展的思路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3.2 發揚革命精神的批判力

文化的批判力指的是文化基于現實而產生的批判和反思能力,文化批判力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身創造力的表現。全球化不僅給我國帶來了豐盈的物質成果和日益擴展的生存空間,同時還帶來了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尤其是一些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消解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侵蝕著人們的思想認知,嚴重威脅著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革命精神作為一種文化,發揚革命精神的批判力是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得以強化的基本步驟。發揚革命精神批判力能夠提高革命精神傳承的效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革命精神的信服度,從而為思想文化引領做有益鋪墊。

一是依托革命精神批判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革命精神為銘記歷史提供理論指導,為抵制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提供方法武器[17]。面對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通過革命精神承載的厚重歷史和先進的價值觀念與之作斗爭,依托革命精神內在的真理性和科學性對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的產生背景、原因、實質以及危害進行剖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研判能力,使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革命精神價值追求的正義性、先進性和科學性,從而自覺摒棄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形成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政治思想觀念。

二是依托革命精神引領思想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要增強陣地意識”[16]465,在當下的社會思想領域,既有順應歷史前進方向的社會思潮,同時又有與歷史前進方向相悖的錯誤思潮。在思想文化建設過程中,依托革命精神內嵌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引領思想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決不允許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動搖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武裝全黨和教育人民,在這一前提下,在尊重差異和包容多樣中擴大社會認同和凝聚社會共識。

3.3 凸顯革命精神的改造力

毛澤東指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爭,包括實現下述的任務: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18]296。革命精神作為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思想理論武器,具有強大的改造力。凸顯革命精神的改造力是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得以強化的關鍵一環。革命精神改造力的凸顯能夠提升革命精神的積極效應,使得革命精神傳承能夠在全社會建立起與主流意識形態基本精神相適應的價值觀念,從而夯實思想文化引領的思想根基和群眾基礎。

一是依托革命精神改造落后與錯誤的思想觀念。目前,社會道德滑坡、精神追求淡化的現象和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嚴重沖擊人們價值觀、損害社會利益和破壞社會穩定,也不利于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革命精神內嵌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頑強拼搏精神以及自我本質超越理念具有強大的改造力。革命精神傳承應依托革命精神的改造力,改造落后與錯誤的思想觀念,凈化人們思想和提升人們社會認知能力,消除歷史虛無主義、消費主義、普世價值等錯誤思想觀念的蔓延和傳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觀念武裝頭腦和引領社會風尚。

二是發揚革命精神的道德引領和示范作用。革命精神的改造力還體現在自身的道德引領和示范作用上。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革命精神是激勵人們堅定理想信念的動力,對于豐富人們精神世界、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具有基礎性作用。革命精神傳承能夠把革命精神的道德引領和示范作用擴散到全社會,依托革命精神所蘊藏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無私奉獻、踏實能干、勤儉節約、團結一致、平等互助等先進道德理念抵制錯誤思想觀念的影響,促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不斷提升國民素質和促進社會和諧。

3.4 增強革命精神的傳播力

傳播內容、傳播技術、傳播速度以及傳播效果等構成了傳播力的基礎,革命精神作用的發揮依賴革命精神的傳播力,革命精神傳播力增強需要借助一定媒介方能實現。增強革命精神傳播力是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得以強化的重要保障。革命精神傳播力的增強能夠提升革命精神傳承的聲勢,從而為壯大思想文化引領的主力軍提供有益助力。

一是推進革命精神的生活化傳播。人是生活世界的主體,所謂革命精神生活化傳播,指的是革命精神傳播應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活世界、關注人們的現實生活體驗,采用作品展覽、詩歌朗誦、戲劇表演等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推動革命精神真正融入民眾生活[19],使民眾“日用而不知”,最終實現革命精神的大眾化。

二是推進革命精神的差異化傳播。在個體越發獨立的時代,面對黨政干部、知識分子、青年學生、農民等不同群體,革命精神傳播應精準定位受眾需求,善于設置議題,做到差異化傳播,依據不同群體特點采取文本宣傳、理論宣講、文藝宣傳、主題宣傳等不同方式,實現同樣主題、多樣傳播,注重研究、教育與宣傳的協同創新[20]。從而不斷提升傳播實效。

三是推進革命精神的全媒體傳播。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等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全媒體傳播能夠形成傳播的“裂變效應”,故而,應推動革命精神的全媒體傳播,借助傳播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所形成的聚合優勢,打造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和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讓革命精神傳得更開、更廣和更深入。

四是推進革命精神的國際化傳播。精彩紛呈的各國文化構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作為一種文化形態,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通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和新表達推進革命精神國際化傳播,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文明性和包容性,打破西方發達國家的話語霸權,促進世界各國的合作共贏。

4 結語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不斷發展的,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變遷,將會有更多革命精神從實踐中被提煉和概括出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反復強調要弘揚偉大革命精神。革命精神體現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仰,應重視革命精神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注重運用生動活潑的革命精神傳承引領思想文化建設,使思想文化建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從而使革命精神傳承與思想文化引領相得益彰。同時,還應緊密結合時代特點,不斷創新革命精神傳承的方式和策略,深層次地挖掘革命精神內嵌的價值因素,最終使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領功能得到最充分和最有效的發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群眾思想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始終和群眾融為一體
當代陜西(2021年6期)2021-07-22 06:48:48
多讓群眾咧嘴笑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18p| 国产福利拍拍拍|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资源站| 免费一极毛片| 日本精品影院|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国产精品香蕉| 五月婷婷导航|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国产第一页亚洲| 日韩午夜片|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h网站在线播放|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国产福利大秀91| 欧亚日韩Av|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综合五月天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欧美精品成人| 亚洲美女久久|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1精品专区| 精品三级在线| 日韩av手机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日韩AV无码一区|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九色国产在线| 午夜啪啪网| 亚洲最新网址| 青青青草国产| 国产丝袜91| 欧美成人二区|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www亚洲天堂| 69av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一二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91娇喘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在线|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伊人91在线| 亚洲区第一页|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