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顧 婕
“啵~咚~啵~咚~”你聽,清脆的撥浪鼓聲音;再仔細聽,時不時還伴隨著如歌唱般有節奏的吆喝叫賣聲。這就是宋代畫家李嵩《貨郎圖》中傳遞出的生活氣息。
《貨郎圖》絹本橫卷圖,施以淡彩,是李嵩僅存的最為有名的表現農村生活的風俗畫。李嵩用大量的筆墨對貨郎、村婦、孩童進行了細致刻畫,對貨郎貨擔里貨物的刻畫做到了極致,貨物的數量、種類都非常繁多,有孩童玩具、農耕用具、生活用品以及糕點水果等,琳瑯滿目。這些無一不被描畫得精細入微,纖毫畢現。李嵩用白描手法表現畫面,人物塑造依靠流暢的線條,有力而且挺拔,造型生動鮮明。畫面人物有疏有密的布局讓整幅畫生動形象,變化中有統一。李嵩用高超的寫實手法和略帶夸張的表現方式對畫面中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物進行表情、動態等處理,人物的形態、神情表現得豐富、準確、細膩,所有人物的衣紋都跟隨人物動態有著飛動之勢、瀟灑之態。畫家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與高超的繪畫技巧完美和諧地在畫面中統一起來,真是惟妙惟肖!
最難能可貴的是李嵩對《貨郎圖》藝術場景的處理。整幅畫卷描繪了一位老貨郎來到村口的一剎那,村里的老幼婦嬰都被他的吆喝聲吸引了過來。看著貨擔上齊全的貨品,人們臉上露出興奮、喜悅的神色,儼然一派熱鬧祥和的景象。李嵩用平淡、素凈、自然的畫面表現了南宋時期的農村生活,熱鬧的畫面又讓人隱隱感受到當時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所處的時代環境及經濟生活。從老貨郎滄桑的面容中,我們感受到他的絲絲酸楚,這是李嵩對勞苦大眾哀其所哀、樂其所樂的深切情感,是對勞動人民的敬重,也是他藝術表現的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