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博
(黑龍江省交投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在公路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路面厚度檢測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環節,尤其在公路工程竣工驗收過程中,針對路面厚度檢測工作至關重要。在瀝青路面工程施工當中,路面厚度控制工作是其中的一項重點和難點問題,如果控制不當很容易對施工路面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由于部分工程施工單位為了降低路面施工成本,會在路面施工當中加大路基施工層的厚度,以此來實現對溫度標高的控制,但是這種施工方法會造成路面厚度縮減,不利于道路通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很容易在后續的通車過程中產生路面裂縫以及其他病害問題。
在公路工程路面厚度檢測工作工作中,地質雷達設備是其中比較常用的路面厚度檢測儀器設備。在具體的路面檢測工作中需要將探測雷達和相關的無線接收器設備進行準備,然后對公路路面進行全面檢測,雷達檢測車輛在公路生線上以勻速狀態向前行駛,設備需要對公路路面形成直接穿越,同時向地下發射電磁脈沖信號,電磁脈沖信號經過發射之后傳到地下空間當中。由于電磁脈沖信號會造成地下結構內部的介質出現性質變化,形成相應的反射波通過無線接收器設備對反射波進行接收,可以直接獲取路面檢測數據。有效結合測量所得到的測試數據信息,對發射波的相關性質進行進一步研究,反射波不具有相同的發射速度,可以對長介質之間的反射波差異性進行進一步判斷。由于公路路面結構使用不同的材質,根據傳播速率和傳輸電解質等相關信息的記錄,可以對公路路面各路段的厚度大小進行準確檢測。
在使用地質雷達公路路面厚度進行檢測工作中,檢測路面需要設定出多個測量技術指標,同時需要保證測試雷達勻速向前行駛,通常以60 km/h的速率前進在保證勻速行線的條件下檢測工作距離需要連續行駛4 h以上,要求對公路路面的最大檢測深度需要超過60 cm。在路面厚度的檢測過程中,要求達到路基深度的2%~5%之間。在使用地質雷達對路面厚度進行檢測過程中,需要使用計算機設備對路面厚度參數進行進一步計算和分析,通過計算機設備的使用可以更加精確的整理相關數據信息,并且形成對應的雷達波形。通過對所收集的數據信息進行進一步整理和分析之后,可以對路面的厚度和尺寸大小進行確認,以此可以完成整個工作路面厚度檢測工作。
有效結合我國某地區一處公路工程改造建設項目案例展開分析和研究,該公路工程路面,在原設計方案當中混凝土層厚度為24 cm,設計砂地層厚度為18 cm,設計石灰穩定層厚度為16 cm,對公路路面的行駛質量提出了較高的標準,路面行車速度為80 km/h,通過使用瀝青混凝土材料對公路基礎部分進行補強處理,路面設計厚度為15 cm。
在本段公路工程路面厚度檢測過程中,使用比較頻繁的是探底雷達系統,在該系統的使用條件下根據每個線剖面的兩側面要求,對停車道的右側一條剖面進行準確檢測,有效結合本次公路工程的路面厚度檢測工作要求,沿著測試線方向要求采樣點需要以間隔1 m的距離來進行設置,車輛在檢測工作過程中需要保持20 km/h的行進速率。檢測系統天線頻率尺寸數據參數的確定,需要結合電磁波的發射頻率和地震雷達的探測位置來加以確認。在公路路面厚度檢測工作中需要有效控制好探底雷達的分辨率以及路面的探測深度等,對于天線頻率的選擇需要有效檢查尺寸和深度,通過專業的試驗分析工作之后,可以確認該工程項目天線發射頻率為2.5 GHz,對應天線時窗的長度設定為12 ns。在針對水平檢測距離方面和路面厚度測量工作標準之間,需要形成對應每間隔10 cm的位置,需要設置出相應的采樣點,并且使用計算機設備對測量距離進行精確計算,需要根據最終的試驗檢測工作結果來進行顯示。通常情況下,水平間距和實際間距之間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控制誤差范圍需要保持在0.2%~0.25%之間,有效防止水平檢測數據存在較大的偏差,因此需要根據實際的測量精度情況對測量距離標準進行準確,有效結合相關測量工作經驗,要求公路路面測量工作范圍不能超過2 km,需要通過垂直采樣的方法來加以確認,有效結合相關試驗參數結果設定1 024個單個掃描樣點。
在本次公路路面厚度檢測工作經過78 d之后,使用計算機設備收集和分析所得到的檢測數據信息,保證檢測數據信息的準確性,根據相關檢測技術規范要求,需要通過綜合參數分析,對公路工程各段路面的厚度參數、厚度測量偏差以及相對誤差等數據信息進行客觀有效的判斷和處理。在工作路面厚度檢測工作中,基本的單位評價作為最終的檢測參數計算方法,通常情況下檢測工作結果最有效的方法是平均路段和每公里節點測試參數的結果,在檢測結果工作當中圖形和路面檢測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參數表達形式,路面結構層的最終厚度以及試驗參數指標以及標準差等相關指標數據,可以直接通過路面檢測所獲取的參數數據來加以體現,同時對各個不同的設置點位信息進行針對性判斷,對公路工程每公里路面檢測設置出100個測量點位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加詳細的路面厚度檢測數據信息,可以為整個公路厚度檢測和試驗工作提供出必要的參數支撐。
在本段公路工程路面厚度檢測工作完成之后,通過使用計算機設備對所收集到的檢測數據信息進行進一步整理,所得到的檢測工作結果如下:在本段公路工程路面厚度檢測工作中,總長度為28.5 km,分別對道路兩條剖面進行了路面厚度檢測,所得到的剖面厚度平均值大小為16.42 cm和16.37 cm。其中檢測第一條剖面的厚度為19.98 cm,最終檢測已經達到最大的厚度尺寸,根據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同路段路面厚度檢測數據分析和對比之后,得出最小的檢測參數值代表第一條剖面厚度大小為12.05 cm。通過對兩個不同層面路面厚度檢測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參數因素所產生的影響,結合本段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的相關標準,需要基于所得到的檢測參數,對該段公路工程進行進一步改造和處理。根據兩條剖面路面厚度檢測參數結果可以看出,第二條剖面厚度已經達到20.68 cm,檢測厚度參數的實際測量值為最大值,結合公路工程檢測不同路段厚度數據結果可以看出,第二條剖面具備最小厚度代表值檢測厚度最終結果為11.16 cm,結合本對外公路工程的設計工作方案可以得出要求,路面的結構層厚度需要超過14.0 cm。
通過使用一個雷達探測系統,對本段公路工程厚度進行檢測,平均厚度參數值符合路面建設施工要求,則需要對厚度差過大的路段進行針對性改造,厚度符合標準的路段不需要進行進一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