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鈞
(天津工業大學,天津 300387)
研究生教育肩負著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培育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使命,對于推動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在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的實踐過程中,為實現研究生的全方位發展,提升其在經濟社會中的引領能力,就要提高研究生在科研中發揮的創造力。在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中,教育部《2003-2007 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促進創新,轉變觀念,深入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機制;創建研究生科研創新激勵機制,營造校園創新氛圍,強化個人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1]。在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于研究生科研環節的準入管理,只有將研究生的科研實驗準入機制健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學生在科研過程中安全、穩定、高效的對創新能力進行驗證,以防在創新實踐過程中由于個人的失誤和管理的漏洞造成科研過程功虧一簣。
化工類高校研究生在創新實踐環節中,實驗室安全準入的管理制度建設十分重要。近年來,國內外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高校實驗室安全狀況令人擔憂,尤其是化學化工類實驗室,已然成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剖析高校安全事故的成因,絕大多數是由于研究生的安全意識淡薄、缺乏相應實驗安全知識和技能所造成的[2]。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建立和執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師生在科研過程中能夠順利、安全、平穩的完成創新性的科研工作。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制定研究生實驗室安全“雙準入”制度。包括兩個階段的準入培訓和考核:第一階段,研一新生入學以后,由學院對入學新生進行一次系統全面的實驗室安全教育,涵蓋消防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實驗操作安全等方面,培訓結束后,統一安排測試,檢驗學生的培訓成果,成績達標以后,頒發實驗室安全準入證書,只有具備實驗室安全準入資格證書的研究生才能進入到學院的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第一階段的準入主要側重培養研究生對于整體學院的實驗環境有一個全面的正確認識,能夠具備基本的實驗安全知識,掌握應對實驗危險的能力,具備實驗室的管理、化學品的采購、化學廢棄的處置的基本能力[3];第二階段,研究生進入畢業課題的研究階段,由其導師針對畢業論文中涉及的實驗風險隱患和安全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并出題測驗,成績達標以后,研究生才能進入到學院的實驗室進行畢業論文的課題研究,第二階段的準入主要側重培養研究生在自主探索科研奧秘的過程中提前對未知的風險隱患進行評估預判,知曉個人實驗課題中涉及到化學品的安全使用說明書(MSDS),具備實驗設計、產物表征、數據分析、論文撰寫的能力[4]。“雙準入”制度的建立,從學院管理和教師科研指導這兩個層面,均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合規操作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培訓,對研究生的培養和管理形成了安全閉環,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學生在面對實驗安全風險隱患時,能夠正確有效的處理和化解危機[5]。
事故的發生一般來源于人的不規范操作和物的不穩定狀態,在規范了師生的合規操作的前提下,為了實現科研環境的安全有序,就要做好對于物的狀態的嚴格監控[6]。從硬件設施上進行更新升級,引入全天候的實驗室安全監控系統,包括智能門鎖、監控錄像和報警檢測裝置,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快速處理,確保在沒有人的條件下,實現安全責任人對于實驗室安全狀況的遠程監控,對于一些重點部位的監控,必要條件下要同公安部門進行聯網,確保安全;從軟件條件革新上,以研究生為主體創建一支學生巡查隊伍,每天定時對實驗室進行安全巡查,定期協助老師開展相關安全專項檢查,以日巡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問題、監督實驗室整改、消除安全隱患。通過安全監控設施的更新和巡查隊伍的建設,搭建實驗室安全的巡邏網,徹底實現安全網的縱深全覆蓋[7]。安全巡邏網的構建同樣也是師生安全意識網的建立,通過師生之間的巡查,相互促進安全管理和合規操作的傳播和習慣的養成,有助于師生安全意識的提升和安全實驗行為的相互監督,有助于營造安全穩定的實驗環境[8]。
為激勵和引導研究生勤奮學習、潛心科研、勇于創新、積極進取,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將學生的安全合規操作情況和安全事故發生的情況與學生的評獎評優掛鉤,創建研究生安全科研激勵制度[9]。學業獎學金的評定體現多元評價和綜合評價原則,引導研究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考察研究生的學習成績為主、參加專業學術競賽和科研活動所取得的創新成果、研究生平時的科研合規表現作為重要參考依據[10]。根據“安全問題,一票否決制”,一旦學生在讀研期間發生了實驗室安全事故,則剝奪其評獎評優的資格。安全問題一票否決看似殘酷,恰恰也彰顯了開展科研實驗“安全第一”的信心和決心。在懲罰后進的的同時,我們更要做的是表揚先進,“樹標桿、評先進”有助于優秀的學生在同學當中起到模范引領的作用。評優獎勵在全體研究生范圍開展:一方面,就全體研究生全年科研合規表現進行考核,10%的比例評選出成績為優秀的學生,頒發證書并在學業獎學金的評定過程中給予績點加分;另一方面,就研究生實驗室安全巡查隊伍中的全體成員全年的工作表現進行考核,20%的比例評選出實驗室安全巡查隊伍“先進個人”并頒發證。獎懲分明的考核機制,能夠激勵學生更加嚴謹、合規、安全的進行科學研究并順利的完成研究生學業[11]。
為了及時控制和處理化學實驗室發生的安全事故,提高緊急情況處置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協調水平,降低事故損失,需要做好師生的事故應急演練和安全培訓。制定行之有效、門類齊全的應急預案,預案涵蓋組織機構、人員職責、處置流程、應急保障措施等[12]?;ゎ惛咝嶒炇页涞膽鳖A案包括: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爆炸事故應急預案、氣體泄漏應急預案、觸電事故應急預案等。加強預案的演練和修訂,定期開展消防演習、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演練和疏散逃生演練[13]。每年年初制定本單位的應急疏散預案及演練計劃,組織方案實施和開展演練工作。在特定的日子開展主題教育培訓,例如“11·9 全國消防安全日”[14]。預案的修訂也做到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充分調動各部門參與的積極性,力求提高預案的處置能力,切實做到有效快速的排除險情。
化工類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制定和運行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校院各級職能部門、教師、實驗室管理人員和研究生的共同參與,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革新,更需要管理制度的精細化建設、思維觀念上轉變和安全意識的提高等軟件條件的提升。化工類高校研究生實驗室安全教育“雙準入”制度的建立,以學院、教師、學生“三方聯動、相互監督、共同防患”的形式,實現了實驗室管理的科學化、全面化、精細化,傳播了實驗室安全文化,養成了師生安全合規的實驗操作的習慣,對于營造高效安全的科研環境起到了推進作用[15]。規范嚴格的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能夠使研究生掌握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安全意識,以及應對實驗風險隱患的預判能力,使研究生養成科研合規精神,進一步規范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標準,強化安全責任,落實保障措施,不斷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高防范事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