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飛
山東軍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71600)
注漿技術是指通過相關的設備, 利用液體、氣壓等原理,將已經調配好的水泥和化學材料混合配制的漿液注入到建筑工程的縫隙中,增加縫隙之間的黏性,與土壤中的土粒相結合,提高縫隙和土粒的防滲透性,減少縫隙的承受壓力,防止縫隙進一步擴大為建筑安全造成隱患。
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注漿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整體房屋建筑的質量。 注漿技術具有原料成本低、適應性強、工藝簡單等特點。在應用中,對地基和受損墻面的裂縫采取注漿技術注入漿液,能夠有效提高地基和墻體的穩定性、安全性,保障土層之間的縫隙被填充密實,使房屋墻體不易受到風沙、雨水等自然氣象的侵蝕。
高壓噴射注漿法是在19 世紀初期誕生的。 隨著我國和國際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不斷加深,高壓噴射注漿法被引進到國內。我國建筑行業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結合我國各個地區不同的自然環境以及施工現場環境,將高壓噴射注漿法加以優化和完善。高壓噴射注漿技術中使用的漿液材料由水泥和其他化學材料一起混合而成,使用成本低,主要應用于基坑的防滲, 因為地下水具有水流速度快、土地含水量高的特點,還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所以在使用高壓噴射注漿法時應額外添加抗凍、 抗腐蝕、速凝等相關的添加劑,以保障基坑的穩定性與牢固性,提高建筑的防水性。
復合注漿法是一種復合性的注漿方式,將高壓噴射注漿技術與靜壓注漿技術相結合, 將兩種注漿方式中的優點加以擴大利用。 一般都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較為復雜和特殊部位采取復合注漿技術施工。 先使用高壓噴射注漿技術對施工部位進行噴射注射,破壞施工部位,將重新制作的漿液加以灌注,使得房屋建筑部位與漿液相互凝結, 在施工部位形成凝結體。 然后使用靜壓注漿技術擴散漿液, 促進漿液充實整個建筑部位, 減少注漿盲區, 以此保障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提高房屋建筑結構的荷載能力。 相對來說,復合注漿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見效快等特點,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了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質量。
在部分土壤較為柔軟、土質較為疏松的地區,為了保證地基的穩定性、牢固性、抗壓性,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注漿技術的質量,施工人員可以選擇靜壓注漿法。 靜壓注漿法在對房屋建筑施工現場周邊自然環境保護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可促進房屋建筑地基最底層盡可能延伸出去,使得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不斷縮小,加快凝固的速度。 相對于高壓噴射注漿法,靜壓注漿技術對周邊環境保護效果更加理想。 靜壓注漿法,又稱壓力灌水法,在注漿施工過程中通過注水管而進入到房屋建筑的地基、 地層和間隙中,清除縫隙中的塵土粒子,添加漿液,提高地基的穩定性和防水性,對相對薄弱的土層實現更好的延伸和填充, 提高地基的承載力, 減少建房屋建筑滲透、裂縫和沉降現象的出現[1]。
在房屋建筑中,地基建筑是房屋建筑的最主要環節,也是核心結構,地基穩固才能保證房屋整體的穩定性。 為此,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企業和施工人員應對現場的地質條件、地形情況以及地下水水位高度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灌漿技術對地基進行加固。
1)實地勘察地基的濕度和蠕動性。 如果濕度過大蠕動性過強,施工人員在注漿之前,應充分了解地基結構,根據結構不同選擇相匹配的溶劑,將漿液注射到縫隙內,將不同層次的地基結構凝固在一起,然后再注入一定濃度的環氧樹脂膠材料,在固化之后,添加碎石煤渣,以實現地基結構的穩定性,保障建筑房屋建筑地基工程的施工質量;
2)實際勘查現場。 地基土下蠕動層的具體厚度,確定鉆孔深度,提前將縫隙表面加以干燥處理,涂抹環氧樹脂膠,將裂縫進行密封,通過這種方式保證注漿技術被密封完整,提高建筑的穩定性和穩固性,降低注漿技術的施工成本,保障注漿技術施工效果。
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經常會出現墻體裂縫的現象。 墻體裂縫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而產生的,主要分成內部裂縫和外部裂縫、這兩種裂縫方式雖然裂縫部位有所不同, 但是性質都是一樣的,容易對房屋建筑產生不良影響,影響房屋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不及時加以處理,會導致墻體裂縫越來越大,危害程度逐漸擴大。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應及時對墻體裂縫進行處理,運用注漿技術注入高黏結度的材料, 將裂縫兩邊的墻體加以粘連,防止裂縫進一步擴大,對建筑產生不良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員在選擇注漿材料時應充分結合當地氣候溫度。 北方地區冬天溫度低應選擇抗凍材料,南方地區夏天高溫應選擇耐熱材料。
首先,結合房屋建筑圖紙設計及房屋實際情況科學設計和預留孔位和孔徑。 一般情況下,相鄰的兩個孔位之間的距離是在3~4 cm, 孔徑一般是在0.4~1.3 mm。 在注漿開始之前,應提前確保孔位中縫隙的干燥度。 如果縫隙的濕度較大,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將縫隙干燥處理,以保證在注入漿液之后,漿液能夠充分與縫隙周邊的砂礫相結合,使用環氧膠將封口封堵上以減少漿液漏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注漿材料的濕度加以控制。 如果是濕縫隙則添加漿液中的含水量,如果是干縫隙則選擇黏度較低的漿液將縫隙加以處理,提高注漿技術的使用效果。
地下室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容易產生裂縫和滲漏現象的結構。 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選擇合適的漿液,采取注漿技術,對地下室的裂縫和滲漏位置加以處理,改善地下室滲漏情況。 首先, 施工人員應提前對地下室地下水位進行測量,尋找最高地下水位的位置,觀察地下室的地下水位最高點是否存在滲漏的現象,以及地下室產生滲漏和裂縫的具體位置,做好標記,保障鉆孔的深度與混凝土板的厚度相一致。 其次,對已經鉆好的孔洞進行處理,將表面處理干凈且保持干燥,采取注漿技術將漿液注入到孔洞中,結合注漿部位的實際情況,可以適當采取高壓灌漿或二次補灌的方式進行反復多次多點注漿,以保障注漿施工技術的效果。
在房屋建筑中,廚房與衛生間是不可或缺的建筑結構,因為廚房和衛生間涉及到自來水管道排列和走向,在施工過程中極其有可能因為自來水管道破裂導致出現滲漏的現象,給人們的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因此,必須加強對廚房和衛生間等潮濕區域的防水、防滲漏注漿施工的重視。 施工人員應結合圖紙對廚房和衛生間的自來水管道布置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排查,確認是否存在裂縫,如果發現裂縫及時修補, 選擇合適的漿液注入到裂縫中,然后將表面加以處理,保障裂縫的防滲透性。 為了保障裂縫的填補效果,可以采取多次注入、分層注入的方式,不斷壓縮縫隙內的空氣,確保縫隙內填充嚴實。
通過對灌漿技術基本含義和灌漿技術的應用優勢進行淺析,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應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根據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具體需要注漿的部位選擇合適的注漿法,以此發揮注漿技術的加固效果,提高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工作的效率,提高房屋的綜合性能,保障建筑房屋的美觀性,從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