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啟軍
(信陽市潑河水庫管理局,河南 信陽 465426)
潑河水庫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坐落在淮河流域潢河支流潑陂河上,總庫容為2.33億m3。承擔著下游防洪安全、城鎮供水、農業灌溉、生態供水、水力發電等任務,主體工程包括大壩、泄洪洞、溢洪道、輸水洞、水電站等。泄洪洞是潑河水庫主要泄水建筑物之一,汛期承擔著水庫泄洪、調沙等任務。洞身位于主壩右側山體下,總長 115.50 m。加固前為圓形無壓洞,洞徑3.50 m,混凝土襯砌厚度 0.40 m,最大泄量 160 m3/s;加固后出口設控制閘門,為圓形有壓洞,洞徑3.10 m,混凝土襯砌厚度 0.60 m,最大泄量 106 m3/s。
泄洪洞加固前,已經運行40多年,使用頻率高。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洞身段有 12 條裂縫,其中 3 條環向裂縫,縫內滲水有白色分泌物析出。裂縫長度 0.40~11.00 m,縫寬<1 mm,部分裂縫內均有析出物,無相互錯動現象。經多年復檢對比,縫寬存在增大、增多趨勢。
潑河水庫泄洪洞位置山體共發育 6 條斷層,洞身段巖層有 3 條斷裂層。洞身段山體受斷層影響,兩側巖石較破碎,且附近尚有較發育的裂隙,局部形成裂隙密集帶。經分析,裂縫因洞身受斷層破碎帶內、外水壓力變化產生細微變形引起。工程加固對洞身混凝土進行二次襯砌,出口修建工作閘門,對洞身進行固結灌漿處理。對泄洪洞0+020~0+122段進行全斷面固結灌漿,固結灌漿孔梅花形布置,每圓形斷面設6孔,排距為1 m,鉆孔深入巖石3 m。
在洞壁鉆灌漿孔,利用鉆孔把合適配比的水泥漿,通過施加壓力,壓入洞身巖體裂隙中。水泥漿膠凝固結后,提高洞身巖體的整體性、穩定性、抗滲性、抗壓強度等,防止洞身巖體變形、滲水及不均勻沉降。
平行泄洪洞軸線均勻布設12排灌漿孔,每圓形斷面設6孔,孔距1 m,梅花形布置。初擬灌漿壓力0.20~0.40 MPa,選取有代表性的洞段,做灌漿試驗,由灌漿實驗確定壓力、時間、進漿率、水灰比等主要控制參數。固結灌漿采用三序施工,灌漿孔深入基巖3 m,灌漿使用標號42.5復合硅酸鹽水泥。
①施工供電系統:泄洪洞進口閘室的電力系統,滿足施工用電。由電力專業人員架設專用線路至施工工作面,洞外的制漿輸漿系統等電纜用杉木桿架設,洞內的電纜有序地固定在不影響施工的洞壁上。②施工通風系統:泄洪洞內架設專用通風管道,利用壓縮機通風,風壓、風量滿足洞內施工需要;施工粉塵由風機及時排出洞外。③施工用水系統:施工用水用潛水泵直接從水庫中抽取,水庫水質為二類,滿足施工要求;洞內水管有序地固定在不影響施工的洞壁上,施工廢水匯集洞底,及時排出洞外。④鉆孔、灌漿臺車設置:由于洞身斷面尺寸限制,洞內空間小,每個工作面只配備1臺專用的鉆孔設備或灌漿設備。⑤制漿輸漿系統:洞內空間不足以布置集中制漿輸漿系統,為方便灌漿施工,不影響洞內交通,將集中制漿輸漿系統設置在洞口外空曠位置。
按照設計要求孔徑38 mm、入巖3 m、排距1 m的標準進行鉆孔。鉆頭對孔位中心,鉆桿垂直于洞壁。按照灌漿先后順序,先鉆一序孔,再鉆二序孔,最后鉆三序孔。鉆孔過程中,要對孔徑、孔深等進行查驗。鉆孔結束后,用風機管把灌漿孔內的石屑雜物清理干凈,同時插入PVC管做好成孔保護,防止孔壁坍塌、孔內落入異物。
在孔內預埋灌漿管,管深入距離孔底20 cm處,管口高出洞壁混凝土面20 cm。距離洞壁混凝土面深30 cm處用封隔片封堵,孔口至封隔片段的空間用高標號砂漿填塞嚴密。填塞的砂漿固結后,使孔身內部形成密閉的空間,水泥漿壓力灌入時,水泥漿在洞身巖體的裂隙中流動充填而不冒漿。
固結灌漿前,用清水進行沖洗灌漿孔。采用泥漿泵以高壓水流,從孔底向孔外沖洗。把孔內的巖粉、裂隙中的泥質充填物等沖出孔外,達到水泥漿在裂隙面膠凝固結的效果。洗孔壓力控制在灌漿壓力的80%,回水清澈便結束洗孔。灌漿孔沖洗后,應及時進行灌漿作業。
利用灌漿壓力系統向灌漿孔壓入清水,壓水實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每孔壓水時間為20 min,每5 min時間觀察記錄1次水表的壓入水量,以最后的流量值,作為計算透水率的基數,并根據實驗數據計算灌漿孔的透水率。保存好實驗記錄和計算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復核。
水泥漿采用42.5硅酸鹽水泥,水庫清水拌和,水溫≥5℃,水灰比采用2∶1、1∶1、0.60∶1.00三個比級。對洞身巖體空隙較大部位用水泥砂漿灌注,以細砂為宜,摻砂量控制在水泥重量1.50倍以內。灌漿管采用高壓膠皮管,管徑與灌漿泵一致。
固結灌漿分區段進行,每段長度為10 m。區段端部填塞嚴密,段內按逐漸加密的灌漿原則進行,分三序進行。按照由下而上,先邊孔,后頂孔,由洞內較低位置向較高位置推移灌漿。
灌漿具體步驟:進漿孔選取的是從最低端第一個孔開始作業,緊鄰的孔用來進行水、氣的排放,在粘稠度最高的漿液通過孔洞排出以后,迅速將該孔封閉,然后轉至下一個進漿孔的位置。灌漿作業完以后,把孔口閘閥關閉,等到水泥漿完全進入凝結狀態,再對閉漿裝置進行處理。為了水泥漿達到理想的凝結效果,前序孔大致需要3 d時間,再對二序孔進行作業,最后對三序孔進行作業。
純壓式灌漿方法:灌漿管底端與孔底大約有20 cm的距離,并且和注漿蓋頭以及輸漿管路建立連接,通過壓漿泵進行對水泥漿的輸入,漿液通過漿管從孔底慢慢注滿整孔的空間。經過壓力,水泥漿順著孔壁裂隙中灌入,然后水泥漿會與附近的巖體產生膠凝固結的作用,從而建立了密閉的防滲體。在設計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并繼續灌漿5 min后結束。
在完成漿液灌注作業后,由于水泥漿固結體積會縮小,灌漿孔口部位置會出現一定的空間,此時需要把孔內水分以及污物進行有效的處理,采用高標號砂漿對其進行封填,及時割除伸出洞壁混凝土面外的埋管。
灌漿孔入巖石深度≥3 m,孔位誤差≤10 cm,垂直偏差≤10 cm。
鉆孔結束,及時做好成孔保護。對破碎巖石的孔壁,套管起拔前,插入PVC管,保護孔壁,防止鉆孔坍塌和落入異物。
驗孔合格后,在孔內預埋3.40 m長的灌漿管,用高標號的砂漿對封隔片到洞壁段的間隙進行封堵。水泥漿灌注時,水泥漿在洞身巖體的裂隙中流動、充填、固結。
工程為洞壁巖石固結灌漿,灌漿壓力控制在0.20~0.40 MPa。
水灰比分別采2∶1、1∶1、0.60∶1.00,按先稀后濃的順序灌漿,先灌入水灰比2∶1水泥漿。當灌入水泥漿量已達150 L以上,或灌注水泥漿時間超過30 min,灌漿壓力和灌注率均改變不明顯時,應加濃一級水灰比,逐級加濃,最后把水泥漿的水灰比調整到0.60∶1.00。對空隙較大部位,必要時用水泥砂漿進行灌注,摻細砂量控制在水泥重量1.50倍以內。灌漿孔停止吸漿5 min后,停止灌漿作業。
停電、停水或機械故障等問題造成被迫中斷灌漿,要及時恢復灌漿。中斷時間超過30 min時,對鉆孔重新沖洗,必要時進行掃孔。恢復階段首先需要進行稀漿,在此過程中一旦出現吸漿率同中斷前沒有明顯的區別,要逐級變漿,及時把漿液濃度恢復到中斷前的濃度。若恢復后漿液的注入率減少很多,短時間內停止吸漿,說明中斷灌漿造成裂縫口堵塞,應采取補救措施,及時拔出栓塞進行掃孔,對鉆孔重新沖洗后再進行灌漿。
在漿液進行灌注過程中,漿液從鄰近孔流出產生串漿的情況。一是對串漿孔沖洗干凈,同時對串漿孔進行灌漿;二是將適量干凈的水注入到串孔中,再將串漿孔進行堵塞。對串漿孔進行灌漿作業時,先將孔中清水排出,水泥漿應當加濃、降低灌注壓力,延長相鄰兩孔灌注間隔時間,防止將前期灌入水泥漿從巖體縫隙中壓出。
灌漿作業時,水泥漿從裂隙冒出。視冒漿具體情況,采用表面封堵、降低灌漿壓力、加濃水泥漿、間隔灌漿等方法。必要時,采用水泥砂漿灌注,冒漿停止后,再正常進行灌漿。
檢查孔的數量占灌漿孔總數的10%。檢查孔布置原則:2個灌漿孔中間;洞身巖石斷層、空隙、破碎帶等巖體部位;吸入量大或灌漿不正常的灌漿孔周圍;洞身裂縫等對灌漿質量有影響的部位。
對檢查孔位置進行標注,經過現場監理人員確認后再進行鉆孔。鉆孔進行過程中,對鉆取的巖芯進行檢查,并計算巖芯獲得率。同時要對巖芯透水性進行分析。
采用檢查孔壓水實驗的方法,測定透水率。灌漿結束14 d后,可對其附近的檢查孔進行壓水實驗。壓水實驗按照從上而下分段卡塞,檢查固結灌漿后洞身巖石透水性,并對實驗成果進行分析。
當檢查孔的透水率小于設計值時,可認為該段灌漿效果達到要求;當檢查孔的透水率大于設計值時,要按照監理要求,對該段增補灌漿孔,進一步灌漿。灌漿結束后,要堅持灌漿孔封口質量。
在水利工程中,固結灌漿屬于重要隱蔽工程,工序非常復雜,灌漿施工工藝水平決定工程的質量與安全。現在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水泥灌漿技術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水泥灌漿技術控制至關重要,要結合實際工程、地質、施工環境等情況,灌漿主要控制參數要根據現場洞壁巖石裂隙情況由試驗確定。潑河水庫泄洪洞固結灌漿施工質量高,達到設計要求,望能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