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耿勝慧,胡紅亮
(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1)
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隨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規模的不斷壯大,水資源的緊缺問題日益突出。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節水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2014 年3 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水利工作方針。2019 年4 月,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發改環資規〔2019〕695 號),要求深入開展公共領域節水,提出到2022 年,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節水型高校。2019 年8 月,水利部、教育部、國管局印發《關于深入推進高校節約用水工作的通知》(水節約〔2019〕234 號),圍繞加強節水宣傳教育、強化用水精細化管理、加強管網漏損控制、提高非常規水利用、積極開展節水改造、推廣市場化模式、推動產學研融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強組織領導等九個方面,明確了相關任務和要求,積極推進高校節約用水工作。2019 年11 月,湖南省水利廳、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高校節約用水工作的通知》(湘水發〔2019〕13 號),進一步明確提出“在全省范圍內建設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節水型高校”。水利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設工作的通知》(水資源〔2013〕389 號),提出公共機構要發揮節水示范帶頭作用,加強節水管理和技術改造,引導全社會提高節水意識。截止2019 年底,省政府辦公廳等141 家單位先后通過達標評估,獲得“湖南省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稱號[1]。
隨著社會主要矛盾、治水主要矛盾、水利改革發展形勢和任務的變化,治水思路的調整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確立,體現了新時代水利精神在做事層面倡導“科學、求實、創新”的價值取向,以科學嚴謹的態度治水[2]。推進高校節水也是積極踐行新時代治水思路,貫徹落實水安全戰略的具體體現。
高校多以生活用水為主,隨著高校擴招及辦學規模擴大,在校人數大幅增加,用水量也逐年增加。老校區的給水管網系統出現腐蝕、銹蝕問題,維修難度大,管網漏損率較高。存在水龍頭未關嚴的“長滴水”“長流水”等人為浪費現象;供水設備故障率較高;管網布置不合理;沒有科學的監測體系,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節水設施過時,節水效果差;水源單一,未利用雨水、中水等非常規水源;節水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節水型高校是指采用先進適用或者有效的節水管理、節水技術和宣傳教育等措施,取得節水效果,經評估,達到《節水型高校評價標準》(T/CHES 32-2019)要求的普通高等院校[3]。
目前,全國有南華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東華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等幾十所高校都已獲得“節水型高校”稱號。湖南省內已有多所高校已建成節水型高校建設,如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南華大學、懷化學院、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長沙師范學院和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等。2019 年,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被授予“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
華東理工大學制定了校內相關節水管理制度,印發了《華東理工大學計劃用水管理制度》和《華東理工大學節約用水管理辦法》,用制度科學有效地進行節約用水管理,完善了節水管理細節和管理措施,很好地把節水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2010 年,浙江大學建立節水考評獎勵和漏水舉報獎勵制度,實施3 年內共收到各類有效漏水舉報90 余起,發放獎金9 000 余元,有效減少了水資源浪費。天津大學在宿舍樓里設置廢水回收專用箱,通過洗漱水的下水管道收集廢水并送至樓頂的水箱,作為沖廁用水,據計算,采用新裝置后每月可節水50%以上[4]。
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內的3 個食堂建設廚房中水回用項目,通過循環回收食堂洗手、廚房洗菜等雜用水,水質經處理達標后用于食堂沖洗地板,有效控制了自來水的用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節水要從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面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加強節水宣傳教育,需要充分發揮高校教書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積極推進節水教育進校園、進課堂,將節水教育融入德育教育內容。學校可以根據不同教育層次進行適合的宣傳教育活動。高校可以采取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
2.1.1 建立節水管理等制度
1)成立由校領導負責的節水管理機構,職責明確,為順利開展各項節水活動提供支持,保障機構運行管理規范。可以將節水型高校建設納入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制定具體建設方案。有計劃地安裝智能節水設備系統。
2)建立水利信息公布制度,學校后勤聯合物業公司定期向社會公布校內供水量、用水量、水價等信息,促使師生群體關心、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
3)制定節水目標,并將節水目標納入學期(年)工作目標考核,對節水工作做得好的部門給予表彰獎勵。對提出節水省電等方面有價值的建議或發明創造,學校應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或開展合同節水進校園,即由專業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單位簽訂合同,企業先期墊資對用水單位供水系統進行改造,再從用水單位所節約水費中逐步收回成本并獲取利潤。
2.1.2 重視節水宣傳教育
生活中的“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洗菜,洗菜水澆花,洗手水拖地等行為,是可以通過人為主觀意識和行動做到的舉手之勞,但因嫌麻煩,實際做到的并不廣泛。節水宣傳推廣活動需要更深入地傳播到每個人的觀念中,根植在人們心中,把節水當成習慣,把節水看待成是值得尊重和歌頌的美德,形成像穿衣吃飯一樣的習慣,潛意識里自發主動地珍視水,愛惜水,保護水。
1)營造節水氛圍。在辦公區、實訓場(室)、教室、食堂、圖書館、浴室、教工學生宿舍等場所張貼國家節水標志和節水掛圖,懸掛節水標語條幅。在用水場所制作節水警示牌,營造時刻注意節水的氛圍。
2)開展節水教育活動。舉辦水資源利用形勢講座,納入學校“大禹講堂”系列活動。結合湖南省水安全戰略規劃要求,邀請有關專家介紹我國水資源利用形勢和面臨的壓力。組織教職工和廣大學生收看有關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宣傳片,增進對我國水資源利用情況的了解,提髙對節水型社會建設緊迫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3)多渠道宣傳節水文化。通過學校官網、官微、官方微博、以及新聞媒體等形式開展節水教育,帶動全社會提升節水意識。組織開展或參加宣傳節水方面的文藝表演、書畫展、知識競賽及征文活動等。
4)拓寬宣傳形式。高校可以拓展節水宣傳載體,開展不同形式的節水宣傳。在新建的實訓綜合樓一層建設節水數字展廳,建設高清數字展示屏幕,布置互動AI 機器人等。或建立展示體驗廳,開展用水器具對照展示和植草溝、下沉綠地、處理設施等海綿理念展示,讓觀眾直觀感受節水效果,達到節水宣傳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的目的。數字展廳內建立沙盤實體電子模型,通過聲、光形式模擬學校供用水,讓學生對節水效果產生直觀感受[5]。
2.1.3 加強用水設施日常管理
1)源頭節水。定期巡查和維護用水設施設備,及時發現浪費水現象,減少管道跑冒滴漏、長流水等浪費問題發生。發現有跑冒滴漏現象及時通知后勤中心維修,并落實節水維修負責人。
2)加強校內雨水收集利用和中水回用,用于綠化、沖廁、路面清潔、洗車、消防等用途。
3)實施水電智能化管理。學校應調撥專門資金對陳舊水電設備進行改造或更新,采用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統,科學減少水電耗損浪費,杜絕安全隱患。通過科學智慧的管理系統進行實時監測學校供水、用水等各細部、各環節具體水務信息;必要時通過各類遠程控制設施調控供用水的水量、水壓等。
通過校園卡或一卡通統計各學生用水數據,以月為單位分析統計各班級各專業的用水量數據,對同專業用水量少的班級,給予嘉獎。可探索文明班級評選,或等同第二課堂素質教育學分獎勵等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節水積極性,引導廣大學生自覺采取節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實現全校自覺節水。
2.2.1 編寫節水教材或課外讀本
編寫節水相關內容教材或課外知識讀本等,將節水教育融入德育教育內容,培育校園節水文化成果。
2.2.2 開設特色水文化課程,將節水理念融入思政課程
培育校園節能文化。將節水教育融入到素質教育體系,加強高校節水相關專業人才培養。進行節水等內容的課程教育,介紹我國的水資源利用形勢及節約潛力,使廣大學生了解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2.3 把節水教育加入實習體系
結合水利類專業特色,將節水教育融入到實習中,組織學生去相關企業單位參觀學習,如海綿城市示范區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水庫,水源地等,了解節約用水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形成深刻的節水觀念。
2.2.4 推進節水技術相關科學研究
充分調動學校科研力量,進行節水設施技術改造,把節水技術作為科研工作的重要內容;推動節水應用技術的升級,積極參與研發節水技術、改良節水器具,促進高校節水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2.3.1 成立校園節水社團(協會)
利用好“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宣傳節點,定期組織活動,打造“節水周末影院”,不定期地播放節水、珍惜水環境的相關公益紀錄片影視作品等。多形式多途徑擴大節水宣傳效果,形成校園節水文化氛圍。
2.3.2 開展節水主題方面的實踐、班會、比賽等活動
在“世界水日暨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世界環境日”等期間,組織學生開展主題班會、實踐活動。在暑期組織學生開展以宣傳節水型社會建設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往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期間開展的低碳、節水、環保公益騎行宣傳以及河道義務保潔活動,已去過橘子洲、瀏陽河、松雅湖等地。并走進附近社區和小學開展現場講解、游戲互動、趣味實驗等,通過面對面交流、大手拉小手,讓居民和小學生樹立節水護水觀念。還有學生創作原創歌曲等呼吁節水,2020 年疫情期間還開展了拍攝家庭節水妙招短視頻評選活動。
2.3.3 節水生活習慣建立
鼓勵學生自覺養成計劃用水、節約用水、重復用水的良好習慣。提倡上課自帶杯子和白開水,宿舍飲用直飲水或者大桶裝水。確實需要瓶裝水的活動和會議,建議提供小瓶水,隨身帶走半瓶水。節水行為納入文明班級考核。提倡剩水澆花、洗手、拖地,節約洗刷用水縮短用水時間;隨手關閉水龍頭,做到人走水停。
2.3.4 各班或各寢室配備專職節水管理員
專職節水管理員負責班級節水日常工作監督和統計,配合學校相應節水機構和部門完成宣傳及考評等相關工作。
目前,節水宣傳范圍較廣泛,大眾也都有基本的節水觀念,但具體執行環節缺乏監管,節水與否只能靠道德去約束,節水多少由主觀意識去控制,都屬于主動節水行為;應加大節水器具和設備的推廣,降低安裝成本,普及應用節水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被動節水行為比例;制定補貼政策,對于節能節水的企事業單位、個人有相應的物質獎勵或精神嘉獎,如累積“水信用”,生成節水電子記錄或積分等,對為節約水資源做出努力的行為予以鼓勵。
節水優先擺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思路”的首要位置,不僅學校,整個社會每個人都需要自覺肩負節水、護水責任,從自己做起,積極帶頭遵守節約用水、保護水環境規定,并用實際行動帶動和影響身邊的人,做節水的踐行者,共同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節水、愛水護水的良好風尚和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