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光
(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天津 300170)
2021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九屆“世界水日”,3月22—28 日是第三十四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 2021 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Valuing Water”(珍惜水、愛護水),水利部確定我國紀念2021 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
水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水安全問題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和人民健康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多次就水資源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指出“水安全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強調要“加強需求管理,把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力作為剛性約束,貫徹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
近年來,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3·14”“9·18”“1·03”等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十六字”治水思路,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按照部、委黨組的決策部署,主動對標“防洪水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等標準要求,堅持補短板、提能力、強服務,在科學防災減災、維護流域水安全、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支撐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強化頂層設計,編制完成《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水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提升工程總體方案》《海河流域水文現代化規劃》。2020 年接收流域各類雨水情信息站點5 317個,較“十二五”末增加近3 倍。逐年開展流域下墊面和預報情況調查,先后完成了流域38 個斷面、9 個蓄滯洪區預報方案編制和14個重要斷面、海河水利委員會直屬三大水庫等預報方案修訂工作,推動預報調度一體化建設,不斷提高洪水預報水平。編制了流域大洪水及超標準洪水應對預案,建立了流域水文應急監測聯動機制和預案,在平原區增設171處應急監測斷面,進一步落實“以測補報”,選取重要河流中下游14處監測斷面開展視頻水文監測系統建設,實時修正河道洪水滾動演進預報,有效提高預報精度。與中國氣象局、天津市氣象局簽署合作協議,開展短臨預報降雨、雷達反演等技術應用,合作延長洪水預報預見期。與流域水文單位協作,密切監視雨水情,滾動預測預報,加強聯合會商,及時發送信息和發布洪水預警,成功應對海河南系“16·7”、灤河“18·7”、“18·8”等較大洪水過程和“安比”“利奇馬”等臺風降雨影響,為海河流域洪水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撐。
“十三五”期間,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不斷加強省界和重要控制斷面水文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水資源監測能力持續提升。以水文水資源監測分析評價為抓手,支撐海河水利委員會開展海河流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節約用水管理和河湖長制落實相關工作。開展水量分析預測,編制水量調度方案,支撐水工程運行調度。先后為永定河生態水量調度、引黃入冀補淀調水、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試通水等流域重大引調水工程開展監督性監測和分析評估,編制重要河流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為流域供水安全、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改善等提供有力支撐。完成82 個地表水國家重點水質站、565 個國家地下水監測站的年度水質監測任務,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評估,探索建立河流生態流量監測評價預警機制,保障流域水生態保護。
海河流域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共建成2 344 個地下水自動監測站,基本實現對主要平原和主要超采區地下水動態的區域性監控。2018 年以來,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全力做好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河段水文動態監測和分析評價,對22條河湖生態補水開展動態監測評價和滾動預警,建設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信息管理系統,對京津冀地下水超采治理進行現狀評價,及時提供決策支持,有力支撐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保障區域水安全和生態安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未來5 a 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對國家節水行動、優化水資源配置、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水旱災害防御等水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水利部對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對標對表,從根本宗旨、問題導向、憂患意識3個方面貫徹和落實新發展理念。
流域水文工作要著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打造幸福海河為目標,給人民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方面通過補短板,完善不同功能的水文監測站網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民群眾更高品質的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等領域公共產品供給。
當前,海河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仍較為突出,水資源超載嚴重,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流域水生態水環境長期積累性問題突出,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經過近年治理,雖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但地下水常年虧空的局面仍未改變。新階段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的解決對水文技術支撐提出一系列新要求,要求監管對象更為詳盡(管理到縣、到河、到斷面),監管時效更為及時(適應預警、調度、考核等要求),監管要素更為系統(涵蓋水循環全過程),監管范圍更為全面(覆蓋水量、水質、水生態及水安全)。
水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十三五”以來,洪水風險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心頭之患。海河流域多年未來大水,多數防洪工程未經受過大洪水的考驗,防汛工作人員經驗缺乏,不同程度存在麻痹大意思想。如若不能有效控制洪澇干旱、糧食供給、生態環境等水安全風險,將可能威脅到社會安全穩定,特別是海河流域地處京畿要地,不容有失。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樹牢底線思維,提高水文在洪澇干旱、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方面預測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2021 年是邁入“十四五”和開啟新發展階段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們黨建黨100 周年。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將深入學習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安全發展,積極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打造幸福海河為目標,緊密圍繞水利改革發展各項決策部署,對標流域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新需求,充分發揮監測評價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職能,全面提升水文服務水利發展4項能力。
重點做好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工作。加強流域性洪水應對準備,從氣象水文融合、應急監測、精細化模型預報、流域協作聯動等方面落實洪水應對措施;編制委屬水文站安全測報方案,開展下墊面和洪水預報調查分析,修訂委屬水庫和大清河、北三河等重要河流洪水預報方案,提升洪水預測預報能力;完善流域應急監測協調機制,推進監測演練常態化,全面提升水文應急監測能力;推進預報調度一體化系統建設,提升預報調度決策支持水平;深化水文氣象技術合作,拓展短臨降水和雷達反演技術應用;強化“以測補報”,推進流域重要河流中下游64處應急監測斷面視頻監控系統建設。
圍繞“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學調水、系統治水”的水資源管理目標,做好水文服務謀篇布局文章。進一步優化流域水文監測站網布局,完善監測體系,提升地下水、行政區界斷面、取退水口等監測能力,加強自動監測,擴大實時在線監測范圍,提升流域水文監測感知能力;做好海河流域省界及重要斷面水資源監測評價、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指標復核、流域水資源管理和節約用水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技術支撐,保障水資源剛性約束有關要求落到實處;協助開展海河流域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問題認定與整改,全面規范取用水行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做好南水北調、引黃工程、永定河調水的水資源調度監測評價,完成永定河生態修復水資源實時監控與調度系統建設,支撐水資源調度管控。
圍繞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積極組建流域水質監測中心和分中心,完善水生態監測站網體系,協調指導省市水質監測評價工作;完成82 個地表水國家重點水質站和565 個國家地下水監測站的水質監測、“潘大岳”水源地富營養化監測、重點水域水生生物監測工作;定期編制水質監測通報,探索開展生境監測,健全水質和水生態預測預警機制,系統推進流域河湖保護和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
按照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的統一部署,編制河湖生態補水水文監測方案,開展生態補水水文監測分析;編制華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河湖生態補水監測簡報和超采區地下水水位變化預警簡報,對超采區地下水位變化進行動態分析評估,按月上報水利部;組織京津冀地下水超采治理信息集中填報,開展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行動年度評估;完成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全力支撐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