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申鐵軍
(1.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近期,公路行業落實國家、部、省及行業監管部門關于質量工作的決策部署,扎實開展“堅守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紅線”的專項行動,嚴格執行公路建設項目質量紅線管理規定,勇擔企業主體責任。全面推行“紅線管理”,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和關鍵環節控制,嚴格排查消除重大質量隱患,嚴肅查處質量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杜絕重特大質量事故,遏制較大事故,確保工程建設生產穩定,質量可控。
7S管理是指在生產的現場對方法、人員、材料、機器、信息等生產要素進行的有效管理,因素養(Shitsuke)、整頓(Seiton)、整理(Seiri)、清潔(seiketsu)、清掃(Seiso)、安全(Safety)、節約(Save)第一個字母都為S,所以稱為7S。
引入“7S”管理理念,全面推行“班組化”“三級技術交底”“首件認證”“三檢制”等管理規范密集落地,全面推行工序標準化、作業班組化。三是著力工藝、工序標準化提升,開展“施工工藝標準化”專項行動,總結、提煉和提升生產工藝、技術標準,積極參與行業規范、標準編制,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廣工序檢測APP、試驗云檢測、質量預警等設施設備。
持續加強標準化建設力度,擴大標準化應用范圍。一是推進現場設施標準化建設。全面規范廠區建設、安全設施、環保設施等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建設。二是加強現場管理標準化,堅持技術引領施工、規范指導生產。二是加強現場管理標準化,堅持技術引領施工、規范指導生產。
嚴格落實全員崗位質量責任制和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一是逐級層層簽訂《質量目標責任書》,持續構建完善“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責任網絡,實現質量責任可追溯。二是全員簽訂《崗位質量責任清單》,逐級備案,明確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各職能部門管理人員和各工作崗位員工質量責任。三是項目部以及施工班組質量責任人,強化各級管理人員履職盡責意識。四是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參建單位項目主要負責人簽訂質量終身承諾書,建檔登記備案。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責任追究鏈條,盡職免責、失職追責。
持續加強員工的教育培訓考核,不斷增強員工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能力。一是加強技術規范、行業標準的培訓,形成人人“學規范、懂規范、用規范”的工作環境,提高管理、技術人員熟練應用標準規范指導生產的能力和素質。二是加強一線操作人員崗位技能的培訓和技術交底,培養員工愛崗敬業的品質和追求質量的意識,提高員工正確完成工作任務和履職盡責的能力。三是加強崗位能力考核,定期對員工履職盡責能力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不斷提高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持續保證各崗位員工滿足工作需要,為單位生產經營順利開展。
定期檢查和不定期巡查相互結合的質量監管長效機制,建立起多層級、多方位、多頻次立體防控體系。一是以季度為督查周期,對重點建設、施工項目開展督查。二是以月度為檢查周期,對項目開展檢查。三是項目部或生產班組開展的日常質量驗收、檢查和隱患排查。四是隨機組建巡查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專項巡查。
落實"選好、用活、育強、激勵”人才戰略,營造“智慧泉涌、人才輩出、干事創業”的蓬勃書面。一是以項目、課題為載體,開展師傅帶徒、崗位練兵、勞動競賽、QC攻關活動,營造爭先創優、尊重工匠、崇尚先進的氛圍,培養選拔優秀人才。二是堅持價值導向,強化正向激勵,對質量管理工作突出、成績顯著、創造更多價值的人才進行表彰和獎勵,培育愛崗敬業、刻苦鉆研的優秀員工。
加強工程原材料、構配件、設備的管理,積極推廣應用“工程質量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砂石料類材料應進行溯源管理和進場檢驗,對水泥、鋼筋、瀝青、外加劑等材料應嚴格核驗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進場復驗;對土工織物、防水材料、橡膠支座等材料應進行見證取樣、外委檢測;構配件、設備、設施等進場時應組織相關方進行聯合驗收。堅決杜絕不合格材料、構配件和設施設備用于工程實體。
加強路面施工質量的提升,加強質量管理信息化建設,重點提升路面結構層厚度、平整度和面層滲水系數指標的合格率。加強碎石、瀝青等原材料的質量管控,加強混合料配合比的設計和驗證,做好試驗段數據的整理、分析和總結,將混合料的生產、運輸、攤鋪和碾壓全過程納入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數字化管理,實現超標數據自動記錄和分級報警。路面平整度指數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不大于2.0、其他公路不大于4.0,分值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不大于1.0、其他公路不大于2.0。
加強橋梁施工質量提升,充分保證橋梁的堅固和耐久性。重點加強橋面鋪裝鋼筋網片定位、鋪裝混凝土厚度、防撞護欄鋼筋保護層厚度和線形的控制。積極推廣數控鋼筋加工設備的應用,加強鋼筋加工人員的技術交底和培訓,嚴格鋼筋批量加工前的放樣試配;橋面鋪裝應嚴格高程測量,控制鋼筋網的綁扎定位,保證鋪裝混凝土的厚度和鋼筋保護層厚度;防撞護欄鋼筋焊接和模板安裝應采用“五線法”工藝控制,嚴格加強護欄邊線、折線和底線的位置、尺寸和線形的控制,掛線法檢測偏差不大于3 mm。
推進隧道工程班組化建設,強化隧道施工班組的技術交底和三檢驗制度落實,重點加強隧道開挖和防護質量的控制。認真編制隧道專項施工方案,開展爆破作業專家論證,施工過程中圍巖情況發生較大變化時應組織專家調整爆破參數,爆破結束后應組織爆破效果評價和驗收,嚴格控制隧道超欠挖現象。積極開展“四新”技術在隧道噴射混凝土支護中的應用,應加強噴射混凝土作業工人的培訓,嚴格控制噴射混凝土質量,保證噴層厚度,杜絕表面離鼓、脫落、露筋現象,實現噴射混凝土損耗土質隧道不大于1∶1.2、石質隧道不大于1∶1.4,平整度用3 m直尺檢測不大于30 mm。
按照嚴把五關,嚴格三檢原則,即嚴把原材料進場關、模板驗收關、混凝土配合比驗證關、工藝控制關和現場管控關,嚴格落實和執行“自檢、交接檢和專檢”制度,總結成熟、可靠的工藝參數,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工藝標準,打造內實外美的品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