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劍濤
(1.山西交通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省交通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在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中,尤其是高填深挖段的路基施工,容易產生一些安全性問題,影響路基施工的正常進行,甚至引發安全事故。對此,有必要結合公路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路基防護技術措施,并在施工中加以嚴格執行。
某公路工程合同段總長約6.4 km,其地貌主要為黃土丘陵,場地范圍內地形起伏相對較大,在整條線路范圍內有很多高填深挖段。為保證路基施工安全,防止坍塌等事故的發生,在路基施工開始前就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防護技術措施,該合同段主要采取的路基防護技術措施為在路塹邊坡砌筑護腳墻并掛網和濕噴混凝土。現圍繞該工程合同段實際情況,對其路基施工中的防護技術措施做如下深入分析。
(1)首先進行基槽的開挖施工,以測放出的開挖線為依據,結合設計確定的挖深,利用人工進行基槽的開挖施工,開挖完成后,將基底處的松散土體都清除干凈,并將其表面修整成一定的向內斜坡,以利于排水,最后將其整平和夯壓密實。施工完成后的基槽,其沿路線方向上的線形應保持順暢,不能存在局部彎折等現象。
(2)路塹護腳墻主要施工材料為漿砌片石,其總高按照1.6 m控制,護腳墻基礎的埋置深度按照0.6 m控制,截面的厚度應相等,為0.4 m,同時其坡度要和邊坡的坡度保持一致。
(3)在選擇石料時,應注意其質地必須堅硬且均勻,不容易產生分化,并且不能存在裂紋,實際的抗壓強度要達到30 MPa以上。通常情況下使用通過爆破產生的石塊,其厚度要達到15 cm以上,注意卵形與較薄的片石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對于在鑲面中使用的片石,應以表面較為平整且尺寸相對較大的為主,同時還要在使用前加以適當修整。
(4)在砂漿拌制時使用的各類原材料,其質量必須滿足相關標準提出的要求,尤其是砂,以中、粗砂為宜,其粒徑應控制在5 mm以內。對于砂漿的配置,應優先考慮質量比,使其有良好的稠度,施工要在3~4 h以內結束,如果氣溫在30 ℃以上,則要在2~3 h以內將砂漿用完。對于在運輸過程中產生離析現象的砂漿,需要在砌筑之前重新進行拌和,而對于已經發生凝結的砂漿,則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
(5)砌體砌筑開始前應先做好基底清理,清除地表上的所有石屑與松軟土。使用砌塊之前,要先將其潤濕,若其表面附著有泥土,必須沖洗干凈。在砌筑第一層砌塊的過程中,若基底是巖層,則要先對基底的表面予以潤濕,然后再進行坐漿,而當基底是土層時,可直接進行坐漿。砌體的砌筑應分層進行,如果砌體較長,可分成多段和多層進行砌筑,此時要注意相鄰兩個工作段之間的砌筑差要控制在1.2 m以內。尺寸相對較大的應放在下層,在實際的安放過程中要選擇尺寸和形狀都合適的,將尖銳的部位鑿掉;不同工作層上的水平方向縫隙應做到基本找平,但豎向縫要注意錯開,不可貫通,并將縫寬控制在4 mm以內。每個砌筑層上的砌塊都要放置平穩且相互咬合,處于砌塊之間的砂漿應達到飽滿,砌塊之間不能直接相貼或存在脫空,在砌筑過程中底層砂漿必須滿鋪,對于豎向縫的砂漿,需現在完成砌筑的側面先放置一部分,然后在將石塊放置好以后將其搗鼓密實;當使用小石子進行填縫時,應使用扁鐵將其搗鼓密實;對上層砌塊進行砌筑的過程中,應放置對下層砌塊造成振動。如果砌筑施工中斷,需在恢復砌筑施工時對砌筑層的表面進行清掃和必要的潤濕。
(6)砌體應使用強度為M10的砂漿進行勾縫,勾縫的形式以平縫為宜。勾縫要嵌入到砌縫當中20 mm左右的深度,如果縫槽的深度不足,需將深度鑿夠,然后再予以勾縫。砌筑的砂漿達到初凝之后,立即覆蓋養生,養生的時間應達到7~14 d。在養護過程中應注意防止承重、碰撞與振動。
掛網和濕噴施工應按照以下工藝流程進行:坡面清理→錨孔放樣→錨桿安裝→掛網→噴播材料拌制→液壓噴播→養護。
(1)坡面清理
由人工將坡面上的松散土石都清理干凈,作業時考慮到邊坡的陡度相對較大,故所有作業人員都要系好安全帶,并懸掛好安全繩,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清理。對于坡面上存在的體積相對較大的石塊,可予以適當保留,而深度較大的空洞,應及時將其填補平整。坡面清理時產生的所有土石方都應及時運出場外,以免對場內正常施工造成影響。
(2)錨孔放樣
根據設計圖紙提出的要求,路線和豎向兩個方向的錨孔間隔距離都是3 m,布置好的錨孔應呈梅花形。在布點放樣完成后,利用風鉆打孔,其深度按1.5 m控制,直徑為40 mm,實際的鉆孔方向應和邊坡表面保持垂直,將孔鉆設完成后要用風管對其進行吹掃,使其干凈。
(3)錨桿安裝
該工程掛網時使用的錨桿主要為直徑為18 mm的螺紋鋼,其單根長1.5 m,將錨桿制作好后,按照與坡面相垂直的方向將其安放置鉆孔當中,錨桿從坡面上的伸出長度應保持在6~8 cm范圍內。將錨桿放置好以后,需使用強度等級為M30的砂漿進行固定,在施工過程中利用擠漿機把砂漿擠入到鉆孔中,期間要注意錨桿必須始終處在鉆孔中央,注漿完成后要達到飽滿,在砂漿固結之后錨桿可以一承受一定程度的拉力。
(4)掛網
該工程主要使用網孔間隔距離為5 cm的鍍鋅鐵絲進行掛網。在實際的掛網施工過程中,需在邊坡的頂部開始沿坡面不斷鋪設鐵絲網,坡頂處的鐵絲網,其寬度應達到50 cm以上,盡量使鐵絲網直接鋪設至護腳墻的墻頂。在鋪設過程中,應將鐵絲網拉緊,將其平順的懸掛在設置好的錨桿上,并用連接件與錨桿之間緊固,鐵絲網之間要有20 cm寬的搭接。將鐵絲網掛設好以后,應對連接是否牢固進行認真檢查,保證掛網和坡面之間可以形成一個整體。
(5)噴播材料拌制
在噴播綠化時使用的混合物,主要包括草種、復合肥、改良劑、纖維、著色劑、保水劑、粘合劑與水。其中,粘合劑實際用量不能太多,因為太多會對種子發芽造成影響,具體要通過綜合考慮邊坡的陡度來確定;各類材料按照以下順序依次添加:先加入纖維和草種,然后加入肥料與水,最后加入粘合劑和改良劑,在水添加到2/3后開始攪拌,在攪拌的同時加入適量粘合劑,攪拌均勻,之后方可噴播。在實際的攪拌過程中,加水一定要在粘合劑與改良劑加入之前進行。
(6)液壓噴播
采用專業的噴播機進行混合漿液的噴灑,在噴播過程中,應盡可能在正面進行,對于坡面上的凹凸死角應予以適當補噴,噴播不可在雨天實施。在噴播結束后,應根據實際情況撒上適量的土體,將鋼筋網包裹住即可,并盡快覆蓋一層無紡布。
(7)養護
在養護過程中使用的無紡布,其單位面積重量應達到14 g以上,將其覆蓋在坡面上以后立即進行灑水養護,且養護的時間要達到45 d以上,養護方式主要為噴灌,使土始終處在濕潤的狀態,確保種子正常發芽,并快速生長。在種苗長出以后應立即施氮肥,以使苗轉青;如果發現病蟲害,應立即噴灑藥物,阻止其蔓延。
綜上所述,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為防止發生坍塌、滑坡等問題,必須制定行之有效的路基防護措施。目前,該合同段公路的路基施工順利完成,這得益于采取了合理有效的防護技術措施,值得類似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