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思 張啟慧
武漢市洪山區張家灣街道農科院社區城際花園片區包含城際花園小區、菜科所小區以及江漢大學宿舍3個小區。長期以來,存在老齡人口基數大、基礎設施陳舊、環境治安狀況差等問題。片區黨支部通過實施“1345”工作法,推動黨建融合、資源整合、力量聯合,激活小區治理“聯”動力。
1個體系“聯建”
建立縱向到底的“片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選派社區“兩委”擔任片區黨支部書記,下沉單位武漢地鐵集團包保支部負責人擔任“第一書記”,設立4個樓棟黨小組,44名骨干黨員擔任黨員中心戶,將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居民家庭。
3議制度“聯動”
聚焦居民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完善片區黨支部領導下的居民小組、物業和業委會“三方聯動”機制,提升服務效能。
大事支部先議。吸納城際花園小區新盛物業公司及業委會負責人擔任片區黨支部委員,業委會負責人同時作為物業質量監督員。片區黨支部線上線下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涉及片區治理的重大事項,經由片區黨支部研究后,再組織居民小組、業委會、物業討論確定。
三方每周一議。片區黨支部每周組織居民小組、業委會、物業召開聯席會議,依托“議事小黑板”直觀展示所議內容、明確處理人、處理時限及監督主體,協同解決了房屋漏水、建筑垃圾清運、文體健身設施安裝等一批居民操心事。
物業定期評議。聯系洪山區園林局,引進共建單位碧桂園物業公司,以“為群眾辦實事”為宗旨,制定年度“物業牽手”活動計劃。定期在微鄰里議事廳、業主微信群等公布物業服務報告,建立物業問題“收集—響應—辦理—反饋”閉環管理。
4種資源“聯治”
由片區黨組織統籌共建單位、黨員、社會組織、居民資源,引導各方力量有序參與片區治理。
用好共建資源。發揮共建單位資源優勢,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牽手共建”活動。會同洪山區供銷聯社,建設片區“法治后花園”;會同武漢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打造片區青少年圖書館。
盤活下沉資源。組織下沉黨員成立“情滿農科志愿服務隊”,并根據各自優勢特長細分為健康指導、安全巡查、便民服務等6支小分隊。
引進社會資源。針對老年人口多且存在就醫難問題,引入社會組織健一康助老服務中心,設置“健康小屋”,為居民提供健康監測、用藥指導等服務。
挖掘群眾資源。通過組織凝聚、活動吸引的方式,深度挖掘片區居民中在書畫、花木、舞蹈等方面的能人巧匠,舉辦各類興趣培訓班。
5類服務“聯心”
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片區黨群驛站為依托,常態化開展政務服務、健康服務、文體服務、黨員服務、青少年服務等五類服務。網格員、片區黨支部成員輪流值守,為居民提供醫保、退休年審“三辦 ”服務(即現場辦、幫代辦、上門辦)等,讓居民最大限度享受便利。開辟紅色加油站、黨風廉政教育圖書角、“三星評定”墻等載體,打造“悅享夕陽”文體空間,開展系列惠民活動。通過“家門口”的服務,增強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