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鋒,古皎霞,盧致文
(太原理工大學 輕紡工程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現代女性在家庭、社會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得體而舒適的著裝不僅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質,也可以增加著裝者的自信。優雅的禮服、干練的職業裝,時尚而富有個性的生活裝,舒適而充滿活力的運動裝等極大地豐富了服裝款式種類,為消費者提供了廣泛的選擇。而消費者需求的多面性和變化性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服裝市場,一些適用性廣且有別致設計點的服裝備受消費者的青睞,如風格富于變化的裙褲便是這類產品,既便于活動又有類似裙裝的飄逸外觀,或成熟優雅或青春活潑,或簡潔厚重或夸張飄逸[1]。本文以裙裝與褲裝的一體化設計為目的,研究裙褲的創新設計方法,以期實現美觀性與功能性的有效結合,滿足不同場合著裝的設計要求。近年來,關于裙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廓形、結構、組合方式等方面[1],一些學者對于襠彎參數[2-3]及褲片分解[4]進行了細化研究,在結構上既要保留褲裝良好的活動性也要同時兼具裙裝的飄逸外觀,但關于整片式裙褲創新性結構的研究較少。
本文以裙裝與褲裝一體化設計為課題,從裙裝與褲裝的結構、成型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究,將裙裝與褲裝的結構進行組合、拼接,經過反復試驗、調整,逐步形成整片式結構及卷曲式成型方式,是具有創新性的裙褲設計方法,實現了美觀性與功能性的有效結合。
裙裝與褲裝的一體化設計,指將裙裝與褲裝相融合,是以褲裝功能性與裙裝美觀性相結合為目標的設計,裙褲即為一體化設計的典型款式。
為了使裙褲的外觀更接近于裙裝,通常可以從款式和結構2個方面進行設計以弱化襠部。款式上可以通過在褲裝前身表面另加一層裙片掩蓋襠部,或者在褲裝的前中心處設計暗裥以便隱藏襠部,還可以直接將裙裝套在褲裝的外層,由共同的腰頭實現“裙+褲”的整體疊加設計。結構方面加大橫襠寬度及直襠深度,使襠部寬松,弱化襠部與人體特征的一致性[2-3]。
褲裝采用寬松的襠部結構,側縫完全不縫合;前褲片表面另加完整的前裙片用以覆蓋襠部,并在兩側縫處拼接后褲片與前裙片,實現前后一體的整片式“裙+褲”效果[4],稱為整片式裙褲。
整片式裙褲的基本結構,既要符合靜態的人體特征,又要對應裙、褲一體的款式特征。
下裝對人體下半身的包圍見圖1。可以看出,裙裝對人體下半身的包圍是相對簡單的整體環繞包圍;裙褲對下半身的包圍分為上、下2個區域,橫襠線以上與裙裝相同,橫襠線以下左右獨立,兩褲筒分別環繞大腿內側,從人體縱向中心截面觀察,裙褲比裙裝多出了襠下的部分。

圖1 下裝對人體下半身的包圍
與裙褲包圍人體下半身的特征相對應,以緊身直筒裙的結構為基礎,在裙片的中心區加出裙褲所需要的襠下部分,得到整片式裙褲的原型結構[5-7]。
將襠下部分與裙片后中心線延續拼接,在前中心線處對稱連裁,形成前裙后褲型裙褲的原型結構,見圖2。將襠下部分與裙片前中心線延續拼接,在后中心線處對稱連裁,則形成“前褲后裙”的原型結構。

H—臀圍;L—裙長。圖2 前裙后褲型裙褲的原型結構
整片式裙褲的綜合設計以其原型結構為基礎,綜合考慮可穿性、動態舒適性、可縫性、造型特征等因素。
整片式裙褲的褲筒設計為卷曲而成的開放式,褲片縱向沒有分割線,免裁免縫,工藝簡單,但是容易散開。基于可穿性要求,褲片需要在中心區域加出必要的重疊部分,褲片中心區域重疊部分見圖3,以便在腰口處與表層的裙片加以固定。

圖3 褲片中心區域重疊部分
考慮到縫制的可行性與便利性,腰口處的重疊寬度A′C′≥5 cm。在此范圍內,按照女性中間體號型(160/66A),裙長取55 cm,重疊區的寬度分別取等于前裙片的寬度、前裙片寬度的2/3、前裙片寬度的1/3,制作3件樣裙,并分別編號1#、2#、3#。請15位滿足160/66A號型要求的女大學生試穿,對裙褲的造型穩定性、日常動作中的動態舒適度等方面進行感性評價,裙褲著裝體驗的綜合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裙褲著裝體驗的綜合評價結果
著裝體驗表明,重疊區的寬度越大,褲筒的卷曲保型性越佳,同時對活動的制約性也越大,設計時需要根據對造型及穿著舒適度的要求選定適當的寬度。重疊區的寬度較小時,下擺底邊角下墜超出表層下擺的部分需要去掉,以免影響外觀。
整片式裙褲成型時首先縫合裙褲的襠縫,然后將加出的重疊區域分別向兩側卷曲,形成褲筒,其上口與表層裙片的腰口重疊;使對應點A點與A′點、C點與C′點分別重合(見圖3),將重疊部分在腰口縫份以內固定,最后绱腰頭即可成型。整片式裙褲的成型方式見圖4。

圖4 整片式裙褲的成型方式
腰頭可以設計為合體的平整式、局部伸縮式、完全伸縮式,考慮穿脫的便利性,前2種設計都需要設置門襟開口。為了保證“裙裝”外觀的完整性,開口位置設在“褲裝”的區域內。
整片式裙褲可以根據著裝需要的整體風格設計不同的造型。常見的典型造型設計見圖5,有簡潔、嚴謹的合體直筒型,優雅、舒適的闊筒型或者鐘型,活潑、時尚的喇叭型或者A型等。整片式裙褲還可以根據著裝場合需要或者喜好不同,將裙裝的外觀置于前身或者后身,裙褲長度配合造型需要進行設計,下擺形狀也可以相應設計為平下擺、由長至短的漸變形、不規則的曲折形等。腰部的收緊也可以采用省道、褶裥等形態,腰頭寬度、形狀的變化,再加以裝飾,都會使得裙褲的款式更加豐富。

圖5 常見的典型造型設計
當整片式裙褲造型變化時,需要針對造型特征,在直筒造型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紙樣設計[8-9],4種典型造型裙褲的紙樣見圖6。

圖6 4種典型造型裙褲的紙樣
3.4.1 平行擴展
褲身設計為上下圍度一致的闊筒造型時,需要將裙褲原型由各個省位縱向剪切,然后進行橫向平行擴展[10],相對均勻地展開腳口四周,形成長方形結構,腰部的展開量再以疊裥或者抽褶的形式收緊。
3.4.2 旋轉式擴展
裙褲設計為腰、臀部合體而下部豐滿的造型時,需要將裙褲原型中的腰省逐一合并,將省量轉移至腳口作為擴展量。
裙褲設計為僅有腰部合體的喇叭型時,在轉移腰省至下擺的基礎上,保持腰圍尺寸不變,進而對褲片進行旋轉式展開,進一步均勻擴展腳口,形成環狀平面結構。設計時,可以通過約束內層中心線與表層中心線形成的角度來控制腳口展開量,圖6中喇叭型裙褲紙樣為中心線夾角等于90°時的紙樣,此時整個褲片的形狀呈半圓形。
3.4.3 綜合擴展
褲身設計為整體寬松的鐘型時,需要將裙褲原型的紙樣先進行平行擴展,滿足上部造型需求;再進行旋轉擴展,進一步展開腳口四周,滿足下部造型需求,也形成環形結構。腰部的展開量以疊裥或者抽褶的形式收緊。
為滿足裙褲的功能性要求,以人體靜態、動態著裝需求為基礎,通過平面結構分析和成型著裝試驗,確定了整片式裙褲的基本設計方案。整片式結構,可以有效簡化工藝,提升成品設計的可行性,從技術層面為探索服裝的設計開創了新思路。該設計特有的裙、褲相融的外觀,可以應用于不同造型的設計中,能夠更好地滿足著裝的美觀性、款式的豐富性需求,適用于多種場合服裝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