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蓓 李 慶 張 為 黃 俊 武昌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2008年,花絲鑲嵌工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花絲鑲嵌工藝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
花絲鑲嵌工藝被稱作細金工藝,是將金、銀、銅等貴金屬材料抽成細絲,通過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工藝方法,將貴金屬絲彎曲勾勒成各種造型并進行焊接,再以挫、鎪、捶、悶、打、崩、擠、鑲等方法,將金屬片做成各種類型的鑲口,再鑲嵌珍珠和各類寶石等。花絲鑲嵌工藝使用的材料珍貴,工藝相對繁復,其工藝品在歷史上是皇室御用的物品,是我國傳統奢侈品之一。
花絲鑲嵌工藝起源于商周,至兩漢時期脫離青銅器鑄造工藝,形成了獨立的工藝體系。唐、宋、元三朝,花絲鑲嵌工藝不斷走向成熟,其工藝品成為專為皇家使用的物品。明清之際,花絲鑲嵌工藝最終走向了歷史的巔峰,為燕京八絕之首,堪稱我國傳統金銀制作工藝中的絕技。20世紀90年代,北京周邊建立起了許多工藝品加工廠,但由于行業管理松散、技術把關不嚴,產品質量很差,給花絲鑲嵌產品市場帶來了很大的沖擊。21世紀,花絲鑲嵌工藝逐步恢復產品的生產加工,以振興傳統手工藝、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大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花絲鑲嵌工藝也逐漸走上了市場化和產業化的道路,但隨之而來的是種種問題。
當前,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認定與保護體系逐漸建立,然而在花絲鑲嵌工藝的保護上卻存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手工藝傳承人的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許多國家級傳承人已經年老,但新一代的傳承人卻還未培養出來。花絲鑲嵌工藝一般是家族傳承或者師徒傳承,師徒傳承方式通常看重工藝的掌握,缺乏對創新能力的培養,他們制作的產品缺乏設計感,形式相對傳統,不符合現代市場的審美需求。因此,現代人面對這種繁復的手工藝時,更愿意選擇現代化首飾制作方式。現在已很難找到潛心學習技藝的年輕人,導致花絲鑲嵌工藝人才的流失。
花絲鑲嵌工藝作為中國的傳統手工藝,用料珍貴、紋樣繁復、工藝精細,再鑲嵌各種顏色的寶石,使得花絲鑲嵌首飾的精致程度很高。然而,時代在發展,花絲鑲嵌產品的設計卻停滯不前,許多品牌或者大師工作室的花絲鑲嵌產品依然十分傳統,制作流程復雜,產品價格昂貴,導致尋常百姓不能承受。同時,由于這些產品的紋飾設計過于繁復,并不適合日常佩戴,產品也缺乏創新設計意識,不符合大眾審美。
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從歷史中傳承下來的傳統制作工藝,傳統的花絲鑲嵌制作工藝復雜、步驟較多,一件產品的制作通常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隨著工業化、市場化的發展,人們開始追求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于是通過現代生產工藝來仿制花絲鑲嵌工藝所產生的效果,實現批量化生產,但其質感與傳統的花絲鑲嵌工藝效果存在很大的區別。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花絲鑲嵌工藝一直為皇家貴族所掌控。其原材料黃金和白銀的開采與使用都處于統治者的控制和管理下,擁有花絲鑲嵌制作技藝的手工藝人大多被招入宮廷專屬的造辦處,為皇家制作金銀器,且制作時運用的金、銀、寶石等原材料也是最為珍貴的,所以花絲鑲嵌工藝是古代的奢侈品,平民百姓一般很難接觸。隨著社會的發展,花絲鑲嵌工藝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了解花絲鑲嵌工藝。
在現代背景下,對于花絲鑲嵌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我們要對花絲鑲嵌制作工藝進行保護,而不是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因此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由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出長遠的計劃,把控好發展方向,給予花絲鑲嵌工藝這類有市場潛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相應的經費支持等鼓勵傳承人進行生產化保護。
傳承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要發揮傳承人本身的作用,而且要培養新一代的優秀人才,才能真正使花絲鑲嵌工藝后繼有人。可以邀請花絲鑲嵌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通過講課、講座、技藝傳授等方式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花絲鑲嵌工藝制作過程的精巧、造型的獨特,學習非遺工藝,體驗傳統文化。
傳統花絲鑲嵌產品的設計多是以寫實手法表現寫實題材,造型比較繁復,現代首飾則強調簡約主義、抽象主義、立體主義,逐漸擺脫了傳統首飾繁復的工藝造型,而轉向了相對簡約、抽象的設計方式,傳統的花絲鑲嵌設計作品不再適應現在的首飾市場,所以花絲鑲嵌產品應在保留傳統制作方法精髓的前提下,選取簡約的設計造型,從表現形式和設計材質上進行改變,融合傳統手工藝,讓產品更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
根據大眾審美要求,以消費者為核心,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如花絲鑰匙扣、花絲書簽等,在聚集、吸引以及培養對花絲鑲嵌工藝感興趣的人的基礎上,滿足現有人群的消費需求。
為了傳承傳統手工藝文化,讓更多人了解花絲鑲嵌工藝,體現真正的手工藝價值,可以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例如公眾號、微博、抖音App等新媒體。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的在線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花絲鑲嵌工藝,通過數字化記錄、保存以及閱覽,最大限度地還原手工技藝的真實面貌,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花絲鑲嵌工藝的獨特魅力。
傳統的花絲鑲嵌工藝制作繁復、耗時長、產量小、價格昂貴,因此無法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雖然鑄造工藝不能替代傳統的花絲鑲嵌工藝,但是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例如,以鑄造工藝制作出整體造型的外部輪廓,然后用傳統的手工掐絲工藝制作花紋,填入輪廓中形成整件作品。鑄造輪廓不僅可以節約制作時間,同時可以增加外輪廓的硬度,使產品不易變形,同時又保留了花絲鑲嵌工藝的精髓。隨著3D打印技術在首飾設計中的運用和發展,或許可以和花絲鑲嵌這項傳統技藝擦出新的火花。
花絲鑲嵌工藝是我國的珍貴財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是推動我國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動力,但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不僅要加強人們對于傳統手工藝的認識,還要保留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工藝化、歷史化的精華,同時融入新的現代審美需求,使花絲鑲嵌工藝這一古老的制作技藝在新的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