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豐縣第二中學 黃 鴻
高中階段,大多數學生都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因為高中歷史的學習大多數是需要記憶的,其內容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并且很難背誦,所以大多數學生逐漸會對歷史的學習喪失興趣。因此教師便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構建歷史高效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效課堂本質的含義就是盡可能地利用課堂上的每分每秒,使學生獲得最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教師應該為構建高效課堂提出并實施有效的策略。
課堂導入環節對學生接受新知識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導入環節添加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內容,史料這一內容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于是,教師便可以將豐富的史料信息通過課堂導入的方式引入課堂中,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的過程中,擁有較全面的知識基礎去面對接下來的歷史課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和分析教師所講述的教材內容,合理、全面的課堂導入內容能夠幫助學生達到預習的效果,使學生能夠有目標、有方向地在課堂上進行思考和學習,并且這種方式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使學生在課堂上聽課時,能夠更加專注、認真地對待教師的講解,進而推動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因為很多學生學習歷史時,很容易便會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感,因此,教師便有必要將歷史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逐漸認識到歷史知識內容對我們如今社會的重要影響,逐漸理解學習歷史知識對現實生活的重要意義,使其有動力和熱情主動探索和學習。
例如,在高一必修一歷史課本第四單元中,學生對近代史的學習有助于培養自身的愛國情懷,又能使學生了解我國相關政策的意義。再如,講解高二必修三歷史課本第一單元中“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時,可以向學生科普生活中常常提到的論語的由來,使學生了解到學習歷史的意義。教師也可以通過對比古代人和現代人不同的風俗,或是中西方歷史的不同發展情況,使學生聯系實際學習歷史知識。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嘗試著利用多種渠道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歷史主要就是為了給現實生活提供幫助、積累經驗,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歷史這門學科。
課堂氣氛的營造需要教學情景的引入,因此,教師為了營造出適合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課堂氛圍,便可以通過對新穎的、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應用,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具體地了解教材內容所要表達的歷史知識。將教材內容與信息技術相融合,使學生擁有更加優良的學習體驗,并能夠充分感受到教師創設的課堂氛圍,進而能夠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師所講述的內容中。并且,這種方式還能夠拓寬、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歷史知識的廣泛性、生動性。同時,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還能夠拓寬教師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因此,教師便需要在歷史課堂上找到恰當的時機去進行信息技術的使用。
例如,教師在講解必修二第三單元“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這節課時,可以采用一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信息手段,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和活躍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相融合展開講解,可以利用這項技術在課堂上將當時文化產物的圖片向學生展示,比如,書畫、戲曲藝術等方面。教師可以將有關的人物信息制作成PPT,使學生能夠更加簡單、直觀地觀察到相關內容,讓學生通過這種帶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豐富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知識體系,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上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或趣聞故事,讓學生進行情景劇的排練演出,使學生能夠通過親自表演,全身心投入對歷史知識的研究和分析中,從而達到深刻理解歷史知識的目的。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不同年代的文化、風俗,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講到“辛亥革命”相關事件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對孫中山、袁世凱、林覺民等人的飾演,使學生更加了解當時的情景和人物的心理,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不應該使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教材的內容中,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豐富的了解,使學生能夠構建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只有學生擁有了較為完善的知識框架,才能對歷史這門學科產生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并且,教材中的內容在本質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充分、豐富的課外閱讀,不斷強化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在課外閱讀所學的知識基礎上,再去進行教材中內容的重新理解。在這一過程中,便會使學生形成較為完善的歷史素養和歷史思想,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使教師的授課內容更加豐富、全面,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歷史相關的文章讀物或是與歷史相關的紀錄片等。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微信群的建立,使學生能夠更加及時地收到教師分享的內容。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對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再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的不斷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對知識產生新的理解,不斷地感受歷史知識的魅力和意義。同時,反復學習也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放,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
本文針對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這一問題,提出了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包括利用史料導入課堂、在歷史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利用信息技術營造合適的課堂氣氛、情景劇的開展、對課內知識進行拓展這五方面,希望能夠給歷史教師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