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 輝 吳帥辰
8月22日,商丘市遭遇新一輪強降雨襲擊,22日夜間至23日凌晨,全市平均降水量52.4毫米,最大降水量達213.2毫米。與此同時,商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高、中風險區依然存在。對于國網商丘供電公司來說,在應對本輪強降雨天氣侵襲、確保電力可靠供應的同時,還要處理好防汛保電與疫情防控之間的關系,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確保防疫、防汛“兩手抓、兩不誤”,努力筑牢疫情汛情“雙防線”。
8月21日15時,國網商丘供電公司提前啟動防汛二級應急響應,并召開市縣公司防汛工作緊急會議,布置應急工作。
隨著應急機制的啟動,國網商丘供電公司先后召開了三次防汛工作會議,傳達貫徹上級防汛、防疫工作會議精神,優化完善應急工作體系,成立防汛應急組織,要求市縣公司班子成員全部到崗到位,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組織健全、領導有力。該公司要求全體人員杜絕麻痹、松懈、僥幸心理和厭戰情緒,扎實做好防大汛的各項準備;堅持“以防為先、為要,以搶為后、為重”理念,做好電網相關設施的防范和搶修工作,緊盯防汛重點,尤其是做好3座低洼變電站、50基輸電線路易沖刷桿塔、5座地下開閉所的內澇積水,以及永城煤礦塌陷區內80條線路、104個臺區易發險情的應對,落實前期排查風險隱患的整改工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水進人退電停,水退人進電通”,嚴防觸電人身傷亡事故;加強應急值守,明確人員責任,各級指揮及搶修人員在崗在位,確保各類險情及時處置。同時,要求前往風險區域的搶險人員備好防疫物資,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情況下開展供電搶修工作,切實做到搶險不冒險,確保搶修人員的人身安全。
8月22日,國網商丘供電公司滿足防疫條件的搶修人員疫情防控碼由“黃碼”轉為“綠碼”,使得該公司迎戰暴雨保供電搶修力量得到了有效加強。
受疫情防控影響,國網商丘供電公司部分搶修人員在中高風險地區參與搶修工作后,疫情防控碼自動由“綠碼”轉為“黃碼”。隨后,“黃碼”人員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家自行隔離,只有等變“綠碼”后才能返回工作崗位。
面對暴雨影響,為有效增強搶修力量,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國網商丘供電公司對“黃碼”搶修人員進出風險地區、疫苗注射、核酸檢測等情況進行充分調查了解,確定這些人員并非真正到達風險地區后,隨即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促請政府將滿足防疫條件的搶修人員疫情防控碼及時由“黃碼”轉為“綠碼”,使得全區205支搶修力量得到有效加強,為后續做好搶險保供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該公司還積極加強與防汛指揮部、防疫指揮部的溝通協調,確保參與防汛保電的人員和車輛持健康碼“綠碼”即可通行,保證人員及時到達搶修現場。
在國網商丘供電公司積極努力下,全市主網運行正常,145個防疫重點單位及黨政軍機關等重要用戶供電安全可靠,因故障停運的配電線路均在暴雨結束后恢復送電。
“因疫情管控原因,原來由市公司人員特巡維護的輸電線路,均交由屬地縣公司負責,確保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國網商丘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孫天宇介紹道。
針對疫情防控狀態下的防汛工作,國網商丘供電公司充分發揮屬地化管理優勢,強化市縣公司聯動,確保各項防汛保供電工作落到實處。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該公司設備巡視人員實行AB班制度,把班組人員分為兩個小組,各小組人員及車輛采取互不見面的方式開展設備及線路巡視,尤其對轄區內政府、醫院、核酸檢測點、隔離觀測點等重要場所的設備、線路,實行24小時輪值監護,全力保障特殊時期安全可靠供電。
在雨勢最大的睢縣,8月22日18時至23日7時降水量達到213.2毫米。為確保變電站運行安全,國網商丘供電公司對睢縣境內所有變電站均恢復有人值班。其中,220千伏變電站由市公司變電運維人員值守,110千伏、35千伏變電站由國網睢縣供電公司派人恢復值守,在每座變電站的3名值班人員中,分別由1名變電運維人員、1名運維管理人員和1名部室人員組成,確保了力量充足和電網安全。
汛情期間,國網商丘供電公司各級搶修人員連夜出擊,共投入搶修人員208人、各類車輛77臺(含3臺發電車)、發電機5臺、大型搶修機械4臺,確保了受損線路的迅速恢復,實現了人員安全和迅速恢復供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