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卜 張賓 莊禮興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東廣州510000)
針灸專業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針灸專業高級人才的重要舉措,在中醫學教育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在針灸專業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臨床研究方法的設計和實施對于訓練學生的科研能力十分重要。
目前國內的針灸專業本科教學包含4年的醫學基礎學習和1年的臨床實踐。研究生教學分為專業型和學術型,前者主要以臨床實踐為主,后者以針灸相關科研工作為主。2017年國家教育部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建設“雙一流”大學的關鍵環節是提升研究生培養水平和質量,而正在進行的十四五規劃中更是強調,研究型大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應是加強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1]。通過分析當前中醫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形勢,找出急需解決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在針灸專業研究生實際教學活動中,導師和學生們都更注重臨床診療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忽視了臨床科研能力的培養。然而,只有解剖學、生理學、針灸治療學等知識并不足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針灸醫生。臨床醫生是在不斷的臨床實踐中練就的,但臨床實踐的對象是人,其復雜性勢必導致醫學現象存在一般規律之外的不確定性,而臨床醫生能夠鑒別和解決臨床實踐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是其醫學專業性的重要體現,醫學研究的最大貢獻就是減少這種不確定性。優秀的臨床醫生一定是那些具備科研思維的醫生,他們在臨床中碰到疑難病患時,可以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進行嚴謹的設計,開展研究來找到解決臨床問題的最佳決策。在中醫藥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更加科學嚴謹的針灸治療研究,其設計產出的結果才能有效地推動針灸學為國際健康服務的能力,而這更需要在針灸專業研究生教育中重視科研能力的培養。
筆者通過檢索文獻,結合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課程設置和問卷調查,發現本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存在的一些問題,將其綜合匯總,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針對各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試行,旨在各個擊破,在研究生時間段幫助學生形成嚴謹的科研思維,獲得扎實的科研能力。
2.1 文獻檢索、分析及應用能力不充分 臨床科研的重要基礎就是扎實的文獻檢索和分析能力,一般針灸專業在本科階段都會有選修課教學,指導學生進行相關文獻的綜合檢閱。然而,大多課程設置都以卷面考試為主,本專業的本科論文不做必須要求,故沒有在本科階段得到充分的積累[2]。進入研究生階段后,由于需要進行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閱讀文獻的時間更少,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查閱文獻后,需要對所得文章進行充分取舍,合理地綜合對自己科研目的有直接相關性的內容,分析整合。而很多研究生不具備此能力,以學位論文中的文獻綜述部分為例,常常出現某個定義或者數據的單純羅列式的表述,將同一個問題用同樣的方式堆積成文。雖然閱讀大量文獻可以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積累,但達不到取其精華的結果,不能做到最大程度地從文獻中獲得專業知識。
筆者鼓勵學生們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文獻閱讀,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高效的可視化工具,能夠幫助大學生完成對閱讀文獻的快速感知,將有關主題的各類文章內容和同類文章內容進行梳理,總結出作者的主要觀點,完成分類分層[3]。如此,實現文章的可視化呈現,從簡單文獻過渡到復雜高分文獻,有助于不同階段學生們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
2.2 規范化的臨床研究課程學習不足 臨床研究有國際化的設計標準,嚴謹的方案設計對于產生高質量臨床研究證據并完善臨床實踐有重要的意義。臨床研究證據來自不同類型的研究設計,不同的設計是為了實現不同的目的及回答不同的問題。不同的研究設計證明因果關系的效力和預期的潛在偏倚不同。因此,要證明和評估一個臨床研究,首先要了解研究設計各自的優劣、利弊。由于中醫藥院校大多并沒有設置《循證醫學》《臨床研究方法學》等課程,所需要的專業知識須從網絡線上課程中獲得。一份研究計劃書可以幫助研究者有邏輯、目標明確、高效地組織科學研究,包括提出研究問題、進行研究設計、選擇研究對象、確定測量方法等步驟,經過以上步驟最終得出可利用的研究結果。而現在研究生們進行各自課題設計的時候,多從既往畢業課題組成員中獲得設計原則和方法,多年不經改正,容易在開始階段就發生錯誤。
筆者在本院針灸康復中心實行了以年度為計劃的培訓課程,從研究設計到實施逐步講解,包含研究對象選擇、樣本量估算、各種研究設計的介紹、統計管理、問卷設置與回訪、數據管理和質量控制等14次課程,旨在通過以上內容的教學,增加學生們對臨床研究規范化的印象,為今后課題設計的進行打下堅實基礎。
2.3 實踐應用和表述經驗能力欠缺 臨床科研是需要將實際學習的基礎知識進行應用的科學,研究生需要親自參與設計、實施并完成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工作。然而,目前針灸專業學生在應用上多依賴于導師或課題組現有課題,復制已有的研究方法,套用陳舊的實施思路,最終形成較淺顯的畢業論文或結題報告。
完成這些報告需要學生有清晰的思路,結合專業的表達能力,綜合整體研究進展最終突出自己所做項目的優勢以指導臨床,闡釋可能存在的劣勢以供業內參考。但目前針灸專業研究生實踐應用的機會仍較少,并且不能夠簡潔、明確、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學術觀點,或者僅僅是陳述過程而沒有提升,難以形成高質量的學術成果。
筆者鼓勵學生們參與課題的申報過程,在多項基礎和臨床課題中,有研究生們和導師一起思想碰撞產生的火花,帶動研究生擴展思維的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們表達經驗的鍛煉,以小組內會議的形式定期開展學習,除了常規的文獻匯報和閱讀分享外,鼓勵學生們互相提問,現場進行解答。并注重英文閱讀和表達能力的提升,從單詞到短句到長難句,逐步讓學生們實現自主表達的能力。
針灸學是中醫類臨床專業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密切的專業之一,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研究經絡、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討運用針灸防治疾病規律的學科。現代醫學通過科研研究揭示了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規律,構建了臨床醫學的知識體系,這與針灸學的本質有相似之處。針灸學與現代醫學的結合越來越密切,但筆者認識到,從某種程度而言,這種結合還是一門年輕的學科,科學性強、具有量化標準、形成規范并且可以重復的治療方案仍需要不斷地證實。
針灸醫生是實踐針灸循證醫學的主體,不僅需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臨床技能、臨床經驗,不斷更新、豐富自己新理論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崇高的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以及良好的醫德醫風。結合目前國際、國內發展形勢,建立針灸康復中心一體化科研平臺,可以更好地發揮中心各層次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好醫院和大學公用平臺,保證專業人才的進步,促進多學科交流,在有限時間內更高效地做好專科建設和學科發展工作。從管理學角度而言,綜合實力強的醫院一定是醫療、科研、教學并行的,醫療是硬實力的體現,而科研與教學便是軟實力的著陸點。重視和加強針灸專業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的提升,可以在接下來的教學培養中,為本學科培養創新性和實踐性強的專科人才,充分發揮針灸學在臨床工作中的優勢,并將實踐結果推廣至國際,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中醫力量,真正做到提升中醫藥研究在海內外的學術影響力和輻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