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平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廣州商學院
根據史料記載,從秦代開始廣州就已經成為南方地區非常重要的港口,并從唐宋時期開始,中原移民從韶關地區珠璣巷進入珠江三角洲地區,廣東地區的嶺南文化漸漸形成。
廣府傳統文化:廣府地區通常是指使用粵語為主的廣東漢族居民聚居地,以廣州地區為主,也包括了珠江三角洲及部分粵西、粵北地區。廣府文化主要是由中原文化的南遷與本土文化的融合而形成,其在嶺南文化中影響最大,在許多領域均成為廣東文化的代表。如,廣州話被稱為“粵語”,廣州的戲劇也被稱為“粵劇”。同樣,廣州地區的工藝美術也被稱為 “廣繡”“廣彩”“廣雕”等。在建筑方面,廣府地區的建筑工藝受到了江南地區建筑風格的影響,特別是在嶺南園林景觀方面。廣東地區作為著名的僑鄉,建筑方面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早在清代時期,便出現了富有異國風情的碉樓。另外,廣州地區的象牙雕刻、玉器等,佛山地區的陶瓷、剪紙等很有特色,其中端硯、雕刻、陶瓷等最富廣府特色。
潮汕文化:潮汕文化具有民間性、兼容性和開拓性等,其民間藝術類型豐富,有著名的潮劇、英歌舞、潮汕木偶戲、潮州木雕、藝術陶瓷等。潮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也是粵繡的重要組成部分。潮繡早在唐代便有了萌芽,工藝技術到明清時期則趨于成熟。勻稱的構圖和濃烈的色彩讓潮繡顯得光彩照人。而潮汕地區的民居則是以三合院或四合院布局為主,具有濃厚的傳統氣息。潮汕有木雕、石雕、嵌瓷三大建筑工藝,使潮汕祠堂系列建筑顯得非常雄偉,富麗堂皇。
客家文化:客家并非嶺南地區獨有,廣東地區的客家民系主要在粵東地區,如梅州、惠州、河源等,在嶺南地區的各個地區均有客家人的聚居地,包括深圳、東莞、廣州、江門等地。而客家的傳統工藝文化也極為豐富,有許多傳統手工藝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制畫工藝一向都在客家地區流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興寧版畫了。此外還有手扎工藝,客家手扎工藝種類非常多,并且各具特色,主要有花燈、龍燈等,最著名的有興寧花燈、連平忠信花燈等。除了傳統手工藝以外,客家民居更是聞名世界。其中客家圍屋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客家圍屋建筑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可以說只要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圍屋的蹤跡。在廣東地區的深圳、梅州、河源、韶關、惠州等地均有大量的圍屋。
許多人誤認為嶺南即為廣東地區,其實不然。嶺南古稱南方五嶺以南的地區,包括了廣西東部、廣東東部、湖南、江西等省的邊界處。從歷史角度來說,嶺南屬于歷史的概念,并因歷朝歷代行政建制不同而所指亦不相同。而現在經常以“嶺南”一詞來談論文化、經濟等,指的是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即華南地區。研究嶺南傳統文化重點在于廣東地區,但其他地區的重要文化亦要推廣和傳承。
嶺南地區的工藝美術向來都從實用性出發,遵循經濟性與審美性并重的原則來開發。工藝美術作品制作過程中,如傳統的玉雕和木雕,強調原有材料的節約性,其造型設計一般是結合材料的實際情況來開發,因而制作的玉雕和木雕作品擺脫千篇一律的俗氣,具有造型生動、獨一無二的審美情趣。而工藝美術作品也反映著嶺南地區人民的審美。例如,廣州市的陳家祠石鼓基座上就刻有“喜上枝頭”的圖案,圖形優美、寓意吉祥。而石榴、蓮花、百合等寓意美好的圖案更是常見,通過對嶺南地區工藝美術作品的研究,不難發現其在講求實用的基礎上還隱含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傳統的工藝匠人大多沒有淵博的知識,但有生活中積累的藝術靈感和精湛的手藝。嶺南工藝人善于吸取外來文化,達到古今中外相融合。以廣繡為例,其線的種類較多,但針法卻比較簡單,同時配色非常大膽,色彩鮮艷、紋理質樸,同時也受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具有寫實的視覺審美效果,滿足了工藝品商品化的需求。
嶺南民間工藝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區域風貌,如木雕、磚雕、琺瑯等均能體現出嶺南文化的內涵與特色。廣州陳家祠就完整展現了嶺南建筑風格與當時的時代特色。嶺南工藝文化的類型劃分也很好地體現了區域性,如廣府、客家、潮汕等,不同區域的工藝可以明顯感受到不同的特色。
嶺南傳統工藝就像巨大的藝術寶庫,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裝飾圖案、色彩及制作工藝等,可以與現代設計手法結合并重新設計,形成具有藝術特色和嶺南風情的文創產品,讓傳統的技藝與現代的手法相結合,實現傳統工藝在新時代的重生。嶺南傳統工藝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之中,將不斷提高嶺南設計的原創性,為更多的嶺南本土設計師帶來靈感,對提升區域文化價值和品牌價值有著積極意義。
1.提取豐富的嶺南元素
嶺南地區的傳統工藝美術作品中有很多元素可以提取,從傳統藝術的寶庫中深入挖掘具有嶺南特色的元素,打造成嶺南標簽,以區別嶺南地區和其他地區的文創產品。嶺南傳統藝術中的傳統圖形極富代表性,與其他區域有著明顯的差異。例如,廣府木雕汲取了石刻和泥塑等工藝的長處,形成了嶺南特色。文創產品創新設計,可以吸收其元素,進行打散和重組,獲得全新的圖形。
2.將文化融入文創
文創產品設計師可以通過了解嶺南地區的民俗文化和工藝美術來展開設計分析,嶺南地區的文創產品應基于本土文化的內涵來開發,并滿足消費者對審美的需求。深入挖掘嶺南文化并將其形態、色彩、圖案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有利于嶺南文化的傳承和文創產品的創新。文創產品作為商品,消費者購買的往往是其中的內涵甚至是故事。將文化、記憶通過文創產品具體化,讓文創產品充當文化傳播的載體,去感動消費者。設計師可以通過挖掘嶺南文化的背景,將嶺南文化融入文創產品之中,加深人們對歷史故事或民俗文化的理解,進而促使消費者購買。
通過查閱國內外文創產品與區域文化結合的案例,可以發現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創意,雖無法直接照搬其他地方的案例,但作為經驗參考,還是很有啟發價值的。有的文創產品過于追求銷量而忽略了其文化性,導致品牌特色不明顯、同質化現象嚴重。這種情況下,文創產品設計師就要對嶺南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調研再進行創意創作,方能展現新的造型、新的材料、新的工藝,設計出富有嶺南特色的文創產品。
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主要是通過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提取應用,并結合地域特色進行設計,既要有文化的底蘊,又要符合現代化的審美需求?;趲X南傳統文化對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可以通過深入了解嶺南地區的傳統文化背景、區域特點、歷史遺跡、民間風俗、藝術元素等提取視覺元素,用于提高文化創意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基于嶺南傳統文化開展文創產品的設計研究,既有利于傳播嶺南傳統文化,又有利于開拓其新的社會價值。