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敏
(黑龍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與日俱增,汽車消費作為家庭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迅猛增長,以機動車維修和機動車配件經銷為主體的機動車維修業也由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同時,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民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多,我國的機動車維修業也正面臨著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并逐步形成了兩大格局,即:以品牌專營4S企業、綜合性修理企業、品牌連鎖服務站、專項維修業戶等多種經營模式并存的維修市場格局;以汽車配件品牌專營、廠家直銷、品牌代理等多種經營方式并存及有形市場、零散經銷商經營業態并存的配件經銷市場格局。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化、市場化、民族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汽車品牌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給市場準入制度下的機動車維修業增添了更多發展動力,使得各經營主體能夠通過廣泛地參與市場競爭,實現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的多樣發展——綜合維修經營、特約維修經營、多位一體品牌專營、品牌連鎖維修經營、集群市場經營以及配件交易電子商務等業態同時存在,共同構成了多種業態下的機動車維修業發展模式。
綜合維修經營是在我國較早出現且存續時間最長的機動車維修業發展模式,其生產作業管理基本不受送修車型的品牌限制,有較為齊備的作業設備、維修廠房和技術人員,是一定區域內服務范圍最廣、維修技術兼容性最高、質量信譽度較好的綜合性汽車維修服務方式;加之配件供應渠道的多元寬泛、維修經營業態的專業獨立,使該模式在提升企業綜合盈利能力、降低維修收費價格、控制生產運營成本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但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革新與車型種類的快速變化,由于缺少核心技術和專業人員的持續跟進,綜合維修經營模式始終處在維修消費服務的中后期市場,在適應社會需求、提高維修質量、擴大經營規模等方面整體處于被動地位。因此,為克服這種不利局面,部分綜合維修企業已逐步向綜合性品牌特約維修企業進行轉變,通過汽車整車廠家的品牌維修授權和技術支撐,實現對現有資源的整合、優化,以不斷提升市場適應能力和維修服務水平。
所謂多位一體,即包括汽車整車銷售(Sale)、配件銷售(Sparepart)、售后服務(Service)、信息反饋(Survey)及二手車置換(Second-hand)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經營業態;而根據承擔功能的多少不同,具有該業態形式的維修經營主體被稱為3S店、4S店或5S店等。多位一體品牌專營是當前被我國各地普遍接受,且居于主體地位的機動車維修業發展模式。但不論功能數量方面有何區分,其經營模式的本質特點都是通過汽車的品牌授權,由經銷商向客戶提供與之相關的汽車終身服務產品與解決方案,從而實現整車制造廠對機動車全產業鏈的完整控制。這也決定了此類維修經營模式,無論在場地規模、硬件設施、資金實力、社會影響方面,還是在服務質量、技術水平、人員素質方面,都具備其他模式所無法比擬的市場優勢——舒適的消費環境、完備的售后體系、全面的技術配套、可靠的配件質量和人性化的跟蹤服務,使有關經營者能夠快速建立并不斷擴大客戶群體,實現經濟收益的穩定增長,并有效帶動與之相關的汽車消費需求,不斷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管理規范水平。
與多位一體的品牌專營模式不同,品牌連鎖維修經營以維修服務的專業化分工和自主品牌的商業推廣為核心,以汽車養護、美容裝潢、快速修復為主要經營內容,通過建立統一的服務規范、價格標準、技術體系、配件渠道和品牌形象,實現區域性品牌連鎖經營。
近年來,在我國采取該經營模式且取得較好發展成效的有小拇指、車奇士、新奇特等,這些單位盡管在連鎖加盟及產權關系的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主要特點基本表現為:一是點多面廣,規模效益顯著;二是特色專一,服務專業性強;三是貼近居民,深入街道社區;四是擴張迅速,社會接納度高;五是投入較少,市場風險較低。同時,由于經營項目單一、場地規模較小、運營成本不高,使得這類維修經營主體能夠較好地實現集約化管理,有效地減少物資存儲和資金占用。但在現有的市場發展環境和技術條件下,該模式所占比例仍不高,尤其在中小城市,該模式在車主中的認知度還較低。
市場集群是指商品交易市場在一定地理空間上的聚集現象,是一個彼此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具有特殊關系的市場群體。在機動車維修業中,集群經營現象普遍存在于機動車配件經銷行業內,同時也在特定的少數維修市場中出現:
首先,在機動車配件經銷行業中,除整車制造廠統一控制的流通渠道外,大量來自不同地區和品牌的機動車配件,由于產品型號、適用車型、質量價格的復雜繁多,主要集散于各個城市的配件市場之內,其中既有品牌配件制造廠設立或授權的大型批發商、直營商,也有通過批發、零售方式進行配件轉分銷的中小規模商戶;其經營模式主要通過建立在市場聯系基礎上的集群效應,實現多元配件供應渠道在經銷環節上的延伸匯總,形成對車輛承修單位和購件車主的采購目標導引與實物交易配送;而承擔市場管理工作的有關經營主體并不參與具體的商品交易活動,主要負責市場的物業管理。因此,在沒有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環境下,集群發展的配件市場多呈現出商戶總量眾多、市場流動性大、配件品類齊全、成交規模巨大、價格可比性強及行業自律不足等特點。
電子商務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進行的綜合性商業貿易活動,能夠實現買賣雙方在不謀面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各類商品交易活動、金融活動的網上操作和在線支付。而在我國機動車維修業中,由于受傳統交易方式、經營理念、信用體系和技術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制約,該模式的應用起步晚、發展時間短,目前尚未實現大面積的推廣與普及,僅在機動車配件的流通交易環節有所嘗試,其構成要素主要是網絡交易平臺與支付機構、配件供應商、維修采購方、物流配送部門及業務流程,運營方式包括ABC(Agents to Business to Consumer,即代理商、商家和用戶共同搭建的集生產、經營、消費為一體的電子商務)方式、B2B(Business to Business,即商家對商家的電子商務)方式、B2C(Business to Customer,即商家對用戶的電子商務)方式等;產品供需雙方只需登錄網上交易平臺發布或查找配件相關信息,通過網上支付和物流配送的訂單確認,即可完成交易。但不論最終采取哪種運營方式,配件交易的電子商務模式能夠有效縮減商品交易環節、強化質量信息跟蹤、暢通配件供應渠道,從而實現企業經營成本的下降、行業資源的整合與產品價格的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