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耀明
中山市技師學院(528400)
低碳理念面向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內涵可延伸為低碳經濟、低碳消費、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 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方面,低碳理念同樣能夠發揮出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使園林植物景觀建設的資源消耗大幅降低,實現園林植物景觀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而將低碳理念應用到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也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低碳理念最初僅僅是針對因溫室氣體過量排放而導致的溫室效應問題,核心思想是要通過對各種技術手段的應用,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但隨著近年來環境污染、能源枯竭等問題的日益嚴重, 低碳理念的內涵逐漸得到了進一步延伸,如降低能源消耗、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同樣成為了低碳理念內涵中的一部分,并使低碳理念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 尤其是在城市化建設持續推進、城市環境不斷惡化的背景下,低碳理念更是被廣泛應用到能源利用、工業生產、日常出行、飲食、休閑娛樂、工程建設等諸多領域,成為改善城市環境、解決生態問題的核心指導思想[1]。 如面對近年來城市空氣質量不斷下降的現象,很多城市積極展開低碳出行的宣傳,希望能夠號召人們選擇騎單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乃至步行等出行方式,以降低城市的汽車尾氣排放量,逐步提升城市空氣質量。
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時,由于園林植物景觀本身具有著維持生物多樣性、實現碳氧平衡、隔離噪聲、防風固土、凈化空氣、供市民觀賞等多樣化功能, 因此低碳理念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同樣應遵循綜合性原則,對植物景觀的美觀性、生產價值、使用價值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而不可盲目追求低碳環保, 忽視園林植物景觀在其他方面的價值[2]。 由于城市園林本身是一個整體,植物景觀作為構成園林的一部分, 與其他部分間往往存在著密切聯系,因此園林景觀的初期規劃階段,對低碳理念的運用同樣應遵循綜合性原則。 從城市園林整體建設的角度出發,按照低碳理念對土方挖掘、材料選擇、灌溉系統建設等進行優化,以降低植物景觀建設的整體能源消耗與環境破壞程度。
當前很多城市園林工程在規劃設計、 施工管理等方面相對粗放,無論是資源、能源浪費還是對周邊環境的破壞都比較嚴重,即便能夠將低碳理念應用到園林綠化建設中,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應用效果。 因此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對于低碳理念的應用還需遵循精細化原則,通過數據對不同設計方案下園林植物景觀建設的資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態效益等進行量化,并從中選出最合適的設計方案,對園林植物景觀設計進行全面優化,使低碳理念能夠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盡可能選取本土苗木、原生樹種作為園林植物景觀,以便于提升苗木存活率,降低苗木培育、管理難度,從而為植物景觀的生態效益提升、建設與養護成本控制提供支持。 在土壤、建筑材料的選擇上,需要注意就地選材, 降低材料運輸等方面的成本與能源消耗、污染排放。
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與城市環境、 城市形象有著直接的關系,是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空氣質量、樹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城市園林植物景觀建設本身會造成一定的能源消耗、 環境污染,因此在園林植物景觀的設計階段,對低碳理念的運用還需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原則,通過加強景觀養護管理、提升園林生物多樣性等手段,盡可能延長植物景觀的生命周期以及城市園林的運營周期,以實現園林植物景觀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時,園林植物景觀所帶來的生態效益及其防風固沙、吸收有害氣體、保持水土等作用,與植被覆蓋面積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要想將低碳理念貫徹到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來,首先需要在園林內設置盡可能多的植物景觀,以提升園林內部的植被覆蓋率,使其能夠在提升空氣質量、美化城市環境等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如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植物景觀的碳儲量通常與植物覆蓋面積(合理種植密度下)直接相關,每株的碳儲量差異相對較小,如毛白楊的碳儲量通常在288 kg/株左右,植物覆蓋面積越大,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自然就越多[3]。
根據貫徹低碳理念在節能、 環保等方面的要求,城市園林植物景觀的設計還需要注意對不同種類的植物進行合理搭配,以提升植物景觀的生態效益、 美觀性以及景觀建設的經濟性。 應注意將喬、灌、草等搭配,盡可能增加園林內植物景觀的種類,以提升植物群落的穩定性與生物多樣性,形成相對完善的生態系統。 從美觀性的角度來看,需要對楓香、漆樹、銀杏、梧桐等不同顏色的植物進行合理搭配,使植物景觀的整體觀賞性得到提升。 為保證不同季節的觀賞效果, 還需要多種植常綠闊葉林、常綠針葉林, 或是對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進行搭配。從建設成本的角度來看,還需要將灌木、喬木等不同高度的植物種植在同一區域,以實現對空間的充分利用,減少植物景觀占地面積。
與常規陸生植物相比,水生植物作為城市園林植物景觀,往往能夠發揮出更大的生態價值與觀賞價值。 因此從低碳理念的角度來看,在設計園林植物景觀時增加水生植物景觀的占比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城市水資源短缺、水環境破壞嚴重的情況下,設置不同的水生植物景觀,可以充分發揮水生植物在改良水體、降低污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吸收或富集水中的各種營養元素, 增加水體中的氧氣含量,同時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4]。
在觀賞性方面,水生植物景觀能夠給游覽者帶來與其他景觀截然不同的清新感、舒暢感,使游覽者能夠實現精神上的放松。 如果能夠設置亭、橋等構筑物來分隔水面,還能夠與水生植物搭配,組成更加完整的園林景觀,取得相映成輝、相得益彰的景觀設計效果。
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時,不同種類植物的觀賞價值、生態價值等存在明顯差異,因此為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引入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與其他常規植物搭配組成植物景觀。 在城市環境空氣污染嚴重的情況下,可引入樸樹、云山、皮樹等吸污能力較強的植物,對二氧化碳、氯氣等有害氣體進行吸收。 在周邊存在商業區、機場等噪聲較大場所的情況下,則可以引入雪松、刺柏、塔柏、翠竹、榕樹等降噪功能較強的植物,提升園林的隔音性,為游覽者提供更加安靜的休憩環境。 對于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還可以在園林內設計大面積的草地作為植物景觀,以保持土壤水分,實現對雨水的有效蓄積。
低碳理念雖然能夠為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提供有效指導,提升城市園林植物景觀建設的生態效益、觀賞價值等各方面作用,但要想將低碳理念有效應用到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仍然需要遵循綜合性、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則,同時在特殊功能植物引進、植物種類合理搭配、水生植物景觀設置、植被覆蓋率提升等方面采取合適的應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