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桐柏縣水利局,河南 桐柏 474750)
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桐柏縣水利局以保障貧困村飲水安全為目標,在112個村建設供水工程445處,集中供水率達到93%,水費收繳率95%,農村飲水安全達標率100%。近年來,在接受國家、水利部、省、市等檢查、調研中,一直是“零問題”。在2020年天氣干旱、疫情等特殊時期,由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正常,水量充足,集中供水使用率大幅提高,群眾的滿意度非常高,2020年在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年度排名中位列第一。項目完成情況和主要做法為:
2016-2019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共投入資金17 508.72萬元,其中上級投資6 275萬元,為確保桐柏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順利建設,統籌整合資金11 233.72萬元,共解決全縣17個鄉鎮(集聚區),95個行政村,共計431處供水工程,解決151 870人(33 377貧困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其中87個貧困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截止目前,桐柏縣集中供水率達到90%,已經供水的水源水質合格率100%。未建集中供水的行政村群眾飲用自建式水源井水,經“望、聞、問、嘗”評定,全部符合安全飲水標準。對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安全飲水全覆蓋,水質均符合農村生活飲用安全衛生標準。按照河南省水利廳就苦咸水改水項目開展實施要求,桐柏縣2020年“苦咸水”地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涉及8個鄉鎮17個村,總投資2 997.7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 800萬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完工通水,發揮效益。
2016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正常運營,涉及13個鄉鎮17個貧困村。工程總投資2 306.90萬元,共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39 處,解決29 196人(1 712戶,貧困人口5 552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2017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正常運營,涉及14個鄉鎮19個貧困村。項目工程總計65處,工程總投資3 388.77萬元,解決35 298人(1 734戶,貧困人口6 686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2018年度脫貧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正常運營,涉及12個鄉鎮,17個行政村,共計84處供水工程,總投資3 710.23萬元,解決28 840人(貧困人口6 479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桐柏縣2019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涉及14個鄉鎮38個貧困村及7個油區村共計45個行政村,總投資8 102.80萬元,196處工程,解決66 120人(其中3 762戶,貧困人口10 947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該批工程已全部完工,移交給項目所在地鄉鎮、村委會管理運行。
2020年苦咸水改水項目總投資2 997.75萬元,其中中央下達資金2 800萬元,縣級自籌資金197.75萬元。批復方案共涉及8個鄉鎮17個行政村,總人口40 286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 722人。其中上級下達苦咸水改水項目涉及平氏鎮、埠江鎮、安棚鎮3個鄉鎮11個村,總人口21 336人,貧困人口1 393人。目前 14 處工程全部完工通水,正在進行工程決算審計工作。
縣級層面上設置“專班”,縣政府把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列入政府10件民生實事工程之一,成立了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的“飲水安全專班”,統領全縣農村安全飲水工作,負責全縣水利行業脫貧攻堅工作的協調、督查和推進,在協調、統籌、排難等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縣局層面上設置農村飲水安全指揮部,內設工程、財務、紀檢、質檢、維修等部門,不但把項目建設工作納入嚴格的管理體系,還把已建工程的維修、維護等工作細化、加強管理,有力地支撐著桐柏縣農村飲水安全供水系統良性運轉。
鄉鎮層面上設置鄉(鎮)村兩級管理組織。鄉鎮實行主管副職+責任組長負責制,村級實行村干部+水管員負責制。主管副職負責本鄉鎮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包村的責任組長、村干部負責村級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水管員負責管理供水站的運行、收費等具體事務。鄉(鎮)村兩級基層管理組織,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效率高、無死角。
暗訪督查相結合,周通報月排序,促進鄉鎮村加強管理由縣督查辦和安全飲水建設管理局人員組成督查小組,每周四對全縣所有工程通水、衛生等情況進行暗訪和督查,周五匯總通報,月底根據督查結果對各鄉鎮管理情況進行排序。不但有利于縣主管領導和行業主管部門及時準確了解每一處工程運行情況,還促使鄉鎮村級領導加大工程運行管理力度。
科學監控電費,及時處理問題。在桐柏縣電力部門的配合下,每月15日提供全縣各個供水站上繳電費清單,不僅便于監控通水與管理情況,而且為判斷異常和故障提供依據,及時了解情況,及時予以處理。在以往工程管理中,出現管水員責任心不強,針對群眾收水費難問題沒耐心,有的干脆就不收,找理由說電費高、工程運行困難等,解決了主管人員和行業部門無準確資料,監管難的問題。
集中使用維修維護資金,提供高效到位的技術服務。首先,桐柏縣水利局設置了農村飲水安全維修總站,由5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對全縣17個鄉鎮分東西2片進行管理,作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的技術保障和依托單位。其次,制定了報修流程,讓鄉鎮村責任人按照流程要求報修維修任務,維修總站按照故障類型提供技術服務。嚴格維修復核程序,維修完畢的工程,必須經過鄉鎮村再次實地復核簽字蓋章后,才能報賬支付。再次,在建立了完善的三級管理體系,明確了壓力罐、水泵等機電設備和Φ50以上管道損壞由農村飲水安全維修總站負責維修,Φ32以下管道和入戶工程損壞由管水員負責維修。
加大培訓力度,確保管理規范。加強縣鄉村三級責任主體的管理和培訓,是保障工程運行的有效辦法。為確保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規范有序,在2019年大規模專業培訓的基礎上,2020年分片區開展了5期培訓班,培訓350人次,其中鄉鎮級主管人員18人,村級主管人員70人,水管員262人。培訓內容分為理論知識和操作實踐兩大部分。理論課講授內容包括工程管理、脫貧攻堅水利行業要求、標準等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課現場講解泵房控制系統操作、消毒設備操作、管材焊接維修操作等實用技能。經過培訓,縣、鄉、村三級的責任主體人員,基本掌握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術要點,為今后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質量進度雙手抓。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采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問題銷號制”,在“加快”二字上下功夫,要求參建單位必須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能動性,調整施工方案,增加施工力量,按照平行作業、交叉行業、多點多段作業的方式,制訂具體到天、責任到人的倒排工期進度計劃;監理單位及時認證、跟蹤計量;建管局分組負責工地全面督查驗收,實行節點控制,同步檢驗。同時建立例會制度,每月召開2次例會,研究推進工作,建立臺賬制度,實行問題銷號制,堅持實行問題不過夜,確保工程按期全部通水運行。認真執行“法人負責、監理控制、施工保證、部門監管”機制,明確專人負責,與施工企業同步開展工作。規范基建程序,緊盯質量控制細節,嚴把原材料進出、管材管件、設備采購、工程驗收等關口,實行分級負責、聯合會簽。
推行社會監督,讓群眾參與放心工程。全面推行項目建設公示制和受益群眾回訪制,接受社會監督。充分依靠鄉鎮、村的基層力量進行工程管理,邀請鄉鎮、村,特別是第一書記參與到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監督、管理。每一處工程開工,公示公告張貼在村部、路口及人口密集處,張貼數應≥10張,內容包括工程基本情況、參與建設的設計單位、建設管理單位、監理及施工企業、工程的標準及簡明圖紙,便于村民、基層干部參與監督和管理。完工后,張貼試通水公告,試通水15 d,無質量問題,移交運行,及早發揮工程效益。
一是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繼續加強結對幫扶和駐村扶貧工作的管理工作,發掘每一位幫扶責任人和駐村隊員的潛力,增加培訓數量和質量,發揮團隊效應,鞏固桐柏縣脫貧攻堅成果;二是繼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保證建一處成一處,良性運行,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